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七章 進入直布羅陀(1 / 2)

小說:盛唐不遺憾 作者:朕御山河

都城對交通條件的要求,自古以來都是選擇都城的重要條件,在華夏的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三個都城雍,櫟陽和咸陽,都排列在渭河的北岸,主要就是因為渭河之北有一條平坦的東西大道,可以直通當時經濟文化比較達的晉國,而渭水南部的道路就沒有這些優越的條件。

後世華夏的帝都也是如此,帝都之所以能夠成為帝都,就是因為帝都的位置是交通樞紐,可以分別連線東北平原,蒙古高原和山西高原,是中原北方通往這三個重要位置的樞紐,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位置。

在技術比較落後的古代,利用河流進行水上運輸,是最為便捷的交通運輸方式,也是運量最大的一種方式,但受制於現實條件的限制,很多國的都城難以選在靠近主幹河流的位置,如此,為了便於運輸物資,朝廷往往會動用巨大的人力物力,開挖運河,以彌補然運力的不足。

比如,在戰國的時候,魏國國王魏惠王遷都大梁的第二年,就調動百姓開挖鴻溝,溝通黃河與淮河間的主要水道,暴君隋煬帝在營建東都洛陽的同一年,便開挖了通濟渠和大運河,使船隻可在洛陽下水,入黃河和淮河,甚至直達江南水鄉。

選擇都城的第四點是周圍要有山環水繞,便於防守,為了確保都城的安全,不至於輕而易舉就被敵人攻佔,歷代王朝都要求都城所在區域是險要之地,後世的西安之所以成為古代建都時間最長的古都,其所在的關中區域山環水繞,易守難攻顯然是原因之一。

不僅如此,都城的四周最好也有險可依,以資最後的抵抗。建於長安附近的古都,西周的豐、鎬,秦的咸陽,西漢、北朝、隋、唐的長安,城址都沒有越過灞水,原因是要“臨河以為淵”。因為這些王朝的主要威脅來自東部,南北流向的灞河無疑是一道然屏障。隋朝營建的東都洛陽,南望伊闕,北據邙山,東臨潺水,西接澗河,洛水中貫,顯然在選址時已考慮到防禦的需要。

如果不具備山環水繞的地理形勝,便只好在都城周圍屯駐重兵,藉助於血肉長城,由此就要大大加重都城對外地糧食和物資的需求程度。

北宋初太祖之所以打算遷都洛陽或長安,用他的話來,就是欲據山河之勝而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下也。他擔心定都開封,屯駐重兵,必然要大大加重人民運輸漕糧的負擔,不出百年,下民力耗盡,這種擔心不能沒有道理。

第五,所在區域的經濟一定要達。都城既然是全國人口最多的都市,消耗巨量的糧食和生活用品,而古代長途運輸又是如此不便,如果都城所在地區經濟達,就可以減少對外地的依賴程度。

因此,古代都城的所在地往往都是經濟達的地區。在大唐中葉以前,華夏地區經濟重心在北方的黃河中下游,所以統一王朝的都城設在長安和洛陽,以後經濟重心南移,迫使都城向東向南移,先是遷到靠近江淮的開封,然後乾脆遷到位於江南的南京。

就華夏總的經濟格局而言,都城需要位於或靠近全國經濟最達的地區。就次一級的區域來,都城所在地也應該是區域內經濟比較達的地區。戰國時,秦國把都城從櫟陽遷到咸陽,主要因為櫟陽所在區域多鹽鹼澤鹵地,沒有經過長期的開改造,經濟落後,而咸陽一帶人口稠密,開早,終南山物產豐富,取之不盡。後來元明清的都城北平,雖然已不是經濟重心地區,但所在地也是北方經濟比較達的區域,至少周邊所有的城池都比不過北平。

第六,山川要秀麗,景色宜人。古代帝王在志得意滿,飲甘饜飫之餘,還要縱情於聲色犬馬,田獵遊樂。如此,這一輩子才沒有白活,他們不僅在城內修建了大量的宮殿樓閣、溝渠池塘,還在城外大造離宮別館、禁園御苑。

華夏古今聞名的遊覽勝地西安驪山腳下的華清池和杭州的西湖、北京的西郊,當年都是帝王縱情遊樂的地方。

由於這一原因,歷代統治者在選擇都城地址時,往往也要求都城及其附近山川秀麗,景色宜人。據南宋高宗定都杭州的原因,就是為了貪圖西湖周圍的秀麗山川。甚至“高宗之都臨安,不過貪西湖之繁華耳。

這些都是古代帝王選擇都城的依據,當然,或許還有別的一些原因,但這幾條絕對是選擇都城必須要考慮的條件。

按照這些條件去分析,拉赫曼一世選擇把都城定在摩爾多瓦,倒也算是不錯的位置,畢竟,靠近瓜達爾基維爾河,運輸方面大大的方便,老百姓用水吃水和都城的防禦也有保障,風景想必也是不錯的,如此,自然沒有比這裡更好的位置了。

直布羅陀港口已經近在咫尺,李安與麾下的船隊,很快就要進入直布羅陀港了,不過,因為直布羅陀港口距離西班牙的都城還有一段距離,所以,李安在直布羅陀休整幾日之後,還要出去前往摩爾多瓦。

前往摩爾多瓦可以走6路,也可以走水路,兩條路是可以隨便選的,走6路的距離比較近,也就五六百里的路程,而走水路需要先向西行進,然後從瓜達爾基維爾河的入海口逆流而上,直接抵達西班牙的都城摩爾多瓦,這條水路的距離有兩千裡之遙,不過,因為走水路只需要坐船就可以了,所以,走水路反而比較的輕鬆,而走6路的話,對資源的消耗量將大大增加,畢竟,船隊有那麼多的車輛,緊緊是耗油就是一個很大的資料。

所以,李安若是需要前往摩爾多瓦的話,肯定會選擇走水路,而不會為了搶近道而走6路。

但因為直布羅陀是李安看上的地方,所以,自然需要在這裡多停留一些時日了,甚至,部分兵馬和船隻還需要留在這裡,以控制這個重要的港口。

船隊很快就進港了,港口有很多人聚集在碼頭,這自然是為了迎接李安的到來,當地的最高官員也都來了,也包括拉赫曼的心腹,不過,拉赫曼本人以身體不適為由,仍然待在都城摩爾多瓦,並沒有前往直布羅陀。

李安也不在意這些,畢竟,李安現在還不是國外,並不需要國王親自迎接,尤其,還是在邊境港口,就更加不用了,去都城的時候能夠親自迎接就不錯了。

這一次在港口迎接的也是拉赫曼的心腹,不過,地位和級別比之前上船的那位要高得多,所擁有的權利也不是之前那位所能比的。

任何一位統治者都有很多種心腹,有的是能力強,擁有極大權勢的,也有的就是一個很普通的護衛,甚至只是一名廚師。

船隊靠岸之後,李安與迎接的阿齊木握手寒暄了一陣子,然後就見阿齊木目瞪口呆的看著6續上岸的大唐車隊,驚訝的不出話來,這輩子,他還沒有見過這些鐵疙瘩呢,心裡之驚訝是難以用語言來形容的。

這個阿齊木算得上是一個弓馬嫻熟的將領,對戰馬的戰鬥力頗為自信,可在看到大唐帝國的鐵甲車隊的時候,還是被徹底的震撼了,他不是傻子,隨便看一眼就能現這些鐵甲戰車的戰鬥力遠遠過重灌騎兵,甚至,完全就沒有可比性,體型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雖然之前,他早就知道大唐有鐵甲車,行走的比戰馬還要快,刀槍不能傷害其分毫,但親眼看到了之後,還是被震撼了。

阿齊木的部下也全都被震撼了,所有人都被這些能夠自動行走的鐵烏龜給震懾的目瞪口呆。

這樣的場景,李安已經看到無數次了,每到一個地方,只要露出這些裝備,都會引來如此誇張的關注,而每次看著這些沒有見識的鄉巴佬,李安和麾下的將士都能產生一次非常得意的感覺。

“阿齊木將軍,沒見過這些鐵甲車吧!沒關係,今有機會了,上去看看吧!”

李安非常客氣的道,並讓其中一輛車停到路邊,讓阿齊木親自參觀一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