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高稅收不能忍(1 / 2)

小說:盛唐不遺憾 作者:朕御山河

李安要親率主力直逼占城,讓不識趣的環王國君主見識一下大唐的厲害,讓他們明白大唐的虎鬚是不能亂摸的。筆|趣|閣。fo

雖然這樣做有以勢欺人的嫌疑,但環王國做的也很不地道,收取百分之百的關稅,這簡直就是搶劫,明搶啊!另外,除了這些之外,他們還會以其它理由收取各種苛捐雜稅,完全就是把我大唐的商人當初可誰隨意宰殺的羔羊了。

海盜讓海商們驚恐萬分,避之唯恐不及,而這些擁有合法身份的地頭蛇,更是讓海商們避無可避,只能站著不動,硬扛著挨宰。

世人都看到海商賺的盆滿缽滿,心裡滿是羨慕嫉妒恨,但他們卻看不到海商們所經歷的艱辛,在所有幹過海商的商人之中,能夠最終被人羨慕的,都只是少數人,大部分的海商都傾家蕩產,永遠消失在世人的視線之中了。

做海商利潤高,擁有財的機會,但成功率真的是不高,只有少數人能透過這種方式財,而大多數人卻只能遭受失敗的命運。

有很多人會仇富,覺得富人的錢財來的太容易了,而自己辛苦工作卻只能得到極少的收入。

但他們卻沒有想過,別人高的收入,要麼是能力出眾,要麼是付出了極大的風險,天上是沒有餡餅掉下來的,窮人不願意冒險,當然只能做窮人了。

古代有窮人,後世也有窮人,古今中外,任何時代都有窮人,窮人要麼膽小要麼無能,而且,還非常的憤世嫉俗,認為自己的天大才華被時代埋沒了。

後世普通的工薪階層,工資都是很低的,而憐人卻能擁有過他們千倍萬倍的收入,如此,便讓很多工薪階層頗為不滿,認為這些人工資太高了,太不合理了,但他們卻不知道,憐人擁有多麼龐大的數量,只有極少數獲得成功的憐人,才能獲得極高的收入,而那些數量眾多的普通憐人,收入只有普通工薪階層的幾分之一,比普通的窮人還要窮。

但這些比窮人還要窮的底層憐人一直在努力,他們不怕冒險,不怕嘲笑,他們相信自己有一天會成為站在最高處的人,收入也會比普通人高千倍萬倍,為了最終的這個偉大目標,他們情願忍受低的工資待遇。

他們不怕失敗,不怕苦難,不怕嘲笑,雖然,最終真的能夠成功的只是極少數的人,但只要努力過就不會後悔。

要做大事,成功的機率總是很低的,尤其是大唐海商,淘汰率過九成,十個人選擇做海商,九個都要退出這一行,只有一個勉強能夠站穩腳跟。

而李安現在要做的,就是清除海上貿易線路的各種不合理威脅,讓商人更容易成功,減少海商的淘汰率,讓更多的人可以從事海商這樣行業,從而利用商業維持大唐的繁榮。

世人都知道,財富是勞動人民創造的,是辛勤的勞動人民創造了世間的各種物資,但卻很少有人知道,真正刺激財富增長的動力是商業交換。

沒有商業的持續展,財富是很難增長的,也就是說,只有持續的商業交換,才能刺激財富的持續增長。

勞動人民創造的的物資,若是沒有人願意購買,就只能爛在地裡了,如此,下回他就會減弱產量,而這樣一來,這個勞動者所創造的財富就減少了。

而若是他所創造的產品供不應求,有很多人催貨,則他肯定會擴大規模,增加產量,這樣一來,他所創造的財富自然就增加了。

舉個更好理解的例子,世上有三個相對獨立的村落,各有一百戶居民,他們皆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第一個村落的人學會了種桑養蠶,並織布做衣服,第二個村落有大量的草場,可以大規模的養殖山羊,而第三個村落有天然的最適合茶樹生長的土壤。

因為與世隔絕的環境,第一個村落的人,只會養殖適量的桑蠶,織出的衣服夠他們自己穿的就夠了,多了只能扔掉。

第二個村落也只會養殖少量的山羊,夠他們自己吃掉就行了,至於第三個村落,採摘夠他們自己泡水喝的茶葉就足夠了,多餘的茶葉直接爛在地裡就好了。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三個村落的生活水平都不高,有兩個村落的人穿不到好衣服,兩個村落的百姓吃不到鮮美的羊肉,還有兩個村落的百姓喝不到茶水。

這就是封閉的環境造成的,在這個時候,如果出現一個商人,將三個與世隔絕的村落打通,將其中一個村落生產的物資賣到其它兩個村落,如此,本身村落的需求就不夠了,這樣就需要增加產量以滿足自身所需,也就可以增加財富了。

比如,將第一個村落的布料賣到第二和第三個村落,第二個村落的羊肉賣到第一和第三個村落,第三個村落的茶葉賣到第一和第二個村落。

在貿易的刺激下,三個村落的產量都會成倍的提高,以滿**換其它村落特產的目的,如此一來,要不了多久,三個村落的百姓就都擁有了布匹,羊肉和茶葉,生活質量都可以獲得極大的提高。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來,商業交換可以很好的刺激老百姓的生產積極性和必要性,商業的展才是真正能夠刺激財富增長的原動力。

大唐帝國擁有龐大的領土,內部各個地區的交易,也是能夠促進大唐帝國繁榮的,但若能增加更多的外部貿易,則必然可以讓大唐帝國更加的繁榮,所以,海外貿易是不可或缺的,是必須要引起重視的。

為了強力展大唐帝國的商業,李安在大唐的西部修築了綿延萬里的鐵路,極大的促進了絲綢之路的貿易規模,讓大唐和西域諸國的商業往來變得更加的方便和快捷,極大的促進了大唐商業的持續繁榮。

此刻,李安受命南下打通海上絲綢之路,這條商業繁榮之路若是建設的好了,必然會過6地的貿易路線,為大唐帝國提供更多的財富來源。

李安心裡非常的清楚,未來是航海的時代,在大唐科學技術迅猛展的今天,大航海時代已經悄然來臨了,在這種情況下,必須重視海上商業活動,徹底打通和維護海上絲綢之路,對大唐帝國至關重要,所以,不論付出多麼巨大的代價,大唐帝國都不能放棄這條生財之路。

現在,環王國居然為了自己的財政利益,悍然向大唐商人收取百分之百的商業重稅,時不時的以海盜侵擾為由,徵收各種苛捐雜稅,嚴重損害了大唐帝國商人的合法利益,同時,也讓很多環王國百姓難以買得起大唐的貨物,造成貨物銷量不佳,進一步制約國內的產量規模。

為了維護大唐商人的合法權利,李安讓部下前去交涉,提出不許環王國徵收如此高額的重稅,但環王國居然哭窮,硬是拒絕了李安提出的合理要去,如此,李安豈能容忍。

雖然,占城是環王國的地盤,他想要收取多高的稅賦是他自己的事情,但現在大唐帝國要建立海上絲綢之路,要統一這條貿易航線上的所有關稅,環王國必須配合大唐帝國完成這一歷史性任務,否則就是不給大唐帝國面子,而這也就是在挑戰大唐帝國的權威。

李安身為大唐帝國的大臣,是絕對不能容忍環王國這麼做的,若是連小小的環王國都治不了的話,海上絲綢之路還如何開闢,若是大部分財富都落入沿途諸郭政府手裡,大唐帝國又圖個屁呢?

軍事佔領環王國,對大唐帝國來說,是輕而易舉之事,但李安並不願意這麼做,他親率主力大軍前往占城,只是為了示威,讓環王國知道大唐帝國的強大實力,從而不得不就範,做一個聽話的附屬國。

“大兄,這是我擬定的作戰方案,請過目。”

晚飯過後,李飛羽很快就制定了強攻佔城的作戰計劃,並在修改多次之後,獻給李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