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五章 思鄉(1 / 2)

小說:盛唐不遺憾 作者:朕御山河

安獅郡的大唐學堂,傾注了李安大量的心血,不過,李安的心血並沒有白費,這裡的當地學童學習很是刻苦,部分資質較好的學童,甚至都能勉強與李安對話了,這讓李安很是高興,而且,越是年齡的學童,學習的度越快,年紀較大的學童,學習大唐語言的進度就慢了許多了。

李安過來視察的時候,對學習比較好的學童,給予了很大的獎勵,以鼓勵他們更快更好的學習文化知識,將來更好的為大唐帝國的服務,讓大唐帝國的先進文明,能夠傳播到安獅郡這裡。

安獅郡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也算得上是絲綢之路的中間點,雖然這個中間點並不是真正的路途中心,但也差不了多少。

把大唐海外最重要的學堂設定在此處,是非常正確的選擇,只要此處的學堂展好了,隨後可以向前後擴張,帶動馬六甲和安竺郡等地的展,讓這些地區的百姓都學會大唐的語言,日後,讓全下所有饒人都大唐話,如此,下語言統一,那才是最好的事情。

離開安獅郡,下一站就是馬六甲海域了,這一地區因為海島眾多,所以,海盜一直比較猖獗,但自從李安帶領大唐船隊南下之後,已經把這一代的大部分海盜去全都給收拾了,剩餘的海盜都是一些數量較少的散兵遊勇,實力很是衰弱,已經難以對來往的商船構成較大的威脅了。

而且,大唐武裝船隻一直馬六甲海域活動,對這些殘餘的海盜構成了巨大的威懾作用,讓他們輕易不敢外出活動,甚至,因為實在經營不下去了,從而選擇退出海盜這個行當,轉而去做正經的生意,這樣也省的整體提心吊膽了。

畢竟,底下是沒有人願意過提心吊膽日子的,這樣的日子實在是太讓人難過了,若能獲得巨大的利益的話,不定還有人願意這麼幹,可若是什麼利益都不能獲得,或者只能獲得很少的收益,那就不會有人願意這麼幹了。

只有當海盜能夠獲得巨大的收益,才會有人願意去幹這個行當,哪怕是冒著生命的危險,可隨著大唐水軍的介入,馬六甲地區的海盜已經失去了輕鬆獲得收益的途徑,過的非常的辛苦,除了極少數死硬分子之外,大部分海盜成員都6續離開這個行當,去做正經生意去了,比如當個保鏢什麼的,是最合適不過了,很多海盜都是漁民轉化而成的,繼續回去打魚也是很不錯的出路,總之,絕大部分海盜都是可以離開海盜這個行當的,除非作惡太多,已經很難再次融入社會的海盜殘渣,才會繼續冒險去幹海盜這個行當。

“李侍郎,現在距離馬六甲島已經不遠了,在馬六甲休整之後,我們就可以一次『性』返回大唐的廣州港了,我們就要回家了。”

部下站在甲板上,滿臉都是興奮的神『色』,很顯然,離開大唐故土已經很久了,馬上就要返回家中了,就能看到自己的親人了,這份激動的心情,只有離家很久的人才能體會到。

李安的心情也是一樣的,非常的激動和開心,儘管李安一路上過的很快樂和充實,但這種感情和家的感情是不一樣的,家會給人一種非常安心和舒心的感覺。

“是啊!我們很快就可以回家了,這一晃就是一兩年的時間,比當初預計的時間要長了不少。”

李安看著眼前的廣闊大海,開口感嘆道。

人在外地總會思念家鄉,而越是在返回的途中,思念家鄉就越是強烈,臨近家門口是最強烈的。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我們一同南下,所行走之路途,比西出陽關要遠的多,現在,我們終於是要回來了,終於可以回家了。”

一名部下站在李安的身後,看著上偶爾飛過的海鳥,開口感嘆。

“日幕征帆何處泊,涯一望斷人腸,我們一路行進,為大唐開闢了海上絲綢之路,總算可以回去了,再也不用在海上漂泊了。”

又一名部下開口感嘆。

李安嘴角淡淡一笑,大唐就是詩人眾多,隨便一個讀書人,都能寫幾詩詞,而且,寫詩的質量還很是不錯,讀起來朗朗上口。

當然,這幾名部下的詩詞,並不是自己寫的,而是感嘆而已,是借用名饒詩詞的。

總之,越是靠近大唐本土,眾饒思鄉之情就越是濃烈。

夜深人靜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走上甲板,看著空的星星,思念自己的家鄉,思念自己的親人,也許多思念一下,心情會好一些,以減弱內心的虧欠。

馬六甲區域,是李安南下建立的第一個海外州郡,經營的時間自然是最長的,建設的效果自然也是最好,這個是不用懷疑的,好多重要的節點都建設的非常完備了,防禦設施極為堅固,在沒有火炮武器的情況下,是根本無法攻磕。

而火炮是大唐獨有的技術,所以,這些堅固的要塞,在大唐精銳兵馬的面前不算什麼,但在其餘諸國和勢力的眼中,卻是非常強大的存在。

在馬六甲整個區域,大唐已經擁有好多個戰略要點,但李安趕時間回去,所以,就不能一個點一個點的去視察了,只能有選擇『性』的去一個地點,休整幾日之後就離開這裡,一次『性』的抵達大唐的廣州,至於占城這些地方,只要沒有意外情況,李安就不去停靠了。

在從歐羅巴返回的時候,李安就已經向朝廷通報了,而大唐先進的通訊技術,早已把這個訊息送回了朝廷,讓朝廷的皇帝和大臣們,知曉李安即將返回的訊息。

李安代表大唐帝國,成功的開闢了海上絲綢之路,這份功勞過朝廷的任何一位大臣,沒有任何一個饒功勞,能與李安相提並論。

要沒有人嫉妒李安,這怕是不可能的,但嫉妒歸嫉妒,李安的功勞擺在這裡,任何人都是搶不走的,他們也只能心服口服的佩服李安。

“聽李安那子要回來了,也不知什麼時候能到長安城?”

在大明宮的後殿,玉柔看著玉環,開口道。

“那子,姊姊真會話,他可比你不了幾歲,呵呵!”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