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吐蕃挑事(1 / 2)

小說:盛唐不遺憾 作者:朕御山河

商業的持續繁榮和快展,讓長安城變成了一座國際化的繁華大都市,人口規模持續激增,街頭巷尾到處可見來自遠方的外族之人。

但伴隨著長安城的迅展和持續繁榮,貧富差距也在一步步變大,而這自然會讓很多人產生心理的不舒適,更讓很多人開始與旁人攀比和鬥富,從而讓長安城變成了物慾橫流的社會,這也是時代展的副作用,是任何繁華的時代所不能避免的。

當然,也可以採取高福利的政策,讓所有百姓都能免費領取一定數量的錢財,但這種高福利政策,並不符合大唐的國情,以大唐百姓的性格,若是擁有足夠養活自己的錢財,又何必辛苦的做苦力呢?在家享福多舒坦。

而貧富差距的持續擴大,必然會讓很多人產生嚴重的心裡不平衡,甚至夢想一夜暴富,但財富大多都被像李安這樣有才華和有勢力的人把持了,普通百姓家的孩子想要一夜暴富,是非常困難的,與後世的情況是一模一樣的。

當然,普通人家的女子,若是長得漂亮一點的,致富的可能性就比較大了,比如,可以嫁給有錢人做妾,甚至嫁入皇宮做妃子。

而若是沒有這樣的好機會,家庭負擔又比較重,或者比較渴望財富,漂亮的小娘也很有可能會選擇進入青樓打卡上班,反正,在大唐這個時代,青樓是合法的場所,任何女子都可以選擇這份收入頗多的工作。

李安雖然來自後世,但既然來到大唐這個時代,就要適應這個時代的潮流和展,貿然提出取締青樓,會得罪全大唐的風流男兒的,況且,李安覺得沒有必要如此做,很多窮苦的小娘,尤其是長途奔波來到大唐的西域小娘,根本就找不到太好的謀生手段,只要她自己願意,又有一定的姿色和才藝,完全可以到青樓去謀生,這樣可以過得更舒適一些。

另外,大唐作為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若是沒有青樓,會顯得很單調而缺少活力,青樓是大唐的色彩,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長安城變得越來越繁榮,城內的土地也變得寸土寸金,房價翻了很多倍,這這種情況下,李安所要建設的娛樂設施將部署在城外的不遠處,反正現在的交通條件也好了,出城遊玩也浪費不了多少時間。

在長安城正西十里,李安圈了一塊土地,並在這裡建設了一座一條龍服務的大型綜合娛樂城。

所有這個時代有的娛樂方式都有,另外,還加入了很多後世的娛樂方式,比如桑拿,按摩,農家樂等等。

這些專案的開展,讓李安收穫很大,收入一下子又多了很多,富裕的流油。

不過,就在大唐一步步走向繁榮的時候,總有一些人放不下專權的毛病,是不是的想著怎麼構陷人。

就在大唐天寶五年的新年之際,太子妃的哥哥韋堅,在正月十五的夜間,在景龍道觀之中,秘密會見了河西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

而這一行為,被李林甫的爪牙抓住了,於是他讓楊慎矜奏明皇帝,說韋堅是皇親,不應該與邊將來往太密切,而他自己則隨後上奏,說韋堅與皇甫惟明密謀造反,有擁立太子為帝的意圖。

李隆基畢竟是皇帝,他不允許有任何人挑戰他的皇權,哪怕僅僅只是捕風捉影的事情,他也不會放過。

龍顏大怒之下,李隆基下令逮捕了韋堅和皇甫惟明,並讓御史中丞王鉷,京兆府法曹吉溫共同審問這個案件。

王鉷是李林甫的忠實小弟,事事都聽從李林甫的吩咐,而京兆府法曹吉溫更是李林甫的最忠實走狗。

這個吉溫非常善於審理案件,凡是經過他的手進行辦案的,沒有不能很快結案的,當然,這並不是說他非常有本事,而是因為他比較心狠,善於對人進行刑訊逼供。

據說吉溫審訊案件的時候,會找一名重罪,被打的奄奄一息傷痕累累之人,並擺在被審之人的身前,如此,被審問之人,只有認罪,若是不肯認罪,就會進行鞭打刑訊,總之,只要落入吉溫的手中,沒有一個人能夠逃掉的。

在這一時期,還有一個非常厲害的刑訊之人,叫羅希奭,他與吉溫構成了一個黃金搭檔組合,被稱為羅鉗吉網,讓京城人人聞之喪膽。

當然,吉溫這等小人物,之所以能如此囂張,關鍵還是皇帝在後面罩著,他雖然殘忍,但他做的任何事情,都是符合皇帝心意的,若是皇帝要保某一個人,他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對此人下手。

此次,皇帝對韋堅和皇甫惟明秘密會見,充滿了懷疑和不安,雖然,並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這二人秘密會見就是為了擁立太子稱帝,但這二人的身份畢竟都是非常特殊的,大晚上秘密跑到道觀相會,總給人一種搞陰謀的感覺。

李隆基心裡充滿懷疑,這就給李林甫和吉溫等人機會了,他們摸透了皇帝的心思,所以才敢大膽的蒐集各種證據,對二人進行誣告。

不過,皇甫惟明與韋堅可不是一般的小民,他們的骨頭硬的很,一般的威脅和恐嚇是嚇不倒他們的,所以,吉溫審訊了很多日,也沒有取得絲毫的證據。

但關鍵的問題,是皇帝對這二人的秘密會見產生了懷疑,所以,即便吉溫未能找到證據,李隆基還是下令,將這二人貶官,讓他們離開大唐的行政中樞,前往地方做個掛名的地方官。

而他們一旦進入地為官,李林甫想要弄死他們就變得很容易了,不過,這既是宿命,誰讓他們大晚上不睡覺,跑去道觀私會呢?

皇甫惟明是河西隴右節度使,如今卻被貶官,河西隴右的事物必須有人處理才能,於是,皇帝就讓王忠嗣暫時擔任河西和隴右的節度使,以解燃眉之急。

不過,如此一來,王忠嗣就控制了河西、隴右、朔方和河東四鎮,麾下兵馬的實力,過了大唐邊軍規模的半數,如此,自然是不利於中央控制的。

只是此時的節度使僅有軍事的權力,並沒有經濟方面的權利,若是京城不給補給,邊軍就會大亂,所以,總體上還是讓人放心的。

再說,這只是暫時的任命,待找到合適的人選之後,是會立即解除王忠嗣部分權利的。

要說王忠嗣也是個人才,在朔方擔任節度使的時候,每當與胡人貿易的時候,總是高估馬價,各地胡人聽說後,都爭著把馬賣給唐朝,王忠嗣就把馬全部買下,因此,胡人的馬匹逐漸變得稀少,而大唐兵馬卻越來越強盛。

在兼任河西與隴右之後,王忠嗣現河西、隴右的兵馬太弱,尤其是騎兵的力量非常的不足,於是就奏請,請求將朔方的馬匹調集一部分分到河西和隴右。

朝廷很快就同意了,如此一來,河西與隴右的兵馬也變得越來越強大了,至少比以前強大很多。

雖然,此時,李安已經明鐵甲炮車,威力遠勝弱小的騎兵,但鐵甲炮車畢竟極為昂貴,而且,需要太多的後勤保障力量,論機動靈活,在某些方面肯定是不如騎兵的,所以,騎兵的建設是不能停下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