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五章 槍(1 / 2)

小說:盛唐不遺憾 作者:朕御山河

自古以來,各朝各代之所以規定不允許官員經商,是因為官員擁有著很大的權利,若是插足商業的話,普通商人的日子就沒法過了,會造成非常嚴重的不公平競爭,普通商人是無論如何也沒有辦法與官員競爭了。

不過,就算有了這樣的規定,也解決不了不公平競爭的問題,畢竟,明面上不行,可以暗地裡進行,官員自己不能經營商業,但可以在幕後操作,讓自己可以控制的人去經營商業,同樣能夠掙到不少的錢財。

另外,有很多商人會投靠某個或幾個大官,會將他們掙到的錢財分一部分孝敬這些大官,從而獲得這些大官的幫助,進而取得不公平競爭的機會。

也就是說,自古以來,商業的競爭幾乎就沒有公平過,有一個詞語叫做紅頂商人,說的就是官商勾結的事情,任何一個小商人,若想成為一個最大的商人,沒有大官做後盾是萬萬不行的,只有獲得了大官的支援,才能一步步的成長為富甲一方的大商人。

總之,不論在什麼時代,公平是絕對不存在的,永遠都不可能存在,底層的百姓和小商人,永遠都只能撿別人吃剩下的,想要逆襲是太過於困難的事情。

就連李安明的電池,也是要交給貴族階層經營的,而不是交給小老百姓,畢竟,普通的百姓是沒有能力經營這項事業的,只有權貴才有這樣的能力,如此,權貴階層會陷入良性迴圈,而貧苦大眾就只能陷入惡性迴圈了,這是任何時代都解決不了的難題。

若是讓幾百個普通老百姓聯合起來搞工坊,則必然要推舉一個人來管理,而這個被大家推舉起來的人,要不了多久就會成為新的貴族,也就是權貴階層,剩下的人還會是貧苦的人民,若是不推舉管理者,大家自覺幹活,平分錢財,則必然會因為管理混亂而散夥,最終什麼也幹不成。

雖然這個事實很殘酷,但現實就是如此,很多時候,為了最大效率的創造財富,就必須讓少數人來管理,而多數人努力的幹活兒,這樣的效率才是最高的,而這樣的後果,就是少數人能夠成為貴族,而多數人就只能做最低等的貧民,只能讓自己溫飽的貧民。

所以,與其重新再製造一個貴族,倒不如讓現有的貴族經營這項比較壟斷的行業,這樣一來,貴族的數量也少一些,對老百姓的剝削自然也就少了一分。

正因為所有大官,都對這樣的事情心知肚明,所以,自然也就沒有人會反對官員私下裡經商,而且,知道了也沒有用,大官都是把生意交給能控制的人打理的,就算被查到了,也不能證明是這個大官的,除非這個人倒臺了,抄家的時候會現大量的財產。

“手電筒很實用,電池更是消耗品,日後的銷量是不用愁了。”

“不錯,不錯,估計光是朝廷訂購的電池數量,就不會是一個小數目啊!”

“是啊!長安城的晚間到處都是燈光,可也有沒有光線的犄角旮旯,附近鄉間沒有燈光,對手電筒的需求很是旺盛,出門帶著手電筒,可比火把實用多了。”

“怎麼,你們幾個都有興趣?”

“不敢,不敢,這麼好的行當,哪裡能輪到我們。”

“沒有什麼輪不到的,李侍郎說了,要選擇三家出價最高的,是三家分享,只要是前三,就有機會。”

“什麼三家分享,看著吧!早晚都會成為一家的,反正,我是不敢指望了,免得惹禍上身。”

一眾大臣下朝之後並沒有急著回去,而是聚在一起聊了起來。

李安去了研中心,那裡還有更多組裝好的手電筒,他要把這些放在長安城最繁華的地方,並在這些地方搭建能夠完全遮光的大棚子,如此,手電筒就可以在裡面盡情的表演了,白天晚上都能進行表演。

“李侍郎,要選十個地點,要不要這麼多啊!”

“每個地點都要搭建遮光棚,還需要至少五六個人負責維持秩序和看護物品,耗費太多了吧!”

“京城人口太多,不多分幾個地點,怎麼能讓讓更多的人瞭解這個手電筒呢?是個點不多。”

幾名屬下說道。

李安分十個點展示新研的手電筒,是絕對有道理的,是為了讓京城更多的人瞭解手電筒這個新的科技,雖然只是一個生活小用品,但用處卻大得很,是很有必要進行推廣的。

東西兩市的人流量是比較大的,各設定兩個點,朱雀大道也有兩個點,剩下的四個則分散在京城其餘的人流量比較多的位置。

這十個點的遮光帳篷的面積都不小,裡面容納三五百人都不成問題,可以最大限度的讓更多的人瞭解手電筒這項生活用品,便於讓更多的人參與競爭,也為了後期,這樣的產品能夠打入市場,提高電池和手電筒的銷量。

為了保證每個點的安全性,李安動用了一百五十人,每個點都有十五人,負責搭好遮光帳篷,然後,在帳篷的內部表演手電筒和普通火把的光亮,讓前來參觀的老百姓看一看,這手電筒的優勢到底有多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