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 進山(1 / 2)

小說:盛唐不遺憾 作者:朕御山河

港口的大規模建設方案被李安故意透露了出去,如此,很快就吸引了附近的商人和工匠過來分一杯羹,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更遠地方的商人和工匠也聞訊趕來,準備一起來享受這個盛宴。

有的商是帶著資金過來創業的,也有的商人販運大量港口急需的建築材料,過來支援港口的建設。

只要是來幫忙的,不論是什麼職業,李安都非常的歡迎,會盡自己的全力來幫助他們,保護他們的生命安全。

海盜殘餘分子還沒有完全清理乾淨,不過,透過眼下的一系列動作,遁入山中的海盜殘餘分子已經快要崩潰了,徹底將他們全殲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佔領村落和持續不斷的搜山,讓殘存的海盜疲於奔命,他們無法有效的獲得食物和各種生活用品的補給,日子過得是相當的清苦,就快要堅持不住了。

而他們所能採取的措施,無非就是在山林之中打獵,摘些水果充飢罷了,營養是嚴重跟不上的,體力是越來越差,遇到大唐兵馬,根本就沒有多少還手的能力,所以只能一直逃跑,猶如喪家之犬。

吃喝方面的壓力是最大的,同時,他們一直面臨大唐兵馬的威脅,睡覺都有些睡不安穩,生活用品的匱乏,導致他們大號之後,只能選擇用樹葉子擦屁股,甚至用樹枝刮蹭,可謂苦不堪言。

但即便生活如此困苦,他們也不敢下山投降,因為他們早就聽說被俘的海盜全都被斬殺了,而且,還是在西天竺繁華的港口進行公開處決的,這讓他們的心裡非常恐懼,根本不敢下山投降。

他們試圖派遣少數幾個人下山,去搞點吃的,不過,在村落和主要交通樞紐被大唐兵馬控制的情況下,他們根本就沒有能力獲得補給品,運氣好的可以原路返回,運氣不好的海盜,則被大唐兵馬逮住。

這十幾日的功夫,李安麾下的大唐兵馬,已經活捉了幾十名海盜分子,同時還斬殺的幾十名,讓剩餘的海盜殘餘變得更少。

在進行一番教育之後,李安決定不殺這些被俘的海盜分子了,讓他們做苦力,加入到建設港口的行列。

同時,若他們肯幫忙帶路,讓大唐兵馬能找到山中的老巢,還會給他們獎勵,比如,給他們一頓酒肉,讓他們幹更好的工種。

人都是自私的,海盜分子更是如此,若不是自私自利,他們怎麼可能去幹海盜這份工作。

而如今,只要他們選擇出賣自己的同伴,他們就能獲得更好的待遇,如此,他們怎麼忍心拒絕。

在進行連續多日的勸說之後,有多名海盜分子同意為大唐兵馬帶路,以幫助大唐兵馬,將剩餘的海盜分子全部殲滅。

同時,在懸賞公告貼出去之後,好多村落的百姓也紛紛跑來提供線索,只要能提供有價值的線索,不論大唐兵馬是否逮到海盜分子,提供線索的村民,都可以得到一分獎賞,雖然賞賜不會很高,但對於貧困的老百姓來說,也是很不錯的一份收入。

在綜合多方面的情報,進行分析之後,李安在地圖上標出了五六個海盜巢穴的位置,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絡。

因為深山之中,情況比較複雜,即便是被俘的海盜,也無法清晰的描述深山之中的情況,所以,進剿深山還有一定的未知性,多少是有些風險的。

不過,大唐兵馬人數眾多,只需要多路兵馬一同進,將海盜可能藏身的地方挨個過一遍,總能抓住藏匿起來的海盜分子。

為了畢其功於一役,李安調集了五千大軍,準備兵分十路,向深山之中的海盜起猛烈的進攻。

為了湊夠足夠的大軍,所有村落的人馬全部減半,各個路口的兵馬暫時不動,如此,湊足五千機動兵團還是毫無壓力的。

為了表達必勝的信心,這一次進山圍剿海盜殘餘分子,李安打算親自出手,他要親自帶領一路兵馬進攻海盜殘餘分子。

戰鬥起之前,李安在港口的開闊地帶,舉行了規模宏大的誓師大會,參戰的五千兵馬並沒有全部到場,只有幾百將士在場,另外,參加誓師大會的還有港口的官員和商人,總是數估計有兩千多人,規模還是頗大的。

之所以沒讓全部兵馬前來參加誓師大會,那是因為這一次要兵分十路進攻,各路兵馬的出地點是不同的,而這些兵馬都已經在各自的出地集結了,讓他們都來參加誓師大會,會耽誤大事的。

誓師大會有鼓舞士氣的巨大作用,而李安作為唐軍主將,自然要多說幾句,好好的鼓舞一下士氣,讓將士們奮勇殺敵,一舉將海盜殘餘全部消滅。

臺下的商人們是最激動的,他們眼巴巴的看著臺上的李安等人,他們是最期盼海盜被徹底消滅的,因為海盜最喜歡劫掠的就是富有的商人,普通老百姓的話,根本沒有多少錢財被劫掠。

“諸位,我大唐五千大軍已經集結到位,很快就會對殘存的海盜分子,起最後的攻擊,此戰,是我大唐兵馬對海盜的最後一站,一定可以一戰定乾坤,此戰,本官麾下的兵馬將兵分十路起進攻,本官會親自率領一路兵馬,不斬滅海盜絕不還師。”

李安一身正氣的保證道。

“唐軍威武,唐軍威武。”

“大唐必勝,大唐必勝。”

圍觀的商人開始胡亂的喊口號,抒內心的興奮之情。

李安也沒有太多的話要說,簡單的鼓了一番氣之後,便下令大軍開拔,正式起了對海盜殘存分子的最後一站。

各路兵馬都是五百將士,而李安親自率領的一隊人馬,還要外加一百護衛,兵馬總數是六百人,比其餘各支兵馬都要強大一些。

另外,為了防止遇到不利於進攻的地形,各路兵馬都有一支炮兵隊伍,二十人四匹馬,伺候兩門炮。

地形好的時候,可以讓馬拖拽,地形不好的時候,可以將炮拆開綁在馬背上,若是連馬都無法透過,則用人力揹著。

剛出的時候,李安還能乘坐鐵甲車,儘管路上有些顛簸,但總算還有路可走,這就非常不錯了。

而在抵達山腳下之後,李安現正常的平整道路已經沒有了,甚至完全就看不到路面,若不是被俘海盜帶路,沒有人知道這是一條路。

路面一會兒是上坡,過一會兒又是下坡了,而且還是蛇形的,完全沒有絲毫的規律可循。

這讓後面跟隨的大唐兵馬滿嘴謾罵,並呵斥被俘海盜是不是故意整他們的,怎麼會有這麼難走的路。

不過,被俘海盜還真是非常冤枉的,路就是這麼難走,若是路好走的話,他們的老巢早就被大唐兵馬現了。

就是因為道路太難行,大唐兵馬在進山搜尋的時候,總是避開太難走的路,從而一連半個月都無法現海盜藏身的隱蔽之處。

在崎嶇難行的道路上行進,簡直就是活受罪,普通兵馬還好些,火炮部隊就慘了,他們早就將火炮拆卸放在馬背上了。

不過,這麼糟糕的道路,馬匹行走的壓力非常大,而且,馬匹的背上還有火炮的裝備,在崎嶇的道路上就更加難以前進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