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六章 先建橋後挖河(1 / 2)

小說:盛唐不遺憾 作者:朕御山河

李安當然不會讓大唐帝國出現讓後世覺得遺憾的事情了,他要做的就是讓別的大國遺憾,比如讓阿拉伯永遠不能統一,讓稍微大一些的國家變的小一些和弱一些,讓小的國家變的更小,讓不聽話的國家變的越來越聽話,總之,一切以大唐的利益為先,別的國家的利益都必須要符合大唐帝國的利益才行。

這一次李安賣了大量的武器給阿爾提克,除了要得到亞丁城和運河半島之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要讓阿爾提克與曼蘇爾互相制衡,從而分裂阿拉伯帝國,讓阿拉伯帝國永遠不能統一。

而在阿爾提克與曼蘇爾鏖戰的時候,李安還可以充當調停人,兩頭索要好處,最終讓兩股勢力互相承認,從而正式實現分裂阿拉伯帝國的目的。

在李安看來,阿爾提克與曼蘇爾集團很快就會筋疲力盡,畢竟,在取代倭馬亞王朝的過程中,整個阿拉伯帝國被打的千瘡百孔,工農業生產遭遇了極大的損失,糧食存量並不多,尤其是最核心的呼羅珊地區,是倭馬亞王朝防守的重中之重,為此,也生了更加激烈的戰鬥,並給這一地區的工農業生產,造成了非常巨大的破壞,大大減弱了這一地區的農業產量,而大量的職業軍人是消耗糧食的,但他們卻不會生產糧食,如此一來,呼羅珊地區的糧食危機比如是非常嚴重了,而這也是李安為什麼如此自信的原因。

只要糧食產量不足,艾布***的龐大軍團所要面臨的壓力就會越大,而一旦他們不能快獲得勝利,後勤的壓力就會將這支規模龐大的軍隊壓垮,而只要出現這樣的情況,戰爭就打不下去了。

秦趙兩國的長平之戰,雙方對峙了一兩年,幾乎把整個國力都給掏空了,秦國的國力稍微強大一些,而趙國的國力就相對弱小許多了,國庫裡的糧食早就不夠吃了,如此,就只能選擇冒險出擊了,結果卻是中計了,大軍損失極其慘重。

若是趙國有充足的糧草,不愁吃不完的情況下,自然沒有必要冒險向強大的秦軍起進攻,從而一步步拖死秦國大軍。

可歷史沒有假如,趙國先於秦國斷糧,在糧食不足的情況下,只能選擇冒險出擊,這是不得不為的選擇。

呼羅珊現在的情況,估計與趙國差不多,他們常年維持一支龐大的軍隊,生產力又遭到了巨大的破壞,糧食供應的壓力比如是非常巨大的。

同時,李安早就幫助阿爾提克訓練了機動靈活的騎射小部隊,這些小部隊可以起到騷擾和干擾敵軍糧道的作用,大規模敵軍運輸糧草,可能一口吃不下,但小規模的運輸糧草,還是可以搞一下的,如此,積小勝為大勝,比如可以進一步增加呼羅珊的後勤壓力,從而導致他們打不下去。

這一切的前提,是阿爾提克能夠守住邁亞城,不被艾布***打敗,若是很輕鬆的就被打敗了,一切都無從談起了。

為了讓阿爾提克能夠頂住呼羅珊精銳大軍的進攻,李安不但為他們提供了大唐的冷兵器,還派遣一支精銳小分隊支援他們,甚至派出顧問團,手把手的教他們改造城池的防禦設施,以及如何有效的進行城池的防守。

只要他們嚴格按照李安教他們的方法去實施,就一定能夠擋住艾布***的精銳大軍的進攻,從而把戰爭拖成長期的對峙戰爭,從而徹底的打不下去。

高大的城牆,攻擊力不俗的守城投石車和床弩,還有護城河和甕城,以及吊橋,拒馬和壕溝等設施。

如此完備的防禦設施,比如可以極大的抵消呼羅珊精銳兵馬的戰力優勢,讓呼羅珊騎兵望城興嘆。

後世的蒙古帝國,西征的時候攻城略地,牛的不行,但在南下攻打大宋朝的過程中,確實屢屢遭遇挫折,甚至,他們強大的大汗都因為大宋城池的防禦反擊而送命,這足以說明,強大的城池防禦,對抵禦敵軍來說至關重要,只要呼羅珊騎兵沒有掌握火炮技術,就不太可能攻的下防禦嚴密的城池,除非他們有十倍的兵力,用士兵的性命去填。

“大兄,既然現在時機還沒到,那我們就在等等好了,不過,奧斯曼那邊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了,聽說他已經佔領了整個埃及,麾下的兵馬展到八萬之眾,統治人口過百萬,可以先讓奧斯曼派點人來幫忙。”

李飛羽開口說道。

李安認可的點頭道“飛羽,你說的對,是應該讓奧斯曼回饋我們了,立即派人去聯絡奧斯曼,告訴他修建運河的事情,讓他派點勞力過來,越多越好。”

“是,大兄,我待會就派人去聯絡奧斯曼。”

李飛羽開口說道。

李安點了點頭,拿出一張圖紙,開口道“看看這個大橋,夠氣派吧!”

說完把圖紙交給李飛羽欣賞。

這張圖紙便是李安設計的運河大橋的圖紙,在開挖運河之前,先要建造一些橋樑,畢竟,當運河挖通之後,運河兩岸的6路聯絡就斷開了,這顯然不利於6地運輸的進行,也會嚴重影響經濟的展,所以,在開挖運河之前,必須要先修築運河橋。

而運河的寬度雖然不能太小,但也不會很寬,至少,與長江黃河相比,要差的遠呢?開挖運河是為了讓商船透過,誰會閒著沒事,把運河挖的與長江一樣寬,這不是找罪受嗎

根據船隻正常的寬度,李安所設計的大唐運河的寬度在一百米左右,能有這個寬度就足夠了,再寬也沒有多大的意義了,反正只要能錯開兩艘商船就夠用了。

正常的商船能有二十米的寬度就算是很不錯的了,十幾米和幾米的商船比比皆是,能達到三十多米寬度的船隻,就已經是非常龐大的船隻了,所以,一百米的寬度是絕對夠用的,當然,在部分有港口的地方,寬度就需要增加了,弄個二三百米的寬度也是可行的,而建造橋樑的位置,則必須是最窄的一百米位置,畢竟,河面越寬對於建造橋樑來說就越是困難。

因為已經算好了運河的寬度是一百米,所以,李安設計的橋樑寬度是三百米,除了架設在運河之上的一百米之外,兩頭的引橋各有一百米的距離。

這個距離一點也不長,若是需要建設鐵路橋的話,這個距離還要增加一兩倍才行。

另外,李安選擇的這個點的地勢還算比較高,比海面高了三十多米,所以,引橋各一百米就足夠了,若是兩岸的高度很矮,與海平面差不多,則在開挖的時候就要把引橋拉的很長了,否則,要麼船隻無法透過橋洞,要麼兩側的車輛需要爬陡坡。

“大兄,這是最小的橋吧!您肯定還有更大的橋樑設計。”

李飛羽看了一眼,開口說道。

“哦,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