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思索(1 / 2)

小說:盛唐不遺憾 作者:朕御山河

李隆基登基這麼多年,也經歷了很多事情,挫敗了很多陰謀,但如此次這樣狼狽的,還是第一次,不但龍袍溼透,而且,還在汙穢的恭房躲了那麼久,這要是傳出去,他的老臉還往哪裡放。

穩定心神之後,李隆基開始思索,到底是什麼人這麼大膽,居然敢行刺他,若是將背後的人揪出來,一定將其碎屍萬段。

“活捉的兩名刺客呢?朕要親自審問。”

“陛下,這兩名刺客傷勢過重,已經暈過去了,不過,末將可以肯定,這些刺客都是吐蕃人。”

侍衛統領肯定的回答。

“哼,該死的吐蕃人,朕寬宏大量,為他們免除大半徭役,他們居然敢行刺朕,真是狼心狗肺。”

李隆基大怒不已,心裡恨不得把吐蕃人全給宰了,一解心頭之恨。

有一句話叫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外族人被征服了,怎麼可能真心實意的順從,就算融合一百年也未必能夠融入,尤其是吐蕃這種民族,與大唐隔著千山萬水,生活習俗和聯絡都不夠多,就更不容易臣服了,暫時的臣服只是力量不足,但吐蕃百姓的心裡,肯定不忠於大唐,除非大唐能給他們帶來極大的好處,徹底改變他們的生活水平,讓他們大部分人能夠享受併入大唐的紅利才有可能慢慢融入。

君以國士待我,我當以國士報之,君以路人待我,我當以路人報之,人都愛追求自身的利益,利益受到侵害就會扎刺,利益有了保障則會支援統治者,至於統治者是否為本族,則根本就不是很重要的事情。

比如後世天朝,所有人數少的民族都可以在高考中加分,獲得更多的權益,如此,雖然他們是被統治民族,但也是能夠融入這個國家的。

而大唐雖然也不歧視周邊的民族,展現了很寬容的態度,但這些民族仍然屬於二等公民,地位永遠都低人一等,尤其是新歸附的民族,離心力是很大的。

在沒有完全收服某些民族之前,必須始終保持強大的威懾,一旦國力衰弱,這些歸附的民族會很快分離,讓帝國崩潰。

從京城增援的兵馬很快就抵達了事地點,並將周圍方圓十里的範圍都封鎖了,然後逐步排查刺客的行蹤。

換上乾淨的衣衫之後,李隆基下令回京,現在的他已經徹底沒有心情去華清宮泡澡了,他要返回皇宮,下令徹查此事,直到將刺客背後的勢力連根拔起。

皇帝遇刺可不是小事,傳播的度可不是一般的快,才一個時辰不到,整個京城的老百姓幾乎全都知道了,並在街頭巷尾談論了起來。

一聽說被殺的刺客都是吐蕃人,大唐百姓們頓時怒了,大罵吐蕃人無恥,膽大妄為,甚至一些情緒比較激動的,直接跑去砸吐蕃商人開的店鋪,讓吐蕃商人損失慘重。

當然,這種行為的本身是不太可取的,這會繼續加重吐蕃人對大唐的敵視,從而讓民族矛盾變得更加不可調和。

但大唐百姓就是如此熱血,誰敢不服就去打誰,管它是吐蕃還是其他的什麼民族,犯大唐天威的都要教訓。

儘管幾乎所有大唐百姓都知道皇帝遇刺的事情,但李安卻還不清楚,因為研中心相對比較封閉,外人一般不會進入,而各個部門和權貴聽說此事,都忙著去皇宮表現忠心了,誰也想不到去通知李安。

此時的皇宮裡是亂作一團,一大群進宮的大臣,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談論這個話題,知道一些訊息的,則在忙著給別人解惑,當然,更多的人在談論刺殺背後的各種可能。

得知皇帝安只是受了點驚嚇,外加一些不太嚴重瘀傷,眾人一顆懸著的心也就放下了,只要皇帝沒有大礙,就會一切如舊,大唐暫時不會生很大的權利變動,他們也可以安穩的過日子。

“陛下此行,突然遭到刺客襲擊,若非侍衛拼死殺敵,後果不堪設想。”

“是啊!聽說刺客埋伏在一座橋下,在陛下經過的時候,突然破壞鐵軌,讓陛下的車廂落入河中。”

“奇怪,陛下出行,專列前方皆有護衛車開道,怎麼就沒有現刺客的蹤影呢?”

“都說了,是刺客在護衛車透過之後,突然從橋下冒出來的。”

“聽說為了讓火車脫軌,好幾名刺客直接臥軌,被火車的鐵輪子碾的粉身碎骨。”

“不可能,人的血肉之軀如何能阻擋火車的前行,是刺客用鐵軌橫放在鐵軌上,才導致的火車脫軌。”

“聽說刺客足有五十人,活捉二人,當場被侍衛斬殺三十二人,還有十多人跑掉了,侍衛統領擔心是調虎離山,並沒有立即起追擊。”

“這些刺客聽說都是吐蕃人,看來是吐蕃人在背後搗鬼。”

“吐蕃歸附不久,贊普還被軟禁在京城,看來一定是忠心贊普的吐蕃貴族謀劃的。”

“真是賊心不死啊!我大唐如今如日中天,吐蕃根本就沒有翻身的機會,他們這是自尋死路。”

“還好陛下無礙,這真是老天保佑啊!”

“陛下被行刺,這可不是小事情,護衛保護不周,怕是難辭其咎啊!”

“是啊!萬幸陛下無礙,聽說護衛死了二十多人,宮女和太監也死了十幾人,現場一片狼藉,受傷的就更多了。”

“陛下無大礙就好,其它的損失都無關緊要。”

“對對對,只要陛下無礙就萬幸。”

眾大臣小聲的談論著。

“都小點聲,右相來了,右相來了。”

先前談論正熱烈的眾臣,見李林甫匆匆趕來,連忙讓開了一條道路。

跟在李林甫後面的是楊釗,他一路上不停的點頭哈腰,但表情倒是非常的嚴肅,畢竟,皇帝剛剛遇刺,即便並無大礙,作為大臣也絕對不能在公共場合喜笑顏開,否則,一旦被御史看到,是肯定要彈劾的。

“諸位都來啦!陛下如何了。”

李林甫難得嚴肅的問,平時都是笑眯眯的,這一次,連他也不敢張嘴笑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