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頒獎(1 / 2)

小說:盛唐不遺憾 作者:朕御山河

這些玻璃獎盃的個頭都是比較小的,比後世的獎盃小太多了,形狀也不是很像杯子,長度僅有三寸左右,比手指頭粗一些,底座是更寬大一些的半球形,以讓獎盃能夠立起來。

雖然這個獎盃的個頭很小,但上面雕刻了很多圖案,也有不少大唐的文字,其實,就是一五言詩而已,是鼓勵孩童學習的詩。

體育獲獎的獎盃,上面居然雕刻鼓勵學習的詩詞,這個多少有些滑稽,不過,李安當初大規模製造這種獎盃的目的,就是為了鼓勵學習的。

在大唐長安城的學堂倉庫內,有很多這樣的獎盃,每一次舉行文化比賽,獲獎的學生都能獲得這樣的獎盃。

不過,李安製造的獎盃不都是這麼小的,也有比較大一些,或者更精美一些的,這次南下所攜帶的都是最低等最小巧的一種,並且只帶了幾百個而已。

在玻璃並不普及的時代,這樣的全透明獎盃是很值錢的,而且,這個也能算的上是工藝品,如此就更值錢了。

李安能捨得將這麼貴重的物品獎勵給參加比賽的學童,這足以體現他對這些孩子的重視。

不論學習成績如何,這些孩子將來極有可能成為安獅郡的棟樑,這個時候給他們一些鼓勵,將來他們是會感激的,會永遠記得自己的,這對李安來說,自然是天大的好事了。

這些孩子將玻璃獎盃拿在手裡的時候,顯得特別的愛不釋手,他們長這麼大,應該是從未見過如此精美的工藝品,如此透明的玻璃獎盃,即便在大唐帝國,也是很稀罕的物品,每一個獲得玻璃獎盃的人,都將其視為珍寶。

甚至,連這些大唐官員都產生了嫉妒的心裡,看向獎盃的眼神都有些不太對,大概是覺得,李安對這些小子太好了吧!

獎品放完畢之後,李安高興的宣佈道“已經正午了,可以開飯了。”

飯堂的桌椅數量不足,不足以容納所有人,於是,有部分學童只能選擇在教室裡用餐了,反正桌椅什麼的都不缺,在哪裡吃都是一樣的。

飯菜的種類倒是不多,不過,都是味道極佳的美味,足夠眾人飽餐一頓了。

剛才頒獎的時候,沒能參加比賽的學童還有些眼饞和不開心,不過,一見到有美味享用,他們頓時就不這麼想了,一個個的全都眉飛色舞,彷彿完全忘記了剛才的落寞和羨慕嫉妒恨。

小孩子就是這樣,只要有好吃好喝的就會很開心,他們的功利心比較小,不會計較太多太長久,不開心的事情,很快就會忘記的,而不像有些大人,會一直耿耿於懷,甚至想著坑害別人,以求圖的心理平衡。

大餐小半個時辰就吃完了,大學堂放假半天,吃完之後,所有學童就都離開學堂,返回各自的家。

李安也要離開大學堂了,而且,這是李安最後一次進入學堂,後日一早,他就要離開安獅郡,前往波斯灣附近了,那裡是大唐鐵路通向海港的理想之地,是必須要佔領的地區。

當地是個什麼情況,李安知道的不是太多,雖然早就派出先遣隊去調查了,但傳回的訊息不太多,而且,還比較散亂,也許是路途太遙遠的緣故,先遣隊找不到李安想要的理想地點。

這個地點處在大食與天竺之間,應該屬於雙方爭奪勢力的交接地帶,在這個地方佔領一塊根據地,然後建設一個重要的港口,對大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這個地方距離吐火羅不是很遠,最多隻有幾百裡而已,而吐火羅現在已經開始修築鐵路了,只需要繼續向西南方向延伸,就可以抵達這個海港。

如此,一旦鐵路透過來,大唐安西的貨物,就可以在幾日之內抵達港口,並從港口運往周邊諸國,對貿易和流通非常重要,對控制海外諸國也有很大的作用,安西兵馬可以憑藉鐵路,快進入海港,然後乘船增援大唐在海外的州郡,從而實現控制整個世界的目標。

在離開大學堂之際,李安看著送行的夫子,說道“來人,將獎盃盒拿來。”

“李侍郎,這裡有這麼多獎盃,這些都很值錢吧!”

夫子從未見過這麼精美的獎盃,覺得送這麼貴重的東西給小孩子,實在是太浪費了。

若是他們知道這些玻璃製品,其實比沙子貴不了多少的時候,估計會立馬吐一口老血的。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這些剩下的獎盃就交給你們了,日後,每半年都要舉行一次文化比賽,獲獎的給獎盃,體育比賽也給,不夠的話,本官還會派人送來的,能更好的激勵孩子們學習和鍛鍊,這才是本官的最終目標。”

李安很高興的說道。

“李侍郎如此重視教育,我等實在是……”

一陣感動的眼淚留了下來,這些夫子有的都已經很老了,但煽情的本事是一點兒也不小,說哭眼淚很快就流下來了,實在是厲害。

離開學堂之後,李安見天色還早,就去了一趟試驗田,想最後看一眼試驗田的作物,搞清楚什麼植物在當地適合生長,什麼作物不能生長。

試驗田就是最好的檢測儀器,不同的作物種植在條件完全相同的試驗田裡,所得到的結局完全不同。

有的作物長得非常精神,可謂是栩栩如生,但也有的作物長得非常糟糕,葉子都是焦黃的,顯得很沒有精神,甚至,還有的作物壓根兒就不長,在大唐長安城的高產作物,到了安獅郡完全長不出來,刨開土地一看,種子都爛掉了。

“你們都看到了吧!這些都是不同作物的種子,本官搞這個試驗田,就是要搞清楚,什麼樣的作物適合在安獅郡種植,這裡的老百姓,大部分都是靠吃魚肉生存的,這樣營養很不豐富,對人的身體健康很是不利,而且,吃魚所能養活的人是有限的,還是種植更靠譜一些,農業才能養活更多的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