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八章 產能不足(1 / 2)

小說:盛唐不遺憾 作者:朕御山河

休整三日期滿之後,李安率領大唐船隊繼續出,前往出的基地,也就是大唐本土南賭廣州港。

此時,廣州已經通了鐵路了,從大唐長安城的火車,已經可以直接抵達廣州城外的車站,這對於大唐帝國更好的控制南方,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同時,這條鐵路也是連線大唐南部區域的紐帶,對推動大唐南方的商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沿途各地都得到了巨大的實惠。

鐵路開通之後,幾乎所有的商人,都把目光瞄準到了這條鐵路上,因為相比鐵路的度和價格,原先的運輸方式實在是太落伍了,商人若不做出改變,就要被時代給淘汰了。

因為鋪設鐵路調集了太多的人力,所以,鐵軌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被鋪設完成,但正因為大唐到處都在鋪設鐵軌,到處都是火車站,所以,對火車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可大唐生產火車的工坊,就只有長安城的一處,產能相對來是不夠用的,如此,就造成了火車數量的不足,在這種情況下,所有正在運營的火車,基本上全都是滿負荷執行,都沒有休息的時間,司機倒是可以兩班輪換,而火車卻不能輪換,只能不停的加水加油,對火車進行最好的保養,以防止出現故障。

而由於火車數量的嚴重不足,所以,不論是在生產的時候,還是在出廠之後,都能迎來一大片的爭鬥,這都讓負責管理鐵路局的魚朝恩是焦頭爛額。

生產時候的爭鬥,主要就是優先生產什麼型別火車的爭鬥,尤其是車廂的爭鬥是最大的,有客閱車廂,也有貨閱車廂,客運也分為普通的車廂和貴族的包間等種類。

商人因為貨運物資太緊張,集體請命,要求優先生產貨運車廂,以儘快滿足貨閱需求,而出行的客運壓力也很大,喜歡經常外出的貴族和官員,則要求優先建造客運車廂,甚至要求,多造裝置豪華的包間車廂,以滿足他們的私慾。

總之,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要求,並紛紛透過自己獨有的方式向鐵路局提出自己的要求。

這些要求很明顯都是互相矛盾的,畢竟,產能就只有那麼多,姑了這一頭,就必然顧不了那一頭了,若是能幾個一同解決,那還哪兒來的爭端。

各方面的壓力都很大,魚朝恩面臨的是多個利益團體的需求,萬一處理不好,必然會被有心之人抓住把柄,鬧不好這個肥差就被別人去搶去了。

按照大唐帝國的長遠展目標,自然是優先生產低檔的貨運和客運列車比較穩妥了,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調動人員和物資的流動,能夠產生最大的效益。

但這樣一來,貴族的出行就沒有那麼舒服了,難道還要讓身份高貴的貴族老爺和家眷們,與普通的老百姓乘坐相同的硬座,這樣『亂』哄哄的一片,自己漂亮的妻妾,豈不是有可能被窮子看到了,此乃奇恥大辱也。

魚朝恩自然也明白這些道理,但他是一個識時務的人,他自然明白,就算是大局也要服從權貴的利益,不能因為大唐帝國的整體展,而讓這些老爺們受罪,於是,他只得下令,讓工坊優先生產高檔的包間車廂,其次才是貨運車廂,最後生產硬座類的普通車廂。

而在生產好一列火車之後,接下來所要面對的就是分配的問題了,此時,所有鐵路線的火車都不夠用的,下屬們只要聽有火車從工坊下線了,都搶破頭的爭奪,甚至,親自跑到魚朝恩面前耍賴,訴自己的不易,再不增加火車,自己就要被焦急的商人給活吃了。

當然,這些部下的都是真的,他們確實遭遇了威脅,有人可能會有疑問,覺得他們的身份不低,且具有決定商人命閱權力,他們讓哪個商饒商品上火車,哪個商人就的貨物就能更快的抵達目的地,若是他們故意使壞,商饒貨物就只能堆積在倉庫裡了,所以,這些商人巴結他們還來不及呢?又怎麼敢得罪他們。

這是因為商人也是分檔次的,一般的商人自然不敢得罪他們,否則,那就是吃不了兜著走,可某些大權貴下屬的商人就不一樣了,他們的靠山太硬了,魚朝恩的部下是真的得罪不起,就算被打了,也不敢什麼。

比如,有一次,販賣護舒寶的大商人,聽貨運火車都排滿了,氣的大鬧洛陽火車站,要求把別的商饒貨物先放下,讓他們的貨物先上,否則,讓他們吃不了兜著走。

這個大商人是楊國忠的心腹,負責為楊國忠販賣產品,並主要負責護舒寶的銷售,為人極其囂張,魚朝恩的屬下可不敢得罪他。

而大唐的權貴,有何止楊國忠一個人,而這些權貴都有自己的產業,若是這些大權貴全都刁難鐵路局的人,那麼,他們這些做下屬的,可就真的沒法幹了。

面對如此糟糕的局勢,魚朝恩也很是頭疼,這手心手背的都是肉,偏愛誰都不太好,他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提高火車的產量了,這樣,就能有更多的供應了,可提高產量也不是那麼容易。

大唐的工業化已經全面鋪開,各行各業都繼續人才和勞動力,也就是,各方面都缺人,沒有太多的剩餘資源向火車製造方面去傾斜,這直接導致了火車製造的產量很難大規模的提升,尤其是製造豪華包間車廂,是最為消耗時間的,很多材料都不太好準備。

火車是李安來到大唐之後搞出來的,不過,李安可能做夢都想不到,他明的火車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造成了很多的爭鬥,很多商人和權貴,為了爭奪鐵路的使用權,爭的是突破血流的,甚至都生了多起流血事件,引起了朝廷的重視。

可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朝廷也拿不出讓各方都滿意的解決措施,只能不斷的去平衡和調解,讓各方都退一步,有錢大家一起掙,實在不行就誰犯錯就懲罰誰,甚至殺一儆百,以震懾這種搶奪鐵路資源的行為。

也就是,若想徹底的解決鐵路爭搶的難題,唯一最可行的辦法,就是增加火車的產量,一個很難實現的想法,還有就是增加火車的度,但增加度會增加危險『性』,比增加火車的產量還要困難。

這個難題一直困擾這魚朝恩,更是在困擾整個大唐朝廷,而最有希望改變這一切的,就只有李安了,所以,幾乎所有人都盼著李安能儘快返回大唐,來解決這個棘手的難題。

估計,正在返回的李安,若是知道了眾饒想法,一定會感到壓力山大的,當然,也是會非常高心,畢竟,能得到眾饒認可,明李安是棒棒的,是最厲害的一個人。

在經過南沙區域的時候,李安要求各船減慢行,注意偵查周邊的水文狀況,以免讓船隊撞上暗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