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八章 海洋文明(1 / 2)

小說:盛唐不遺憾 作者:朕御山河

拉赫曼王國的牛肉別有一番風味,與大唐的牛肉有很大的不同,除了味道不同之外,吃起來也更加的放心,沒有什麼心理負擔,畢竟,大唐是不允許隨便殺牛的,除非牛失去了耕地的作用,不能繼續為人類效力才可以宰殺,如此,在大唐吃牛肉就會有一種犯罪的感覺,而在此處就不會有絲毫這種感覺。

要拉赫曼王國,也是有耕地的,應該也是需要耕牛才對,可奇怪的是,這裡的農民幹活幾乎從來就不用耕牛,他們或許還不知道耕牛該如何應用吧!或者,他們種植的作物不太需要耕地,只需要挖個坑就可以了。

另外,拉赫曼王國主要的食物來源並非來自農業,放牧,狩獵,漁獵,採集都是非常重要的食物來源,這些食物來源佔了大頭,遠耕地所能帶來的食物,而這與大唐有很大的不同。

要知道,在整個大唐帝國,耕地所提供的食物,佔據了非常高的比例,若是沒有耕地所提供的食物,估計大唐的老百姓會餓死一大半。

而在李安明機器,大大改善農業之後,農業的產量就更高了,在大唐百姓的口糧之中,佔據的比例比之前還要大。

牧業和漁獵等食物來源,在大唐帝國佔據著很低的比例,而在拉赫曼王國卻是完全相反的。

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一是歐羅巴的鐵器展比大唐要落後很多,而沒有可靠和便夷鐵器,就很難大規模的普及農具,這造成了農業的落後。

另外,歐羅巴世界森林的覆蓋率比較高,土壤板結堅硬,若是使用便夷石器和木器,則根本就無法實現開墾,這在客觀上造成了歐羅巴農業展的落後。

森林土壤不利於耕地,但非常適合野生動物的生長和繁衍,利用得獨厚的森林資源進行狩獵是非常不錯的謀生手段。

在稍微平緩一些的森林之中,還可以種植各種果樹,而種植果樹所消耗的人力和物力就太多了,甚至,還可以直接採集野生的果子。

另外,歐羅巴的地形與大唐有很大的不同,大唐是典型的內6國家,而歐羅巴到處都是海洋,南邊是地中海,北面有波羅的海,西邊有大西洋,總之,整個歐羅巴文明就是海洋的文明,而大唐是6地文明,兩者差別還是很明顯的。

既然歐羅巴海洋多,海岸線比較長,如此,漁獵自然成為了一種非常重要的謀生手段,從大海索取食物,非常適合歐羅巴饒陌生。

也就是,龐大的森林和綿延的海岸線,為歐羅巴人提供了充足的食物,這導致了他們的農業相對大唐要落後很多,畢竟,只要能吃飽,誰會辛辛苦苦的去種地,在所有古文明中,農業文明是最先進的,但同時也是最辛苦最累饒,只要不是被生存困境所『逼』迫,是沒有人願意搞農業的,除非他是一個傻子。

正是由於歐羅巴主要靠狩獵和漁獵獲得食物,所以,在幾千年的時間裡,他們一直落後於華夏,而非洲大6主要依靠狩獵為生,從來就不去種地,自然就更加落後了。

之後,由於鐵器的展和人口的增加,緊靠狩獵和漁獲已經無法養活龐大的歐羅巴人了,於是,他們的農業才逐步變得先進起來,文明程度獲得極大的提升,有了追趕華夏的趨勢。

再往後,由於大航海時代的興起,這些歐羅巴人,需要不斷的去研究更大更先進的船舶,以更好的去遠處掠奪,進而不斷的開智商,從而徹底越華夏,成為整個星球最高的文明。

但就從李安所在的大唐時代看,歐羅巴的文明還是太落後了,比大唐差了很多,甚至都比不過倭馬亞王朝的文明,也就比非洲大6的文明稍強一些罷了。

“李侍郎,這裡的牛都很健壯,為什麼不用來耕地呢?”

部下看著這些公開販賣的牛肉,蹙眉感嘆道。

李安笑著道“此處的耕牛利用率不高罷了,前些日子還看到耕牛在地裡忙碌呢?但更多的農民喜歡直接用鋤頭,因為耕牛太貴了,一般的農民買不起,也不是很需要耕牛,他們種地的量太少了,而且,放牧的牧民所養出來的壯牛,不經過調教也是不能當耕牛使用的,也就只能當食物用。”

“李侍郎的是,我大唐北方的突厥,養的牛何其多,還不是都用來吃肉了,只有我大唐耕地頗多,離不開耕牛的幫助,所以是萬萬不能吃牛的。”

部下突然想到了突厥,開口道。

李安點頭道“是這個道理,放眼下,像我大唐這般全部依賴種植的,是真的不多啊!北方的突厥完全就是以放牧為生的,南方諸國雖然也種植作物,不過,漁獵和狩獵的比重都不,也就是,只有我大唐,對耕牛的需求是最大的,所以,朝廷才會頒佈法令,不允許下百姓宰殺耕牛,不過,這種情況以後會改變的,只要耕地的機器普及了,以後,就再也不用使用耕牛了,機器不論是成本還是效率,都遠非耕牛可比,日後,當我大唐的老百姓全部用上耕地的機器之後,就不會再有人使用耕牛了,如此,我們就可以肆無忌憚的吃牛肉了。”

這是李安的理想,畢竟,使用耕牛的效率,實在是太低了,遠不如機器的效率來得快,當機器完全取代耕牛之後,多餘的牛就可以用來烹飪了。

部下連忙道“大唐耕牛那麼多,想要全部用機器替代,估計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沒有幾十年的時間,怕是完成不了啊!”

李安肯定的道“你的沒錯,大唐的耕牛實在是太多了,使用機器取代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不過,就怕機器取代耕牛之後,就沒有人願意養牛了,畢竟,我們大唐養牛的成本太高了,遠不如北方突厥人養牛便宜,而火車通往北方之後,從草原往大唐販賣牛羊,運輸成本低了很多,如此,草原牛羊就可以以比較低的價格走向大唐百姓家的餐桌,大唐百姓自己再去養牛,豈不是要賠本了,如此,以後就不會有人養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