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分班(1 / 2)

小說:盛唐不遺憾 作者:朕御山河

吃了饅頭之後,很多學堂外面的圍觀人群開始散開,不過,他們並不是回去,而且跑到附近的小河旁邊了。

因為饅頭是乾的,吃了饅頭之後,人肯定是比較乾渴的,而因為準備不足,學堂並沒有給他們準備湯水。

這些人的身體也是夠好的,吃饅頭喝河裡的生水居然能夠適應,他們既然敢喝,就足以說明他們平時經常這麼幹。

其實,在任何貧窮的地方,都會出現這樣的狀況,貧窮會讓人更適應大自然,會鍛鍊人的體質,讓人即便喝河裡的生水也不會生病,而若是一個從未喝過生水的人,喝了河裡的水肯定會拉肚子的。

“我們其實應該給他們準備一些湯水的。”

李安開口小聲道。

湯水比饅頭可便宜多了,只需要在燒開的清水裡放點菜葉就行了,不過,有難度的是盛湯的容器,學堂外面有幾千人,若是將湯碗拿出去,保不準就有很多收不回來了,而饅頭是不需要容器的,直接給外面的圍觀群眾就可以了。

“李侍郎,這些都是賤民而已,有生水喝就足夠了,我們賞賜每人一個饅頭,已經算得上是仁至義盡了。”

部下不屑的看向圍在河邊喝生水的人群,眼中盡是藐視。

李安想了一下,開口道“算了,反正這些人也都喜歡喝生水了,明日就是學堂開學的日子,午後,不如將書籍分給這些孩子,讓他們先拿回去預習一下。”

“李侍郎,這些孩童什麼都不會,直接將書籍送給他們,只怕他們會毀壞書籍,還是上課的時候再分給他們吧!也好將不能毀壞書籍的告誡再次強調一番。”

一名先生有些不放心,開口說道。

“也罷,明日書也行,今日下午乾點什麼呢?開個歡迎大會,就在操場上開會。”

李安開口說道。

“是,李侍郎。”

領頭先生開口道。

下午的時候,吃飽喝足的學堂和他們的家人,站在操場上,開始了迎新生大會。

學堂本身是有板凳的,飯堂裡有,教室裡也有,不過,總的數量只有不足七百個,而進入學堂的人足有千餘,數量是不夠的,而且,求學是虔誠的,站著也沒有多大的關係。

另外,李安要開的迎新生大會,不會是後世的長篇累牘,沒有沒完沒了的廢話,會比較簡短的,站著也累不了,況且,學堂外面的人更多,他們可都是站著的。

李安也是好奇了,一個學堂到底有什麼好看的,能讓外面的人群待上幾個時辰。

作為大領導,李安簡短的說了幾句,不過,當地的百姓都聽不懂,在先生翻譯之後,他們才聽懂了,然後,都非常高興的看向李安。

學堂可以教孩子們知識,而且,不需要絲毫的費用,還能每日領取一頓免費的午餐,真的是太划算了。

不過,李安也有言在先,若是有的熊孩子不努力學習,整天調皮搗蛋,破壞學校的學習氛圍,影響他人的學習,學堂也是有資格將其趕出去的,所以,這頓午飯也不是白吃的,想吃的話,就必須要好好學習。

另外,若是有的孩子可以做到品學兼優,是會獲得獎勵的,學堂會每隔一段時間,對學習的孩童進行考核,成績優良的孩子,將獲得學堂提供的各種獎賞,比如學習用具,衣服,食品什麼的,都是可以的,最低階的獎賞也會是一個饅頭。

賞罰分明是李安的一貫作風,也只有採取這種辦法,才能更好的激勵這些孩子好好的去學習,從而不荒廢學業。

對於某些太調皮,或者資質太愚鈍的孩子,必須毫不留情的將其清除出學堂,以不影響更多好孩子的學習。

在李安所牽頭創辦的學堂裡,絕對不允許存在校園小霸王的情況,絕對不允許存在害群之馬,這所學堂是要培養未來為大唐服務的人才的,絕對不能讓錢花出去了,而人才卻培養不出來,這樣就虧大了。

得知學堂不但不收錢,免費午餐,日後還有獎賞,很多孩子都躍躍欲試,尤其是相對貧窮的孩子,更是打定了主意,要得到屬於自己的獎賞。

一些孩子的家人,得知學堂有獎懲制度,更是明確告訴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好好學習,否則,會把他們的屁股給打成八瓣。

只用了半個時辰,李安的迎新生大會就開完了,下面就是自由活動的時間了,讓孩子們和家人隨便在學堂裡走走看看,若是累了,就可以回去了,只是別忘了明日一早去學堂上學就可以了。

部分學童和家人6續離開,外面的圍觀人群,聽說晚上不會再有免費的饅頭吃了,也6續走了一批,但始終還是有部分人群戀戀不捨的不肯離開,也不知他們在留戀什麼東西。

學堂的單槓和雙槓等體育器材,是當地孩童所沒有見過的,他們不知道該如何使用,但興趣促使他們,跑過去研究,即便摔到了也在所不惜。

李安親自跑過去示範,教這些沒有離開的孩子,該如何使用這些器材,不過,這些孩童大部分都太小了,根本就無力使用這些較為大型的體育器材,單槓直接夠不著,雙槓則被他們當做單槓來使用,只有大一些的孩子,才會正確的使用,並很快就學會了。

來大唐學堂的孩子,幾乎全都沒有上過學,當地的文盲率還是非常可觀的,少數有文化的當地人,也是祖傳的教育,教的不過是當地的文字而已,並沒有什麼太有用的知識,也算不上是學生。

而學生從可塑性的角度去考慮,對年齡是肯定有限制的,若是三五十歲的大人,讓他們去學堂學習文化,那簡直就是開國際玩笑,太小的孩子沒斷奶,也不適合進入學堂,只有六歲以上,十五歲以下的孩子,才是進行教育的最佳年紀。

這一次招收的學童,就是按照這一年齡標準招收的,其中,人數最多的就是十歲左右的孩子,太大的孩子都去幫助大人幹活了,而太小的孩子,家裡也捨不得來學堂,怕被大孩子給欺負了。

這些不同年齡層次的孩子,興趣與愛好肯定是不一樣的,智商與學習能力肯定也不一樣,若是將他們全部放在一起競爭,則肯定是不太公平的,而且,以大欺小的事情會更多的生,對學堂的長期展頗為不利,所以,是必須要分班的,而分班的原則是按照年齡的大小來分。

李安初步的決定是六七歲的分一個班,八九歲的再分一個,十歲和十一歲的孩子最多,分別分一個班級,十二與十三歲的一班,十四與十五歲的一個班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