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安西的無奈(1 / 2)

小說:盛唐不遺憾 作者:朕御山河

李豫和李俅都只有十六七歲的年紀,算是半大的少年,正是充滿活力和渴望交際的年紀,而這個年紀的人仍帶著些許童真,對社會看的還不夠透徹,尤其是社會的黑暗和殘酷的一面。

作為最被李隆基看重的兩個皇孫,李豫和李俅暫時並沒有出現對抗的跡象,反而充滿了兄弟之間的友好,這似乎說明父輩的爭鬥,暫時並沒有影響到他們,甚至,他們很有可能對父輩的鬥爭還不太清楚。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根本沒有太多的機會,與他們的父輩接觸,也就更不會有深刻的思想交流了,從懂事開始,他們就一起住在百孫院,一起玩耍,一起成長,而他們的父輩和叔伯們則住在十王宅,太子李亨更是住在皇宮別院,被皇帝時刻監視著。

李隆基的良苦用心,讓皇孫們過早的與皇子分離,從而避免了皇子之間的鬥爭波及到皇孫,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皇孫們的童真,沒讓他們過早的參與殘酷的鬥爭。

但大勢是難以阻擋的,隨著年齡的增長,皇孫們知道的事情會越來越多,懂得的道理也會越來越豐富,隨著心智的逐步成熟,將不可避免的投入到權利爭鬥之中,這是歷史的必然,也是人心的必然。

此刻的李豫和李俅,或多或少的知道一些朝堂上的事情,更明白各自的處境,只是看的還不夠透徹,另外,他們暫時還沒有體味到權利給人帶來的快感,自然也就沒有爭奪權利的強烈驅動力。

在這種情況下,純潔的兄弟感情,也就理所當然的佔了上風,讓他們可以平心靜氣的相處。

李安是真心希望他們兩兄弟之前的感情,可以這樣一直持續下去,永遠都不要像他們父輩那樣去爭鬥,但他心裡很清楚,有很多事情,完全不再他的控制之中。

此刻,他能做到的,就是利用這次學習的機會,進一步增進兩兄弟的感情,這樣,即便日後生爭鬥,也不至太過慘烈和絕情。

不過,以老李家父子兄弟相殘的優秀傳統,李安是真的沒有太大的信心,只能盡力而已。

驪山腳下的風景是美麗的,尤其是夜晚的時候更是如此,當月牙夾在遠處兩座山峰之間的時候,所呈現出來的風景,更是讓人沉醉。

吃著香氣逼人的野味,看著醉人的風景,還有周圍僕從忙碌搭建帳篷的身影,李安的心情是豪邁的,李豫和李俅的心情也相當不錯。

“問你們一個問題,如果你們將來當上了皇帝,你們會如何治理這個國家?”

見周圍並沒有別人,李安開口詢問二人。

李豫和李俅對視一眼,半天不敢說話,李安問的問題,把他們給嚇到了,畢竟,當皇帝是不能假設的,只要還未登上皇帝的寶座,就不能說自己當上皇帝以後會怎麼樣,否則,一旦傳到李隆基的耳朵裡,後果不堪設想,這是帝王最忌諱的事情,任何人都不能假設。

見二人不敢回答這個問題,李安笑了笑,輕聲道“那就換一個問法,如果你們將來當上宰相,會如何輔佐皇帝治理江山,這個問題總可以回答了吧!”

李俅目視李豫,讓李豫先回答。

“李侍郎,如果我將來做了宰相,一定會盡心盡力的輔佐皇帝,鼓勵農桑,提倡孝道,勤政愛民……”

李豫說了一大堆,但言之無物,全都是官話廢話,沒有引申到任何實質性的問題上,當然,也有可能是他對大唐的具體局勢還不是太清楚,不知從何說起。

“四郎,如果你做了宰相呢?”

李安看向李俅,輕聲詢問。

李俅看了李豫一眼,輕聲道“李侍郎,我覺得廣平王剛才說的很好,我要是做了宰相,也會如此。”

李安微微嘆了口氣,看來問題問的太大,問不出自己需要的結果,還是要問的具體一些才行。

“我大唐在安西已經存在很多年了,但朝廷為了繼續維持在安西的存在,每年都要從國庫之中撥出很大一筆財富,而且是逐年增加,這成了朝廷很大的負擔,你們若是宰相,會怎麼做?”

李安先問了一個安西的問題,讓兩位皇孫回答。

“李侍郎,我大唐在安西僅有兩萬兵馬,而安西卻有那麼多臣服的小國,人口也不少,只要讓安西各國稍微增加一些進貢,就足以養活大唐的兵馬,為什麼還要從國庫調撥錢糧呢?所以,我要是做了宰相,會建議皇帝讓安西各國增加稅賦,並負責為我大唐兵馬提供足夠的錢糧,這樣,就不用從國庫調撥錢財了。”

李豫一臉霸氣的回答,彷彿在他的眼中,所謂的安西各附屬國都是泥捏的一樣,只要朝廷一句話,就會乖乖的交錢,以供養大唐朝廷的軍隊。

“李侍郎,我覺得廣平王說的很對,既然安西各國已經臣服大唐,就理應向我大唐繳納賦稅,憑什麼,總是讓我大唐保護他們,而他們卻幾乎不用繳納稅賦,導致我大唐的兩萬兵馬,還需要朝廷每年調撥物資進行供養。”

李俅再一次與李豫觀點一致,要是他們的父親也能這麼觀點一致,大唐朝廷也就不會有那麼多的內鬥了。

不過,從他們的回答,也可以看出他們的思維還很幼稚,沒有看到問題的本質,沒有看到大唐朝廷為什麼會寧肯自己大量消耗財政,也不肯讓安西小國負擔大唐兵馬的錢糧供應。

交通不便是最大的原因,從都城長安到安西的路程有近萬里路,如此路途遙遠的距離,讓大唐很難用強硬的手段控制那裡,在安西維持兩萬大軍,所付出的代價,相當於內地的二十萬兵馬,對財力要求極高,而兩萬兵馬就算再怎麼精銳,又能抵擋多少強敵,一旦安西各國全部反叛,並連線西部的大食和南部的吐蕃,則大唐的兵馬根本就無力抵擋,失去安西也就成了必然。

若要維持住安西,必須得到安西各附屬國的支援,讓他們看到,跟著大唐混,既能得到保護,又幾乎不用付出什麼,只需名義上的臣服就可以了,如此,安西各小國,又有什麼理由不臣服大唐呢?而大唐必須付出的代價,就是用供養二十萬兵馬的財政,養活駐守安西的兩萬精銳,能維持多久,就要看大唐的財政能支援到多久。

而李豫和李俅二人所犯的錯誤,很明顯就是太迷信大唐的強大軍力了,他們認為大唐鐵軍所到之處摧枯拉朽,任何力量都難以抵擋,眾小國根本就不敢反抗,卻不知安西雖然皆是小國,但南部有強大的吐蕃,西部有崛起的大食,這兩個國家,是絕對有實力挑戰大唐的,一旦安西小國外聯強敵,大唐必然會失去安西。

“你們建議給安西各小國加稅,就不怕他們反叛大唐?”

李安認真的問。

“我大唐鐵軍英勇無敵,哪個小國敢隨意挑釁,若敢挑釁,直接派兵滅之。”

“我同意廣平王的意見。”

李安搖了搖頭,繼續問道“那若是這些安西小國聯合起來,並邀請西邊的大食和南方的吐蕃,一起出兵對抗大唐,那結局又如何呢?”

“那就快刀斬亂麻,在大食和吐蕃增援大軍到來之前,將安西各小國全部滅掉,然後整兵迎戰,各個擊破。”

“廣平王威武霸氣,支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