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章 火車站(1 / 2)

小說:盛唐不遺憾 作者:朕御山河

大唐的安西都護府屬於內6行政區域,境內只有幾個較大的湖泊,不過,在大唐時代,因為這些湖泊的面積比較大,所以,都給起了海的名字,西北最大的一個叫鹹海,後世也叫這個名字,正北的大湖叫夷播海,後世的名字叫巴爾喀什湖,南部較小的是熱海,也是後世的伊塞克湖。

此時的鹹海湖還很大,湖水的含鹽量也不是很大,而後世因為展棉花種植,大量使用藥殺水和烏滸河的淡水,導致流入鹹海湖的淡水量越來越少,最終導致鹹海的面積持續的萎縮,海水含鹽量逐步增加,甚至,要不了多少年,鹹海就將完全消失在這個星球上,而這造成嚴重的鹹海危機。

而所謂的鹹海危機,就是因為鹹海面積的逐步減小,造成了各方面的危害,比如在附近打漁的漁民,已經無魚可打了,日子過得無比艱難,已經乾涸的湖床上面有大量的鹽,被風吹過之後就形成了鹽鹼沙暴,而鹽鹼沙暴的危害非常大,這些被風吹走的細小鹽鹼沙暴會進入農田,從而造成農田的大規模鹽鹼化,影響農作物的收成。

夷播海是一個很大的淡水湖,而且淡水蘊藏量非常巨大,是一個非常好的湖泊,可以很好的解決安西的水資源缺乏狀況,熱海面積不大,不足為道。

總之,安西都護府是一個只有少量湖泊的內6行政區,而在李安拿下安竺州之後,情況就完全改變了,安竺州的面積雖然不大,但足夠狹長,從海邊一直延伸到吐火羅地區,而吐火羅和北部的河中之地,早就已經是大唐的附屬,已經是大唐安西都護府的一部分了,安竺州也被劃入安西都護府,如此一來,大唐的安西都護府就成了沿海的行政區了,而且,是唯一的西部沿海行政區,其餘的沿海行政區全部都是在東南部。

現如今的大唐鐵路,已經可以從長安城直達吐火羅最南端的波斯都督府了,也就是疾陵城,而從疾陵城到安竺城,足有一千多里的路途,這一段鐵路只要修築完成,從大唐都城長安的鐵路,就能直接抵達安竺城了,意義非常重大。

而在修築河中之地和吐火羅鐵路的這段時間內,已經培養了大量的修路工匠,而且,這些工匠都是當地的百姓,讓他們乘坐火車到波斯都督府修築鐵路,並多給三成的工錢,相信他們一定不會拒絕的,而且,在鐵路修通的當下,工匠若是有急事的話,也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返回家中,並不會耽誤什麼事。

只要能將這兩地的工匠都給調過來,就能夠實現在極端的時間內將鐵路修到安竺港的目標。

因為這個新的鐵路規劃先前沒有,而大唐在安西全境有鐵路支線需要修築,所以,目前很多工匠都在修築安西的鐵路支線,並沒有閒著。

但這些鐵路支線的重要性,顯然遠遠不如通往安竺港這一條戰略鐵路,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完全可以先擱置鐵路支線的修築,把資源和人工全部調往波斯都護府,全力以赴的修築疾陵城到安竺城的鐵路。

只要李安提出這項要求,大唐朝廷肯定是會支援的,所有人都看得出來這條鐵路的重要性,當然,這必然會損害河中之地和吐火羅部分附屬國的利益,會讓他們感到頗為不高興。

不過,只要這條鐵路暢通了,整個商業通道就形成了,將來必然能夠給這些小國帶來龐大的利益,比眼前損失的利益要高很多,只要是有遠見的小國高層,都應該明白這樣的道理。

想好了最佳策略之後,李安立即再次給朝廷上書,要求停止修建河中和吐火羅的一切鐵路支線,把所有現有的資源和人力全部調往波斯都護府,準備全力以赴的攻克這條鐵路,其餘支線鐵路王后延遲修建。

寫好奏摺之後,李安將奏摺遞給屬下官員看看,並要求他們提出一些有建設性的意見,或者幫忙潤色一下也行,以免自己有些地方考慮不周。

部下總是會推辭一番,表示自己職位低下,沒有資格看,不過,只要李安多要求幾次,他們也就不推辭了。

“修築安竺城鐵路不是什麼機密,你們可以看,洩露出去也沒有關係,還能更多的吸引商人過來投資。”

李安說著將奏摺遞給幾名屬下。

“李侍郎,這個計劃看似變動極大,會暫時損害部分小國的利益,可從長遠來看,是利大於弊的,屬下覺得完全可行。”

“屬下也覺得可行,不過,免不了要朝廷加派官員去諸國協調,安撫諸小國的情緒,對其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他們願意支援我大唐的決定。”

幾名部下開口說出自己的觀點。

能得到部下的認可,李安一點也不覺得意外,不過,心情還是非常好的,並立即派人將奏摺送往長安城。

港口的資源非常匱乏,至少暫時是這樣的,所以,若要建設鐵路,必須要依靠別處的資源,河中之地和吐火羅建設鐵路這麼久,與鐵路相關的產業都已經展起來了,資源自然也是比較充足的,所以,若要儘快建設安竺城鐵路,就必須從這兩個地方想辦法,必須獲得這兩個地方的人力和各種資源,否則,這條鐵路無法進行建設。

當然,因為資源的不足,好多鐵料還需要從長安城運輸過來,有鐵路作為保障,運輸的壓力並不是很大。

因為港口的鐵資源非常不足,所以,修築鐵軌的工作還需要向後拖延,但建設火車站除了鐵軌之外,還有很多的建築設施,比如房屋和院牆什麼的,這些只需要磚塊和木料等資源就能夠解決,所以,隨時都可以進行建設。

為了穩定民心,讓商人和百姓相信大唐帝國的戰略規劃,李安立即就下達了建設安竺城火車站的命令,不管鐵軌什麼時候鋪設,車站的基礎設施要第一時間建設完成。

為了儘快把車站的基礎設施建設起來,李安命令加入工匠行列的六千將士,分出兩千去修築火車站,並要求眾多屬下全力支援。

“李侍郎,現在各個地方都缺人缺建築材料,為何要集中精力去搞火車站呢?鐵路通車還需要很久,現在就算馬上把火車站給建設完成,很長時間之內都用不了,實在是沒有必要。”

“沒錯,李侍郎,各方面都需要人力和建築材料,尤其是商業街道和居民區,必須儘快建設,以滿足越來越多的商人進駐這裡,火車站既然暫時也不可能使用,為何要提前建設呢?難道就是為了讓商人相信安竺城會建設鐵路,就算不急著建設火車站,商人們也會相信這裡會建設鐵路的。”

幾名部下表示不理解,覺得完全沒有必要急著建設暫時用不到的火車站。

李安堅持道“不行,火車站必須儘快建設,這樣才能更直觀的讓商人們看到,雖然很多商人已經相信安竺城會有鐵路,但也有商人不相信這一點,他們會採取觀望的態度,而只要火車站建設完成,這些持觀望態度的人,就會完全相信安竺城未來的潛力,從而願意提前過來競爭,以早日站穩腳跟,所以,火車站必須儘快建設,以更多的吸引商人過來投資。”

“也罷,火車站既然如此重要,早日建設就是了。”

一名屬下說道。

“李侍郎,火車站在安竺城的西北方向,而安竺港在正西方向,中間隔了十幾裡的距離,若是日後走火車過來的貨物需要在港口商船,豈不要麻煩的多,何不將火車站直接建設在海邊呢?這樣,火車上面的貨物下車之後,就可以就近搬運上船了,這多方便呀!”

一名部下覺得火車站的位置,距離港口的距離有些遠,對物資運輸頗為不利。

李安聞言,覺得部下說的頗為有道理,確實是這麼回事,安竺城之所以日後前途無量,就是因為同時具備海6雙樞紐的作用,大大方便各種商業物資的運輸,而若是海港的貨船與火車站的貨運火車中間隔著太遠,運輸的效果似乎真的就要減弱了,確實不太利於物資的運輸。

不過,前期經過多方面的考察,西北這個地方地勢比較平坦,平坦的地方也比較大,確實比較適合建設火車站,在很多方面都比海邊要有優勢,唯一的弱點怕就是距離海邊有點遠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