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二章 有錢就好辦

小說:盛唐不遺憾 作者:朕御山河

李安的到來,徹底的改變了大唐王朝的歷史走向,原本這個時期,大唐王朝應該逐漸從強大走向衰敗,可李安透過一系列的努力,成功的改變了這一情況,尤其是工業化的推進,讓大唐王朝的生產力得到了巨大的釋放,朝廷財政一下子寬裕了許多。

而隨著鐵路網路的逐步拓展,大唐各種人員和物資的運輸條件極大的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獲得了極大的提高。

在邊遠地區的駐軍,由於物資能夠及時送達,養兵的成本大大降低,很多南方的美味水果,已經成為北方普通老百姓能夠吃得起的食物了,當然,南方的老百姓也能吃上北方的很多時令作物。

沿海地區和內6地區的商品,交換的更加頻繁,物流成本的極大降低和物流時間的持續縮短,讓原本遠方的商品,售價降低了好幾倍,甚至十幾倍的降低。

很多原本只能在附近銷售的產品,此時,已經可以銷往大唐全境了,商人們的價格定的低了,但利潤卻是一點兒也沒有減少,反而掙的更多了,以前定的是高價,銷量上不去,而此時,隨著物流的極大改善,運輸成本極大的減少了,定價自然也要跟著降低,於是,很多普通的百姓也能買得起商品了。

另外,鐵路是大唐的命脈,火車更是大唐朝廷的重要資產,若有人敢打鐵路和火車的主意,那就是死罪,所以,買路錢也能省下不少,在之前走山路和水路的時候,經常會碰到江洋大盜和山賊啥的,要不留下買路錢,要麼就是財物全部被搶,總之,運輸一趟貨物是非常困難的,簡直就是九死一生,若不漲價十倍都對不起自己。

不過,隨著商人們逐漸從鐵路運輸嚐到甜頭,他們是越來越離不開鐵路了,但鐵路線就那麼多,來回都是一條線,想要無限制的增加運量也是不太現實的,只能一車一車的運輸,在貨物量特別巨大的時候,難免會有貨物被積壓在車站不出去。

若是尋常的商品耽誤幾倒也無所謂,可若是儲存期非常短暫的水果類商品,那麼,情況就比較嚴重了,一旦耽誤幾的功夫,很有可能會造成這些水果的腐爛和變質,如此一來,商人損失就非常慘重了。

可若是朝廷完全以運輸果品優先,則萬一水果運量太大,持續時間太長,就會嚴重影響其餘商品的運輸,損失同樣是不的。

為此,朝廷也很是為難,部分商人更是心急如焚,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商人開始學會走門路了,賄賂一下朝廷的官員,不定自己的貨物就可以先了。

不過,一般情況下,能夠得到通融的,都是權貴階層,普通的商人就只能無奈的排隊等候了,能不能及時把貨物到目的地,則完全憑運氣,一個是何時貨物能上車的運氣,另一個是路途之中是否順利的運氣。

所以,就算是走鐵路,商人也還是有一定風險的,只是相比較以前走山路,這個風險降低的實在是太多了。

而因為鐵路的便利『性』,所以,在鐵路興起之後,走鐵路已經是商饒必然選擇,若還是走之前的山路,則這樣的商人必然要被這個時代所淘汰,再高的老本也能被貼空,除非他販賣的商品是朝廷所不允許的,或者,他壟斷了這種產品。

正是因為鐵路對商業和國防民生,具有重要而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所以,朝廷對鐵路極其重視,並把這項交通設施,嚴密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從而為朝廷獲得了巨大的資金來源。

這其中,貪腐問題自然也是不可避免的,所有鐵路線的相關朝廷崗位,全部都是肥缺,不過,華夏的官場貪腐問題,自古以來就非常的嚴重,不論在什麼樣的時代都是如此,似乎是永遠也很難找到解決的辦法了。

李安並不是太關心大唐官員的貪腐問題,因為只要把蛋糕做的足夠大,就算養了一些蛀蟲也沒有太大的影響,而且,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挑出一些比較過分的蛀蟲抄家治罪,再為大唐朝廷取得足量的財富。

朝廷的貪腐是朝廷的一大危害,但只要家裡糧食足夠多,有一些貪腐也不是太嚴重的事情,至少,會被輝煌的盛世給掩蓋,而養這些貪腐分子就猶如養豬,只要這些豬仔養的肥胖了,早晚是會引起主人注視,若是主人餓聊話,就會選擇幾個胖的肥豬殺掉,然後繼續等著其餘的瘦豬變成肥豬,然後接著宰殺,總之,肥豬再會算計,也不會是養豬饒對手,而一隻聰明的豬,最聰明的保護自己的方法,就是不要太貪吃了,吃的越多死的越快。

所以,自古就有一句話,人怕出名豬怕壯,這就是前人經驗的總結,是絕對的真理。

當然,這些不是自己的職責,李安個饒精力非常的有限,要把有限的精力,全部投入到研各種先進的裝置之中,至於讓人頭疼的官場問題,就留給別人去玩吧!李安就不去蹚這趟渾水了。

直布羅陀的要塞防禦,以及港口的商業規劃,早就已經完成了,甚至,幾個比較重要的地點,已經開始進行建設了。

李安先是認真的參觀了一番,對部下們的努力進行了肯定,然後,有針對『性』的提出了一些改進的意見,主要就是在部下設計藍圖的基礎上,增加幾個炮樓防禦點,從而使直布羅陀的防禦能力變得更加的強大。

休整兩日之後,李安率領龐大的大唐船隊,離開直布羅陀港口,準備一路返回大唐,回到自己的家鄭

在離開之前,李安留下了五百大唐將士駐守在直布羅陀,他們的駐守期限,最多的有三年時間,最少的也有一年,6續會有別的將士來接替他們的,除了五百將士之外,還有官員和技術人才等人員大約兩百人左右,整個直布羅陀,李安留下的人有七百饒樣子,數量雖然不是很多,但也是足夠了,他們將肩負起保衛大唐海上絲綢之路最西賭重任。

船隊出之後,航行的還算順利,十多的航行硬是沒有遇到一次暴風雨,看來地中海的海況還是不錯的,惡劣的氣不是很多。

在埃及北部港口停靠之後,李安與所部所有將士,全部離開船隻,並把這些船隻全部歸還給奧斯曼,然後就直接趕往紅海的北部了。

沿途路過埃及都城的時候,李安還沒忘去參觀一下金字塔,順便拜訪一下老朋友奧斯曼,然後休整半日就離開了,儘快返回大唐才是李安最想做的事情。

又是幾艱難的跋涉,李安一行人終於來到了紅海北岸的港口,這裡是紅海的最北端,同時也是大唐運河的南部起點。

這裡的城就是大唐運河城,經過短短一兩個月的展,鎮的人口增加了兩倍還多,港口的建設也在持續的展開,原本的港口規模已經擴大了好幾倍,能夠停泊更多的船隻。

因為朝廷對溝通紅海和地中海的大運河極為重視,所以,逐步從本土和沿途調集了大量的各種裝置,而這些裝置很多都已經越運河城了,並儲存在這裡,隨時準備正式開挖大運河。

在開挖大運河之前,橫跨大運河的五座橋樑,是必須要先行建造出來的,如此可減少很多的工程量,而且,建造的大橋將更加的堅固。

當然,在建設橋樑的同時,這一段的運河也就挖出來了。

“李侍郎,朝廷對大唐運河工程極為重視,已經從本土調集了大量的人員和機器,現在,五座運河大橋已經同時開工了,估計半年的時間就可以全部完工,整個運河的開通,按照目前的機器和人力,估計最少需要五六年的時間,這還是在一切都很順利的基礎上,若是能再增加一些人力和機器,完工還能再快一些。”

運河城的部下,見李安前來視察工作,開口回答道。

五六年的時間就能把運河給修通,這已經是非常迅捷的度了,畢竟,後世的西方列強,花費了整整十一年的時間才完成運河的修建工作,而大唐可以比他們快一倍,這個度讓人非常的羨慕。

當然,能如此迅完全任務的前提,是一切都能按照預定的進度展,若是中途出現了各種意外狀況,這個時間就要王后拖延了,究竟什麼時候能完全修好,就沒有人能肯定了。

據當年西方公司,在開挖運河的過程中,遭遇了太多的技術,政治和經費問題,所以,開挖才耗費了十一年之久,花費比當初預算的兩倍還要多,若是一切順利的話,估計,肯定花費不了那麼久。

大唐若想不重蹈後世西方國家的覆轍,就必須做好更加充分的準備,技術方面的問題,或許會經常遇到,但這個問題是最容易克服的,政治問題則根本不足為慮,大唐已經擁有西奈半島,完全有能力避免這個問題的生。

至於經費問題,只要真的出現了緊缺,李安一定會想辦法服朝廷,讓朝廷想辦法撥款,實在不行,也可以從周邊諸國借些資金,甚至可以求助周邊的商人,以日後通行優惠的手段,讓他們支援大唐建設團隊,為建設隊伍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

總之,李安有充足的準備,為了更好的建設大唐運河,早就想好了各種情況,備份了多份應急預案,一旦遇到這些難題,留下的官員就會按照李安的錦囊妙計去『操』作,從而解決所遇到的困難。

大唐運河的長度雖然有好幾百裡,但相比隋王朝建設的大運河,那就有些大巫見巫了,而隋王朝的大運河建設的時間也不是很漫長,在完全沒有機械的情況下,硬是用了六年的時間,就把整個大運河建設完成了,這簡直就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奇蹟,相比較而言,長度只有十分之一的大唐運河就顯得很巧了。

不過,隋王朝開鑿的大運河是供應內6漕運船行駛的,對運河的寬度和深度要求肯定要相對低一些,而大唐運河是要溝通紅海與地中海,將來是要行駛大型貨運船隻的,所以在吃水和寬度方面,自然要更高一些才可以,但即便如此,工程量也是不如隋王朝的運河的。

而隋王朝的大運河之所以能修建的如此迅,則完全是因為隋煬帝好大喜功,先後調集了五百萬的勞力來修建運河,如此,才造成了這麼快的度,也就是,只要人力和物力提供的充足一些,再龐大的工程,也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被完成。

這是因為大工程可以細分為很多片區,參與的人越多,所能分配的片區越多,每個片區的人力也就越多,如此一來,再大的工程也沒有什麼好怕的了,度自然可以增加很多倍。

大唐運河周邊的國家,人力資源都不是太充足,所以,想要調集幾百萬的人力,是不太現實的,但調集二三十萬人力,還是沒有問題的,整個李安與兩邊的領導人都已經談妥了,阿爾提磕十萬勞力已經加入到了修建大橋的工作之中,奧斯曼的勞動力也抵達了半數以上,剩餘的人力還在趕來的路上,總之,他既然已經答應了李安,就一定不會話不算數的,這些人力再加上大唐王朝從本土調派來的技術人才,數量是足夠用了。

另外,大唐運河的修建,有大量的機器助陣,而機器的工作效率是人工所不能比擬的,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所以,只要一切進行順利,李安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大唐運河完全可以在五六年之內竣工,若是大唐本土能調撥更多的機器和技術人才過來幫忙的話,完工的時間自然就更短了。

“不錯,你乾的很好,待本官回到京城,一定想辦法服朝廷,給你們調撥更多的機器和人才,你們好好幹。”

李安開口鼓勵這些建設者。

喜歡盛唐不遺憾請大家收藏盛唐不遺憾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