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逍遙(1 / 2)

小說:盛唐不遺憾 作者:朕御山河

李安現在的情況,就猶如一個穿棉襖的人,站在雪地裡欣賞美麗的風景,龐大的蒸汽船隻足夠可靠,完全不用擔憂這麼大的船舶被海浪吹翻,如此,站在指揮台上欣賞船隊搏擊海浪,將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這些蒸汽船隻,全都是李安設計的,他對自己的技術很有信心,相信自己親自設計出來的船舶,完全能夠經得起海浪的考驗。

巨大的海浪一浪接一浪的襲來,重重的擊打在唐軍船隊上,但大唐船隊的船隻已經結伴,面對巨大的海浪是毫無畏懼,迎著巨大的海浪繼續前行,彷彿在與天地相爭。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同時也是大國的力量,若李安來到這個時代是一個小國,則就算有再多的想法,也很難付諸實施,因為很多好東西,只有大國才有可能負擔得起,小國資源有限,是無論如何也不能負擔起的。

李安非常慶幸自己來到了大唐這樣的大國,而大唐帝國也應該慶幸存在李安這樣的級人才,否則,再大的國家也難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技術的積累需要時間,所以,大唐海船目前最大的噸位只有幾千噸的樣子,滿載五六千噸,還是毫無問題的,蒸汽炮船最大的有三千噸左右,其中,船體的大部分材料是上好的木料,中間需要加強的地方使用了更堅固的鋼鐵。

這只是目前的情況,日後技術先進了,完全可以製造噸位更大龐大的海船,上萬噸是最小要求,十萬噸級別的大型船舶都完全可以嘗試。

因為現在的船隻噸位還是太小,所以,在面臨巨大海浪威脅的時候,需要鎖在一起對抗風浪,若日後製造出十萬噸的大型船隻,面臨眼前這種大風浪的時候,就完全可以無視了。

“李侍郎,這一次的風浪可真是夠大的,幸好離開大唐之前,我們就做過這方面的準備了,否則,指不定要損失多少艘船呢?”

一名官員心有餘悸的說道。

李安點頭道“最主要還是這些船隻太小啊!若是能再大十倍就好了,這樣一來,遇到眼前這種大風浪的時候,就完全不能緊張。”

說完一臉的遺憾之色,覺得自己負責研的船隻太小了,完全不能滿足需要。

官員眼睛睜的大大的,疑惑道“李侍郎,這麼大的船舶還小嗎?這些算得上是我大唐最大的船舶了,若要增加十倍重量,那得多大的個頭啊!”

很明顯,這名官員,對眼下船舶的個頭已經非常滿意了,不太相信李安還能建造更加龐大的海船。

當然,以李安的能力,是肯定能夠國做到的,只要進行技術的積累,十萬噸的船舶,根本就算不了什麼,日後,大唐肯定要建造十萬噸的商船,這樣,商業運輸的成本才能更好的降低。

十萬噸船舶,想想心裡就興奮,如此龐大的船舶放在海洋裡,完全能夠抵擋颶風的考驗,就算沒有颶風,平時也比一般的小型船隻穩定,人處在這樣的大型船隻內,會感覺非常舒適的。

也就是說,越大型的船舶,人生活在上面就會越舒適,船舶的自持力也遠遠過小型的船舶。

所以,理論上,船舶建造的越大就越好,但也不能建造的太大,若是船舶建造的過大,控制起來就顯得不那麼容易了,而且,對航海線路的要求也會變大,一些吃水比較淺的地方就不能透過,另外,對港口的要求也較高,若港口的水深太淺,船舶將無法在這樣的港口停泊。

所以說,船舶的最佳噸位,就是要在滿足大部分港口吃水的情況下,儘可能的建造的大一些。

另外,隨著港口逐步向深海港展,船舶的噸位也會逐步上升,比如,大唐這個時代,千噸的船舶就已經算得上是大船了,而在後世船舶工業輝煌的年代,十萬噸的船舶,那才能算得上是大船,千噸的小船根本就不值一提。

這就是技術的進步,還有港口展決定的,而因為港口的自然條件的限制,建造大量深水港口不太現實,所以,船舶的噸位展遇到了一個瓶頸,那就是在噸位達到幾十萬噸之後,就不能繼續增加噸位了,否則,全球大部分港口都不能停泊,如此,將大大限制船舶的機動靈活性,從而喪失經濟性。

當然,因為港口的數量太多,還是有很多小港口無法滿足停泊大噸位船舶的要求,如此,某些地理位置優越的深水港,就獲得了非常好的展良機,成為大型船舶的運輸中轉站,漸漸的富裕了起來。

大唐這個時代的港口深度,大部分都是天然形成的,很少有人工開挖的痕跡,如此一來,自然條件就決定了港口的深度,有的沿海地區想要展港口業務,卻受限於港口水深太淺,從而難以停泊大型船隻,讓船運業務受到很大的影響,而一些自然條件較好的地方,都成為了航運的貿易中心。

比如大唐帝國的廣州,就是因為存在較好的深水港,才成為了大唐商人南下的補給基地和大本營,而那些地理位置不太好的淺水沿海地區就不能成為海運的大本營。

“李侍郎,風浪變小了,我們快要離開風暴區了。”

官員觀察外面的情況,現海浪變小了,回頭一看,後面的風浪依舊很大,這足以說明,他們已經在離開風暴去的路上,再過一小會兒,大唐船隊就安全了。

李安高興道“好啊!這一次算是有驚無險了,待到了婆露國,一定要好好休整一番,多準備一些酒肉,給將士們壓壓驚。”

“是,李侍郎,卑職明白。”

部下應道。

李安看了一下地圖,知道婆露國已經不遠了,便立即下令道“派人去通知婆露國國王,讓他出來迎接。”

“是,李侍郎。”

部下再次應道。

大唐官員出行,是需要體面的,這也是為了維護大唐帝國的臉面,讓小國國王親自迎接,並沒有什麼不可以的,完全的合情合理。

大唐船隊很快就離開了危險的風暴區,抵達了安全的水域,而為了讓婆露國的國王做好迎接的準備,李安下令讓船隊減慢行進度。

“大兄,聽說婆露國的國王姓李,倒是跟我們同姓啊!不知與大唐皇族可有淵源。”

李飛羽開口說道。

李安皺眉道“天底下姓李的多了,哪能都與皇族有關,而且,他們偏居海外這麼多年,他們的祖先離開中原的時候,大唐還沒有建立呢?”

“大兄,我只是隨口一說,不過,就是覺得挺有緣的,一路上遇到的國王,名字都很奇怪,只有這個婆露國的國王名字跟我們差不多,聽著就很親切。”

李飛羽說道。

李安笑著點頭道“我也覺得很親切,可光是名字親切並沒有什麼用,就是不知這個婆露國國王人怎麼樣,會不會聽我們的話。”

“大兄,前面比婆露國大很多的小國,都不敢不聽我們的,這個小小的婆露國還敢忤逆大唐,不想混了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