仙道長青 第202節(2 / 2)

小說:仙道長青 作者:林泉隱士

隨著後輩修士越來越多,在六十歲前修煉到練氣九層的越來越大,張家已經沒有能力為他們全部提供築基丹。

按照家族現在的規矩,兌換築基丹僅僅需要準備三千善功,三千善功雖然對練氣期修士來說算是一筆很大的數目,不過只要稍微有一些底蘊,有幾位長輩修士相助,對一個練氣九層修士來說也不難湊齊。

當務之急,張志玄準備召集家族築基修士,更改兌換築基丹的規矩,將兌換築基丹的門檻提高一些。

築基丹可以儲存很多年,為了家族長遠的考慮,家族兌換築基丹的規矩已經不能不變了。

就在張志玄煉製靈丹的這段時間,張家又有人築基成功,前段時間兌換了築基丹的張澤謙成功在黑山築基,成為張家第十三個築基修士。

練成靈丹之後,張志玄稍微休整了幾天,然後通知了黑山上的張廣洋、張源泰、張通鵬、張澤謙等人來山頂碰面,再加上抽調參戰還沒有返回各自駐地的張思泓、張思錦、張通槐,張家主要的築基修士已經到齊了大半。

剩下的築基修士因為遠離黑山,張志玄就沒有特意通知,準備等商議後將結果在通知他們,以免他們來回奔波,延誤時間。

等眾人到了黑山山頂,張志玄擺了擺手讓大家坐下,開門見山道:“這些年來家裡一直忙忙碌碌,大家也一直不能聚集齊全,今天算是人最多的一次了。這一次之所以讓大家來,第一是匯總一下家裡最近三十年的綜合情況,第二就是議一議兌換築基丹的規則。你們全都清楚,家裡後輩修士越來越多,我們已經很難提供更多的築基丹供族人兌換,所以兌換築基丹的門檻必須要提高,規則也要從今天開始改變。”

在場的築基期修士除了張通鵬,都是這一規則的受益者,正是因為這個規矩,他們才能得到築基丹進入築基境界。有幾個築基時間不長的,甚至還沒有還清拖欠家族的欠款。

不過他們如今大部分都迫切的需要改變規則,畢竟三千善功的門檻太低了,只要有一個練氣九層長輩盡力扶持,六十歲前基本上能達成所願。

他們這些人有一些已經娶妻納妾,生下了不少的孩子,他們的孩子想要從下一代家族修士中脫穎而出,就必須要提高兌換築基丹的門檻,將大部分競爭者阻擋在外面。

“你們今天既然來了,也將家裡各方面的情況說一說,讓大家也有一個直觀的體驗。我已經多年不管俗物,僅僅知道府庫中近些年充實了一點,也不知道家裡最近這些年有多大發展。思錦,你這些年負責家裡的總務,由你開始給大家談一談。”

張思錦當家多年,對天台峰附近的情況早已瞭如指掌,見張志玄開始點將,馬上開始侃侃而談。

第四百五十四章 盤點(上)

“如今我們家已經先後建立了蘆山、蛇嶺、樺陽、黑山四個縣城。蘆山縣人口最多,十八個鄉鎮加上縣城有人口十九萬。蛇嶺縣十三個鄉鎮人口八萬,樺陽縣九個鄉鎮人口六萬,黑山縣城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人口也增加到了四萬。此外在潮音山靈石礦也有一個據點,有人口兩萬,天台峰祖地附近也陸陸續續建立了幾座城鎮,共有人口三萬四千。黑蟒山西河坊附近也開闢了一部分定居點,共有人口一萬三千。歸我們控制的人口,總計已經四十六萬,我們張氏的族人已經超過了三十萬,在人口根基上,基本上追上了太白山劉家。人口基數增加,每年新增的修士也快速增加,族譜在冊的修士已經三百六十八人,此外還有一百零七個練氣期客卿,築基期的客卿長老一人。估計再過三十年,族譜上在冊的修士就能超過五百大關。”

短短的百餘年,家族就發展到現在這種地步,張志玄心中也有些百感交集。

思泓這些年紀比較大的築基修士,也經歷過一段短暫的艱苦歲月,張志玄剛剛築基那些年,他們剛剛走上修道之路,當時張家確實沒有多少資源。

張家條件快速好轉,應該還是青禪築基後,此後張家在外的三位築基算是徹底穩住了家族衰落的局面。

“家裡能有今天,都是三位老祖的功勞啊,要不是三位老祖大力扶持,我們哪裡有今天?”聽了思錦的介紹,思泓頓時有些感慨萬千。

聽了思泓的感慨,張志馬上搖頭,謙遜的說道:“也不能這樣說,家裡能夠今天,不僅僅是因為我們扶持,你們自己上進也是一個因素。更重要的還是歷代長輩的付出犧牲,沒有他們當年的付出,家裡就不會有一個穩定的環境,我與青禪也未必會有修煉的機緣,度過修士起步時期最虛弱的階段,寒煙姑姑也未必會順利的突破築基境界。”

張志玄這句話十分沉重,讓三位紫府老祖的思緒回到了百年之前,如果沒有九伯、四伯、十五叔這一代人付出,他們也未必能有今天?

可惜孟字輩修士終究是悲壯的一代人,這一代修士生於家族最黑暗的幾十年,為了維持家族的延續,他們只能放棄自己的道途,為家族利益奮戰。他們無論修為高低,大部分都戰死在外面,等張家重回往日榮光的時候,這一代人大多已經閉上了雙眼,僅僅有極少數幸運者,才能老死在床榻,親眼看到了這一天。

思錦見氣氛有些沉重,馬上岔開了話題,繼續介紹家族的情況。

“近年來家裡的收入一直在增加,九樺山靈脈之上,每年的純利潤大約有六百靈石,廣良去九樺山整頓之後,估計還能增加一點。

天台峰上變化很大,金絲蠶規模比最初增加了三倍,山上也種植了大片桑園,這些靈桑樹也能出產一些特產,再加上靈竹的收益,後山寒潭種植玄幽草,這座靈脈的每年的產出比九樺山還多一些,大約能達到一千。

靈井山是家族收入的大頭,三百多畝靈田每年的收入就有三千,再加上靈藥園中種植的靈藥也到了成熟的高峰期,大量種植的黃芽草,靈井山的收入每年估計有四千。

萬蛇窟品階雖然低一點,玄幽草加上養殖三彩靈魚的收益,每年也不是一個小數目,應該比五百還多一些。

此外就是西河坊十二家店鋪,西河坊的人氣一直很穩定,尤其是三位老祖開闢紫府後,臺城郡作為老祖的家鄉,最近這些年也吸引了一些北部四郡的散修定居。隨著修士人數增加,交易比以往更活躍,收益比一甲子前也多一點。這座坊市每年給我們帶來的收入已經超過一千。

潮音山靈石礦這邊的收益基本上是固定的,每年六百靈石左右,此地需要我們投入一個築基、十個練氣駐守,上萬的凡人開礦,實際上已經沒有多少效益。十四叔你能不能與宗門商議商議,減少一些我們投入的資源。”

如今的潮音山靈石礦僅有五個築基,一百個練氣修士駐守,其中三個築基由張吳劉三家分別出人手。張劉兩家的股份最少,承擔的責任幾乎與吳家相同,相比青玄宗也差不了多少,最近幾年兩家駐守修士已經有些怨言。

張志玄臉色頓時嚴肅起來,立刻反對道:“要算大賬不要算小賬,沒有青玄宗遮風擋雨,我們這些家族根本在南荒站不穩腳跟。近些年宗門擴張的太快,修士連靈脈都填不滿,我們幫宗門多分擔一點就算一點,這種話以後不要說了。”

“雲臺山坊市的生意非常好,我們在雲臺山的店鋪已經有十間,從這座坊市中,我們每年賺取的利潤已經有兩千靈石。太洪山坊市我們雖然有更多的股份,可惜太洪山附近已經打成了白地,洪山郡的修士數量已經遠不如江口郡,二十家店鋪的收入現在也僅有一千多一點。”思泓坐鎮太洪山,將北部四郡的情況給眾人講了一遍。

思泓的這番話有些出乎大家的預料,就連張志玄也有些好奇的問道:“太洪山坊市如今的收益還不如西河坊,竟如此悽慘?”

思泓點頭道:“太洪山距離雲臺山不遠,雲臺山坊市發展的很好,吸引了很多洪山郡、廬陽郡的客源,這座坊市想要發展起來,只怕需要很多年的時間。”

“歸元山的情況比以往好了一些,不過修士數量還是不足,五間店鋪每年的收益只有五百,除了駐守修士的開銷,基本上沒有任何利潤可言。”

聽了眾人的彙報,張志玄眼神一亮道:“如此說來,不算黑山,家裡每年的毛收入已經超過了一萬。我記得我剛剛築基那些年,家裡收入只有一千靈石多一點。要不是有了白玉峰這一筆意外之財,恐怕日子過的更艱難。正常的時候,連家裡修士的年俸也開不出來,只有家裡看重的好苗子,年俸才不會拖欠。”

第四百五十五章 盤點(下)

相比家裡其他地方,家族收入的大頭還在黑山。

這些年張廣洋一直負責管理黑山產業,他也將黑山的情況給大家介紹了一遍。

“這些年三位老祖修為大進,黑山也逐漸恢復了往日鼎盛的局面,如今定居黑山的散修已經超過三千,即使不如梁老祖當年,也相差不遠了。此外隨著駐紮黑山修士增加,糧荒已經又一次出現,就算我們增加了百餘畝靈田,也是杯水車薪。如今解決黑山的糧荒,已經不需要臺城郡家族長途跋涉押送糧草,而是依靠宗門的鯨馱獸船。”

黑山坊市我們佔據了一半的收益,每年的收入已經有五千,此外山上出租洞府、火煉室的收入,每年也有兩千。自從我家掌管黑山後,山上的靈田也開墾了百餘畝,靈田中的收益每年已經有四千。

此外寒蛟潭靈藥園已經有了產出,尤其是玄幽草的種植量很大,這種靈丹適合大規模煉製,平攤下來每年帶給我家的收益也有兩千。

另外家裡百寶閣這家老字號店鋪,因為有足夠的三階靈丹、靈符、陣法供應,偶爾思道叔公回來,還會煉製一些三階法器,依靠販賣這種高階貨源,每年的收入也非常可觀,平均下來一年也有兩千。”

相比三十年前,張家跟著青玄宗打贏了太洪山之戰,不僅山下的收入大增,黑山上的收入也增加了一半。匯總家族各方面的收入,大家稍微算了算,張家一年的收益,竟然達到了兩萬六千。

“大家在說一說開銷吧!”張志玄淡淡的一笑道。

張廣洋道:“黑山上收益大,開銷也大,僅僅常年維持黑山護山大陣,就要消耗六千靈石。此外黑山修士的供奉也是很大一筆負擔,不算我與源泰、通鵬三個家裡人,黑山上如今有築基期修士十一人,梁老祖家四位築基的年俸我們不需要承擔,剩下的七個築基期修士,我們每年都要出一千八百靈石的俸祿。此外山外巡查、看守坊市的一百二十個練氣期修士,每年發出的俸祿也有三千,再加上一些其他方面的開銷,黑山靈脈一年的開銷就有一萬一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