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五章 城外風景(1 / 2)

小說:盛唐不遺憾 作者:朕御山河

顏真卿是帶著憂慮的心情來的,可在離開的時候,心情卻不是一般的好,李安的安慰讓他徹底的放心了,讓他相信,大唐的官員,還是正直的居多,奸臣不過是一小撮而已,而這一小撮的奸臣,是早晚會被打敗的,他們是掀不起多大風浪的。

而在送走顏真卿之後,李安的心情也是一陣的感慨,他看的出來,像顏真卿這樣的忠臣還是很多的,而如楊國忠李林甫之流,畢竟只是少數而已,而只要大唐有數量眾多的正直忠臣,大唐帝國就一定有希望,再加上自己的支撐,大唐帝國永遠繁榮的希望就更大了。

萬里傳音計劃雖然遇到了很大的困難,但在李安的努力之下,一個很棘手的問題終於解決了,在送走顏真卿之後,李安就已經有思路了,並在夜晚睡覺之前,把這個思路給理順了,第二日一早,去研中心的時候,利用很短的時間,就把問題給解決了。

運動護具還在製作之中,而李安需要去城外實地考察一番,確定皇孫們外出的路線,而這個路線,必須要滿足一定的條件。

先,安全問題肯定是最重要的,這條道路絕對不能太危險,若是隨時都有墜崖的風險,那是萬萬不能走的,道路上有太多的荊棘也不可以,很容易把衣服給劃傷。

其次,沿途不能有大量的行人,若是周圍全都是人的話,那樣也會出現一系列的安全問題,而且,為了安全必然要讓很多人迴避,這樣就有擾民之嫌了。

還有就是沿途必須有很多不同的動植物,這樣,出來上課才更加的有意義,否則,一路上啥新鮮的東西都看不到的話,那出來上課還有什麼意思。

最後一個,就是路程不能太長,這些皇孫的體質都是很一般的,若是長途跋涉的話,估計腰痠背痛是免不了的了,甚至,中途直接走不動了,如此就麻煩大了。

儘管城外的環境,李安也是比較清楚的,不過,因為也不是經常去,而且,每次去城外都是走馬觀花,並沒有仔細的觀察城外的情況,所以,這一次親自去城外看一眼,也是很有必要的。

長安城周邊的風景還是非常不錯的,畢竟,這也是都城選址的一個很重要的條件,若是附近風景不好,統治者才不會在此建都城呢?

而長安城附近的地理特點,主要有很多水系和土原構成,另外,還有一些順著水系而產生的川。

長安城的水系只要有八條著名的河流,也被稱為八水繞長安,其中,城北的渭水是最主要的河流,也可以被稱為幹流,而其餘的七條都是渭水的支流,最終都是要匯入渭水的。

最著名的要屬東北方向的涇河了,畢竟,因為這條河流與渭水結合的地方有一條明確的分界線,清水和渾水互不干涉,非常的神奇,也就是所謂的涇渭分明。

長安城東側的灞河也很著名,而灞河著名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這條河流上的一座橋,也就是灞橋,一個很不起眼的石橋。

歷史上,很多人送別的時候,都是在灞橋上進行的,而且,很多詩人都在此寫下了讓人後人傳頌的名句。

比如李白曾寫過,‘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曾參也寫過,‘初程莫早,且宿灞橋頭。’劉禹錫的‘徵徒出灞涘,回傷如何。’李賀的‘灞水樓船渡,營門細柳開。’李商隱的‘灞水橋邊倚華表,平時二月有東巡。’李益的‘楊柳含煙灞岸春,年年攀折為行人,好風若借低枝便,莫遣青絲掃路塵。’

總之,大唐時代的人,很多都在灞橋邊送別,尤其是很多有名氣的詩人,更是在此送別的時候,寫出了千古名句,從而極大的提高了灞橋的知名度,連帶著也把灞水的名氣抬高了。

也就是說,在長安八水之中,除了幹流老大渭河的名氣很大之外,支流涇河與灞河的名氣也很大,而其餘五河的名氣就相對要小許多了,完全就不能跟這三條河相比。

除了河流之外,長安城周邊還有很多土原,其實應該叫土塬,指的是華夏黃土高原地區,由於長期的雨水沖刷而形成的一塊塊高地,四周陡峭,而頂部卻非常的平坦。

這樣的特殊地形就叫做塬,而在長安城附近,像這樣因為雨水沖刷而形成的塬是很多的。

渭河的北部有咸陽原,長安城本身坐落在龍原之上,灞河的東側有銅人原,長安城的南部有樂遊原,再往南部和西南有鳳棲原,少陵原,八里原,這些都坐落在潏河與滻河之間,也就是說,這兩條河之間的原最多,而且,最為著名,比如龍原是京城的地盤,樂遊原更是名勝。

在灞河與滻河之間,形成了白鹿原,在後世的名氣倒是大一些,畢竟,這個曾經被拍攝成了電視劇,名氣想不大都不行。

位於京城南部的神禾原,在滈河與潏河之間,是這兩條河流的分水嶺,神禾原的東部是著名的樊川,而西部則是御宿川。

在西部的澇河與灃河之間,有畢原,細柳原,高陽原,另外,長安城的遠處,還有更多的原,不過,因為距離太遠了,也就沒有人關注了。

而由於河流長期衝擊黃土,久而久之就在河流的兩岸形成了川,也可以理解為衝擊平原,只不過,這些小平原夾在兩個或者多個土原之間,顯得比較狹長,但風景是非常美麗的,這些川也是很多名人避居之地,可以理解為別墅。

最著名的就是位於神禾原與少陵原之間的樊川,這個地點距離京城不遠,風景也非常的美麗,是一個很好的別墅區,很多大詩人都把自己的別墅放在這裡了,當然,這個時代的別墅也是比較簡陋的,基本都是草木結構的房子,其中,泥草房子是最多的,因為這種型別的房子成本比較低廉,便於進行建造,而磚石結構的房子就太貴了。

在黃土高原最不缺的就是黃土,樹木和草木也很多,在風景好的城外,搭建一座很普通的別墅太容易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