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李瑁守孝(1 / 2)

小說:盛唐不遺憾 作者:朕御山河

大明宮紫宸殿內,大唐皇帝李隆基一臉憂傷,身旁的高力士、魚朝恩,以及站立在大殿內的太子、慶王、壽王等皇子,全都一身素服。

寧王李憲在幾個時辰前薨了,得知這一訊息,李隆基當即大哭了一場,並急招李林甫等重臣入宮商議喪事。

李林甫等臣子,得知寧王薨逝,來不及換上素服,立即從各自的衙署前往紫宸殿。

李隆基一臉憂傷,輕輕試了試眼角的淚水,看向群臣“大兄薨逝,朕無比痛心,當年若非大兄相讓,朕也不會坐上帝位,朕的江山都是大兄給的,如今,大兄溘然薨逝,朕又少了一位好兄弟。”

“陛下節哀。”

“父親節哀。”

眾皇子和大臣全都行禮勸解。

李隆基吁了口氣,看向李林甫的群臣,正色道“大兄對朕有讓位之恩,朕覺得一般的諡號不足以體現大兄對朕的恩情,朕要賜大兄諡號‘讓皇帝’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陛下聖明,寧王有讓位之德,足以得此稱號。”

李林甫連忙高聲附和。

“陛下聖明,陛下聖明。”

既然李憲都死了,封個‘讓皇帝’的稱號,也沒什麼不可以的,只要李隆基願意就行,群臣自然不會反對。

李隆基看向身旁的魚朝恩,輕聲道“魚朝恩,明日昭告天下,封寧王諡號為讓皇帝。”

“是,大家。”

李隆基對李憲是真的有感情,因為李憲從不干預朝政,對他又有讓位之恩,作為李隆基的兒子,太子、慶王等皇子也全都痛哭流涕,以顯示自己對伯父死去的傷心難過,從而給李隆基留下一個仁孝的印象。

不過,在眾皇子之中,壽王李瑁哭的最為傷心,他的哭泣沒有任何的偽裝,眼淚嘩嘩的,停都停不下來。

當然,李瑁之所以如此傷心難過,並不是因為李憲死了,而是想到了自己的不幸,更準確的說,是他這幾年承受了太大的心理落差。

李瑁的母親武惠妃在世的時候,李隆基寵他,李林甫支援他,武惠妃疼愛他,楊玉環更是日日躺在他的懷中,讓他體驗到了女子的溫存。

但自從武惠妃去世後,這一切全都消失的無影無蹤,疼愛他的母親去世了,李隆基對他開始疏遠,李林甫也不再支援他,轉而支援慶王,最讓他難以接受的,是李隆基居然冒天下之大不韙,強迫他的愛妃楊玉環出家,從此,他再也見不到自己的愛妃了。

而最近,他更是聽聞,李隆基居然在華清池與他曾經的愛妃楊玉環啪啪啪,碩大的一頂綠帽子頂在頭上,李瑁本該憤怒,不過,在李隆基的威勢下,他的憤怒轉化成了無奈和傷心。

李瑁覺得自己是個被拋棄的人,原本有望坐上太子,擁有大唐江山,而如今,他什麼都不是,是個無人問津的皇子,整日在十王宅內蹉跎歲月,混吃等死,如此巨大的身份落差,放到任何一個人身上都會受不了的。

“十八郎,歇會!別再哭了。”

李瑁哭的太厲害,讓李隆基心頭微微有些內疚,搶兒子的愛妃,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他心裡多少都有些愧疚。

“父親,伯父最疼孩兒,如今,伯父仙逝,孩兒願為伯父守孝三年,求父親成全孩兒的一片孝心,求父親成全。”

李瑁不但沒有停止哭泣,反而哭的更加傷心,並以頭搶地,一副下定決心要守孝的樣子。

大殿內的眾皇子和大臣,對李瑁與李隆基之間的那些事兒都非常清楚,不過,這種事情知道就好,絕對不敢拿出來議論,此刻,見李瑁鐵了心的要為李憲守孝,都暗歎李瑁的遭遇,並覺得李瑁傷心過度,心已經死了,對生活已沒有任何追求。

“陛下,壽王一片孝心,讓皇帝泉下有知,一定非常欣慰。”

李林甫開口支援李瑁為李憲守孝,他明白,只要李瑁這個皇子,還經常在皇宮內晃悠,李隆基就不好將楊玉環接入宮中,以免尷尬,而若是李瑁前去為李憲守孝,則非常有利於李隆基將楊玉環接入宮中,作為李隆基最寵幸的大臣,李林甫處處都為李隆基考慮。

李隆基聞言,看著幾年內彷彿蒼老了十歲的十八郎李瑁,點頭道“難得十八郎一片孝心,既然如此,朕答應了,快起來!十八郎。”

“謝父親成全,謝父親成全。”

李瑁連連磕頭,嘴角依舊帶著啜泣。

李隆基吁了口氣,看向大殿內的諸皇子與大臣,正色道“讓皇帝德行高尚,所有皇子皇孫,與京城五品以上的官員,都必須到讓皇帝靈柩前參拜,三日之內,京城所有百姓不許穿豔麗服飾,店鋪不許懸掛紅色燈籠。”

“謹遵聖上旨意。”

###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