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進軍邏些(1 / 2)

小說:盛唐不遺憾 作者:朕御山河

唐軍主力在取得極其輝煌的勝利之後,並沒有停下腳步,而是全線出擊,對潰逃的吐蕃騎兵起大規模的追擊戰,並與後續的吐蕃主力生了直接碰撞。

吐蕃精銳騎兵的潰散,衝亂了主力兵馬的隊形,而唐軍計程車氣又正是非常旺盛的時候,一個衝鋒就將吐蕃主力給擊潰了。

潰散的吐蕃主力四散而逃,漫山遍野到處都是驚慌失措的吐蕃士兵,唐軍分兵多路,對這些潰散的吐蕃兵馬繼續進行打擊,以儘可能多的消滅吐蕃的有生力量。

追擊和奮戰持續了多日,吐蕃主力幾乎損失殆盡,被俘虜的兵馬越來越多,達到了十萬之眾,最後,連吐蕃主將都帶著僅剩的數千兵馬投降大唐了,至此,吐蕃與大唐的對抗,以大唐取得全面勝利而告終。

不過,這還不算完,這一次吐蕃惹到大唐了,讓皇帝不高興了,所以,僅僅打敗吐蕃大軍還不算完,下一步還要繼續向吐蕃進軍,直到將吐蕃納入大唐的版圖才算完。

被俘的十萬吐蕃俘虜之中,有半數都是吐谷渾人,也就是鮮卑人,而中原一帶的鮮卑人都已經融入大唐,甚至,唐軍之中有很多將士都是鮮卑人的後裔,就連大唐的皇族都有鮮卑人的血緣。

所以,唐軍對待吐谷渾人後裔的態度比對待吐蕃人要好很多,另外,吐谷渾被滅國僅有不足百年,很多吐谷渾人並沒有完全融入吐蕃,甚至,至今還有很多吐谷渾人為謀求獨立,在不斷的反抗吐蕃的統治,讓吐蕃統治階層非常頭痛。

現如今,吐蕃主力已經被殲滅,原本屬於吐谷渾的大非川也被唐軍所控制,這些忠心度本就值得懷疑的吐谷渾士兵,很自然向大唐靠攏,並願意服從大唐帝國的統治。

吐谷渾籍貫的五萬俘虜被卸掉兵器鎧甲之後,被就地遣散,讓他們回家種地,而吐蕃的五萬俘虜,則全部充當唐軍的後勤勞力,幫助唐軍運輸各種物資,當然,會有人看著他們的,不會讓他們亂跑。

一場戰鬥下來,唐軍主力已經攻佔了吐谷渾所屬的土地,並繼續向西南方向逼近,準備攻下吐蕃所屬的土地,以擴大唐帝國的版圖。

在石堡城方向,唐軍主力與李安所率領的精銳兵馬匯合在一起,並準備休整一日之後,繼續向吐蕃都城邏些進。

“無恙,你立了大功了,這一戰,若不是你冒險偷襲石堡城,我軍主力不會勝的這麼容易。”

王忠嗣一見李安就開口誇讚,顯得非常的親熱。

“叔父過獎了,這不算什麼,以我大唐目前的實力,滅吐蕃輕而易舉,不論怎麼打,最終肯定都是能贏的,只是時間的早晚罷了。”

李安開口謙遜了一句,並繼續說道“現如今,吐谷渾所屬的土地已經被攻佔,我大唐應該立即在這裡組建衙門才行,不如就叫吐谷渾道吧!”

“吐谷渾道?嗯,這個名字聽起來不錯,不過,陛下肯定不會同意,這不等於是在提醒後人,這裡曾經是吐谷渾的國土嗎?不如就叫隴南道吧!”

王忠嗣否決李安的意見,覺得李安起的名字犯了大唐帝國的忌諱,是刻意提醒吐谷渾後人,不要忘記他們的祖國。

“隴南道,這名字倒是挺有意思的,吐谷渾在隴右道之南,叫隴南道倒也是不錯,這個名字好,好名字啊!”

李安也猛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既然是大唐帝國的領土,當然不能起吐谷渾的名字,否則,吐谷渾的子民會永遠記住他們的祖國,而這對大唐帝國統治吐谷渾是非常不利的,而隴南道的意思,就是在隴右道的南側,上非常好的名字,大唐現在的隴右道非常的廣闊,不能再增加土地了,否則會非常難以管理,單獨建立一個道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確定好名字之後,王忠嗣便立即寫了一封奏摺,提出自己的觀點,要求朝廷在吐谷渾的土地上建立隴南道,並派遣朝廷的官員過來統治。

遠征吐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畢竟,吐蕃的地勢太高了,大唐將士在吐蕃這種地形上,會有透不過氣來的感覺,而且,越往前走,這種症狀就越嚴重。

不過,任何人都有一種本能,也就是適應能力,在剛開始抵達高原的時候,將士們會有一種氣短的感覺,但在適應了一個多月之後,這種感覺就會慢慢的消失,雖然還會有不舒服的感覺,但這感覺弱化了很多,並不會給大軍的行動帶來多大的影響。

由於吐蕃主力已經被殲滅,遠征吐蕃都城邏些的路途又比較遙遠,對後勤的要求很高,所以,十餘萬主力大軍不可以全部南征,留下大部分兵馬,僅僅挑選五萬精銳,攜帶最精銳的武器,向吐蕃都城進,當然,這些留下來的部隊,會負責調遣民夫,為遠征大軍提供源源不斷的物資。

另外,為了日後更好的統治吐蕃這塊土地,大唐朝廷臨時在隴右道修了一條鐵路支線,直接指向吐蕃的都城邏些,雖然,不知道這條鐵路要修多久,不過,每多修一里路,前方大軍的後勤壓力就小一分,日後,這條鐵路線會促進整個隴南道的經濟展。

繼續向吐蕃都城邏些進的時候,唐軍主力與李安的精銳兵馬匯合在一起,並得到了更多的蒸汽運輸車的支援,後勤保障力量大大增強,唐軍兵馬雖多,但再也不用擔心後勤補充不足的問題了。

由於吐蕃主力大軍已經全軍覆沒,唐軍的精銳鐵甲炮車又讓吐蕃堅守關卡的守軍無力應付,為此,一路上唐軍進展的非常順利,沿途吐蕃守軍很少有抵抗的,就算遇到抵抗的唐軍,只要把投降的吐蕃將領們拉出來,這些防守關卡的將士就會屈服,並心甘情願的投降,實在遇到不肯投降的,一陣炮火覆蓋下去,關卡也就拿下了。

在唐軍一步步向吐蕃都城起進攻的時候,吐蕃贊普感到非常的害怕,並連續派遣使臣前往大唐,想要與大唐和談,化干戈為玉帛。

不過,吐蕃都城邏些距離大唐都城長安非常的遙遠,使臣一來一回,需要消耗很多時間,而唐軍進攻的度卻非常迅猛,也就是說,根本就等不到吐蕃使臣抵達大唐,唐軍就可以將吐蕃的都城拿下了。

而且,越往後拖,吐蕃貴族們投降的本錢就越低,甚至,會漸漸的失去投降的資格,而這取決於他們手中所掌握的軍隊,財富和土地,若是一切全都被唐軍攻克,他們只能是被俘虜,還談何投降,一無所有的投降是沒有任何價值的,也是得不到任何利益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