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鐵絲和彈簧(1 / 2)

小說:盛唐不遺憾 作者:朕御山河

在數百工匠的共同努力下,製造鐵絲的裝置很快就被製造出來了,並立即投入試驗之中。

由於目前還是實驗性質,所以,裝置的個頭不大,也沒有采取蒸汽機動力,僅僅就是用人力積壓的裝置。

當高爐內半融化的鐵塊被放入造鐵絲裝置之後,幾名工匠立即用力擠壓,併成功的將半融化的的鐵塊給擠成了鐵絲,並一點點的繞在陶瓷圓筒上。

“成功了,鐵絲製造成功了,哦哦哦!”

在成功將鐵絲製造出來之後,負責試驗的幾百名工匠全都興奮的跳了起來,他們又明瞭一種新的東西,而且,是將來用途極為廣泛的好東西。

成功的訊息迅被傳到了李安的耳中,讓李安興奮不已,鐵絲被輕鬆的製造出來了,日後,就無需讓鐵匠用力敲打這種愚笨的方式生產條狀鋼筋了,直接擠壓就可以了,當然,所需要的製造裝置要大一些,還要採用機械動力,所以,製造鐵絲和鋼筋的裝置還需要進一步研,以滿足日後的大規模生產任務。

現在已經制造好的造鐵絲裝置,立即投入生產之中,並生產足夠多的鐵絲,為李安下一步的試驗服務。

看著剛剛被製造出來的鐵絲,李安覺得下一步生產彈簧的計劃可以開始了,並立即將這些鐵絲拿走,交給研彈簧的工匠,並告訴他們應該怎麼做。

有了李安的指導,這些工匠成功研製出彈簧,應該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李安只負責大體的方向和指導,並提供圖紙,所有的髒活累活和苦活,全部由工匠們完成,而只要這些工匠按照李安的思路去做,就一定能夠研製成功。

將任務交代下去之後,李安在一眾護衛的保護下,前往工部找郭虛己,除了問候橋部的組建情況,還有很多資料需要問他。

“李侍郎,您今日怎麼有空……”

一名小吏笑了迎了上去。

“別忘了,本官身上還掛著工部侍郎的官位呢?郭侍郎呢?”

李安問道。

“郭侍郎剛剛出去了,應該很快就能回來。”

“你是什麼職位?”

李安感覺這個人有些面生,開口問道。

“李侍郎,小人是虞部員外郎的助手,是個閒差。”

李安點了點頭,笑道“閒差好啊!輕輕鬆鬆領取俸祿,不像本官要這麼辛苦和操勞。”

“呃,卑職是很想為朝廷出力,只是沒有機會。”

小吏感到很錯愕,在他看來,閒差是一種屈辱,只有不被朝廷看好的人,才會成為閒差,而且,可能一輩子都沒有升遷的機會。

“恩,本官問你,平時你都幹些什麼,不會整天就是站在這裡迎客吧!”

李安很好奇,大唐的閒差倒是怎麼個閒法。

“回李侍郎,卑職要幫郎中和員外郎整理和謄抄各種文書,還有就是去各個衙門跑腿,送文書和收文書,做一些小事。”

小吏解釋道。

‘草,這叫閒差,不是跑腿和幹活的苦力?’

李安愣了一下,他不明白要幹這麼多活的小吏,怎麼能稱為閒差呢?那麼,那些不是閒差的官員,豈不是要忙的腳不沾地。

“謄抄文書,看來你知道的事情肯定也不少,大唐全境有多少鐵礦,你可清楚?”

李安覺得這個小吏整天謄抄文書,肯定會知道不少資料。

“卑職知道一些,好像已經現了三百多處鐵礦,目前已有兩百個鐵礦正在加開採之中。”

小吏開口回道。

“哦,原來是這樣,那你對這些鐵礦的工匠人數和產量知道多少?”

李安繼續問道。

“李侍郎,關於每家鐵礦的人數,都是不固定的,大的鐵礦最少的時候能有一千多人,多的時候過萬,小的鐵礦平時只有幾十人,多的時候也能過千,也就是在農閒的時候,各大鐵礦會大量徵召百姓,並付給百姓一些報酬,據下面彙報上來的情況,最少的時候,所有鐵礦的工匠僅有五六萬人,而農閒最多的時候,人數可能過百萬,至於產量,也是有多有少,實在不好進行統計。”

小吏認真的回答道。

其實,大唐現的鐵礦還是比較多的,只是農業社會對鐵器的需求量不是很大,而原始的鍊鐵技術又太過落後,導致鍊鐵成本居高不下,自然影響人們開採鐵礦的熱情。

而隨著李安明黑火、藥,以及後來高爐等技術的改進,採礦的成本被大大降低了,而鋪設鐵路和製造機械對鐵料的需求量極大,這又讓鐵料的價格始終處於居高不下的態勢,從而進一步促進各大貴族開採鐵礦的熱情。

但各大貴族開採鐵礦的度,還是跟不上整個大唐對鐵料的需求,尤其是李安明的新東西越來越多,對鐵料的需求量也是越來越大,光是鋪設鐵路,對鐵料的需求量就是天文數字。

生鐵的產量已經成為制約大唐帝國繼續展的瓶頸,若不盡快解決生鐵冶煉的產量問題,新的鐵路線,大型鐵路橋,大規模需求的鋼筋都會受到嚴重影響,而至於目前的生鐵產量究竟是多少,李安從小吏的嘴中,還是沒有得到具體的答案。

按照小吏的說法,平常的時候,整個大唐帝國,最少也有五六萬人在開採鐵礦,農閒的時候臨時加人,總數量突破百萬人,這份人力已經非常可觀了,想要繼續加人,就會影響其它方面的展,在人口並不算多的大唐時代,人力是非常寶貴的資源,不到萬不得已不能隨便濫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