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四章 蹴鞠(1 / 2)

小說:盛唐不遺憾 作者:朕御山河

李安除了玩耍之外,也很重視鍛鍊身體,但若是單調的運動,那就太沒有意思了,只有把運動和樂趣結合在一起,那樣的鍛鍊才更有意思,才更容易讓人堅持下去。

比如讓一個人跑步是鍛鍊,但若是隻有一個人跑的話,絕大多數人是堅持不下去的,因為這實在是太乏味了,一點意思都沒有。

而若是讓一群人在一起跑步,你追我趕的比試,那效果就不一樣了,會顯得更有樂趣,也更容易堅持下去。

但跑步的對抗性比較差,樂趣是比較有限的,而更加激烈的運動類比賽會更有意思,比如蹴鞠比賽,馬球比賽就會讓人有更大的樂趣。

李安在亞丁城的港口沙灘處搞了一個沙灘蹴鞠,而馬球比試場則選在城外的開闊地,畢竟馬球比賽對場地的要求比較高,城內的空間非常有限,顯得太擁擠了一些,而城外擁有足夠廣闊的空間,可以滿足馬球比賽和觀看的需要。

蹴鞠就是足球,是一項非常古老的運動,大約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蹴鞠這項運動了,展到大唐時代已經非常完善了,各種規則是越來越完善了,蹴鞠的質量也越來越好了。

但蹴鞠展進入跨時代意義的標誌,是李安明的全橡膠蹴鞠,以及其制訂的蹴鞠規則,這讓蹴鞠的展進入了新的時代,也讓蹴鞠變得更加的好玩。

要說蹴鞠的展歷史,起源於春秋時期,秦國統一天下之後,蹴鞠一度沉寂,成了沒人玩的運動,而漢朝興起之後,蹴鞠再次興盛起來,漢朝天子比較重視武力,將蹴鞠視為治國習武之道,不僅在軍隊中廣泛展開,而且在宮廷貴族中普遍流行,成了一項非常流行的運動。

其中,比較著名的故事,便是漢高祖劉邦的父親,這個在鄉野生活慣了的老頭子,實在難以適應宮廷的生活,整天悶悶不樂的,完全就高興不起來,為了讓自己的老父親能夠快樂起來,劉邦便在長安城百里之外,建設了一個與老家沛縣差不多的新城,並且把老家的老百姓都遷移到這個新城,劉老頭子和老伴也遷住在那裡,這座新城每日都有人鬥雞,玩蹴鞠,就跟沛縣時候的情景一樣,於是,劉老頭子這才高興起來,由此可見蹴鞠是多麼的受歡迎,尤其是中下層老百姓最喜歡玩蹴鞠了,甚至都成了古人居家旅行的必備娛樂之物了。

漢武帝這個雄才大略的皇帝,也經常在皇宮之中舉行以鬥雞,蹴鞠為內容的雞蹴大會。

漢哀帝的寵臣董賢,甚至專門養了很會踢球的鞠客,也就相當於後世的足球明星了,由此可見,蹴鞠這項運動在大漢朝是多麼招人喜歡了。

因為蹴鞠在大漢朝太興盛了,甚至出現了很多人專門研究蹴鞠這項運動,甚至都出書了,諸如,蹴鞠二十五篇是華夏最早的一部體育專業書籍,也是世界上第一部體育專業書籍,班固甚至將蹴鞠二十五篇列為兵書,將其視為軍人必備的訓練技能,可惜後來失傳了。

漢代執著踢蹴鞠的項處,最後因為勞累過度,吐血而死,可見對蹴鞠的痴狂。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因為頻繁的戰亂和異族的入侵,老百姓生活極為困苦,蹴鞠這項運動漸漸的沒落下來,成了沒孃的孩子。

但到了大唐時代,因為國力逐步強盛,戰亂也逐步平息了,所以,蹴鞠這項和招人喜歡的運動再次興盛起來。

而且,大唐的蹴鞠技術比漢朝時候的蹴鞠進步很多,先採用八片尖皮取代之前的兩片皮,讓球體看上去更圓潤了。

其次,把球殼內塞毛改為放一個動武尿泡,噓氣閉而吹之,成為充氣的蹴鞠,遠遠領先世界其它各國。

因為球體更加輕便了,所以,大唐的蹴鞠可以踢的更高,玩起來就更爽了。

當然,李安明橡膠足球之後,效果就更進一步了,內膽採用結實的橡膠材料,外層也是耐磨和柔軟的橡膠,如此,蹴鞠變得更加的輕便和好用,玩起來就更爽了。

大唐最大的進步是女子加入到足球這項運動之中,不過,女子踢球是不需要球門的,以踢高和踢出花樣為能事,甚至都出現了技術高的女球星了,青樓女子為了取悅客人,也都學會了踢球,而且,踢的還挺不錯。

‘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裡。’

這是大唐詩人王維的詩詞,從前半句就能看出蹴鞠踢的有多高,居然比天上的鳥兒還要高。

詩聖杜甫的清明裡也有一句,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鞦韆習俗同,這句詩充分說明了蹴鞠的普及程度。

還有6遊的詩詞,寒食梁州十萬家,鞦韆蹴鞠尚豪華,還有,路入梁州似掌平,鞦韆蹴鞠趁清明。

這些名人詩詞都指出了蹴鞠在大唐王朝的普及程度,也正因為大唐百姓熱愛蹴鞠,所以,才鍛鍊了大唐百姓的體質,讓大唐軍隊能夠戰無不勝,若不是藩鎮割據,大唐將士足以掃平天下。

大唐末代的時候,甚至連皇帝都沉迷足球運動了,唐文宗常常一個人爬上勤政樓,居高臨下的看人家踢蹴鞠和摔跤,這還算好的,之後的唐僖宗則親自參與蹴鞠和鬥雞,簡直就是一個市井皇帝。

末代皇帝昭宗落難的時候,六軍都跑光了,只剩下一群平時踢蹴鞠的紈絝子弟跟隨左右,可見這個皇帝平時都幹了什麼。

大宋朝是一個重文輕武的時代,老百姓參軍的熱情比大唐弱了很多,但蹴鞠在大宋朝的展卻沒有受到重文輕武的影響,甚至皇帝都喜歡蹴鞠這項運動。

宋代著名的太尉高俅,就是靠著與宋徽宗一起踢蹴鞠,建立了良好的感情,這才平步青雲,成為大宋朝的太尉的。

元朝和明朝的蹴鞠活動也還存在,但已經不是那麼受歡迎了,影響力大大降低,而到了大清朝的時候,蹴鞠幾乎完全消失了,清代的史書裡,幾乎沒有有關蹴鞠的記載。

也就是說,蹴鞠從春秋時代出現,經歷了漢,唐,宋三個時代的輝煌,到了清朝則徹底淪落,變得無人問津。

後世的華夏開始重視蹴鞠,但不論投入多大的人力財力和物力,華夏足球的水平,始終沒有多大的進步,似乎再也不能重現漢唐宋時代的輝煌了。

當然,在蹴鞠暗淡的過程中,人為的因素多了一些,並不是這項運動真的不受歡迎了。

李安已經好久沒有踢蹴鞠了,這次在亞丁城的沙灘上,他要努力的表現一把,讓部下們看看,他還沒有老去。

沙灘的地形其實並不是很適合踢蹴鞠,但這裡的空間比較大,而且,踢球難免會摔倒,有柔軟的沙子作為緩衝,可以減小受傷的機率,這比專門花時間和精力鋪設草坪省事多了。

李安設定的規則,完全是後世足球的規則,每隊十名球員和一名守門員,兩隊一共二十二名隊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