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章 剛性吊橋(1 / 2)

小說:盛唐不遺憾 作者:朕御山河

李豫在看了李安繪製的設計圖之後,整個人頓時都不好了,表情顯得頗為複雜,在他的眼神之中,有喜悅的神『色』,也有尷尬的神『色』,甚至還有些許不滿和無奈。

他微微嘆了口氣,看著李安說道“早知道李侍郎畫的這麼好,我就不畫了,白白浪費大半夜的時間。”

說完捂住嘴巴,以儘可能的控制自己不打哈欠。

聽了李豫如此說話,李安忍住了沒笑出來,作為堂堂的皇長孫,李豫花費了大半夜的時間,居然就畫出一幅塗鴉,這實在有損名聲,若是把這幅圖傳出去的話,只怕李豫的威名就要大打折扣了。

“哈哈!怎麼能說是白白浪費時間呢?至少,在畫圖的過程中,廣平王應該已經深入思考過地下停車庫的問題了,不是嗎?”

李安笑著說道。

終於得到李安的一些認可,李豫的嘴角『露』出了一絲笑容,如此,他這一夜就沒有白費,而且,李安說的也是事實,他經過一整夜的思考,確實是大有收穫的,有很多之前沒有想過的問題,經過昨夜的繪圖,他都想到了,甚至為此還翻閱了一些書籍,瞭解大唐長安城最近十幾年來的人口變遷,以及消費群體的變化等等。

對於修建地下停車庫的必要『性』,也有著越來越深刻的認識,只是由於專業『性』知識的缺乏,讓利於對於設計具體的地下停車庫沒有頭緒,所以,在繪製圖紙的時候,不知道該如何標註,只能是簡單的畫個長方形的地道,然後在其中開幾個口子,寫了需要的各種建築材料,估算成本等等。

“李侍郎說的是,昨夜本王想了很多,也查閱了很多書籍,確實有很大的收穫,最近這些年,長安城的人口增加了兩三倍之多,有車的人也是越來越多了,京城的道路通行壓力比前些年大了很多,通行壓力倒還是其次,最主要的是停車難的問題,是越來越嚴重了,已經到了必須要解決的地步了。”

李豫開口認真的說道。

李安高興的說道“廣平王能專門為了這個計劃去查資料,真是大唐之幸,這些圖紙就交給你了,剛才研中心傳來訊息,萬里傳音計劃又遇到困難了,還得去處理啊!”

說完一臉無奈的苦笑道。

李豫接過李安繪製的設計圖,同時也拿回了自己畫的塗鴉,淡淡的說道“大唐讓李侍郎受累了,日後但有需要本王幫忙的儘管開口,本王這就回去與部下研究地下停車庫一事,告辭了。”

李安也不便挽留,親自把李豫送出門外,然後稍微喝了口茶,便出前往研中心了,那裡正在進行的萬里傳音計劃,才是李安最為重要的工作內容,這對日後大唐帝國的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李豫雖然得到了李安的圖紙,但對於這種在大唐完沒有先例的地下停車庫計劃,他必須非常慎重的與心腹屬下仔細的討論和研究,必須要把計劃所能遇到的各種困難部考慮進去,任何一個小的失誤都不能有,否則,不但他揚名立萬的機會沒有了,甚至,會永遠的被貼上失敗者的標籤,而一個無能且失敗的皇孫,比如是很難有前途的,甚至,他的無能還會導致他的太子父親也被牽連。

部分大臣會以太子愚鈍,其子更愚鈍為藉口,要求皇帝撤掉太子,換一個聰明一些的太子。

這個在晉朝的時候就已經有先例了,晉武帝司馬炎的兒子晉惠帝司馬衷是一個傻子,智力比普通人差了很多,這讓司馬炎很是苦惱,想要撤換太子,重新選擇一個聰明的兒子做皇帝。

但這個笨蛋司馬衷的兒子,也就是司馬炎的孫子卻格外的聰明,這讓司馬炎看到了希望,就算自己的太子兒子不行,但孫子的智商水平夠高,如此,大晉帝國的未來還是很有希望的,這樣就沒有廢掉自己的傻子太子,而群臣為了能更好的控制政權,也願意讓一個傻子來當皇帝。

也就是說,若是司馬衷的兒子也同樣比較傻,那他的太子之位就保不住了,當然,對於大晉帝國來說,他的太子之位保不住,或許是一件好事。

而李亨由於擔心被人指責別有所圖,一直像烏龜一樣的躲避,任何有水平有能力的事情都沒有幹過,雖然相比司馬衷還是相對聰明的,但也高不了多少,至少,在很多人看來,比李亨聰明的皇子,還是大有人在的。

在這種情況下,李豫的表現就非常重要了,只要他能展現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較強的組織能力,那麼,他就能夠為自己的太子父親多爭取一些名望,從而讓那個皇帝更加沒有廢黜太子的理由。

李豫還需要忙活一陣子,才能向朝廷向皇帝提出建設地下停車庫的建議,而李安建設驪山養殖基地,卻幾乎可以很快開始實施,畢竟,李安所選擇的驪山山谷,是一個很不起眼的旮旯,而李安的地位又比較的高,只要提出要建設養殖野生動物的研究『性』基地,那麼,就沒有任何人會橫加阻攔。

批示『性』的檔案很快就下了,而李安在得到檔案許可之後,立刻就讓管家帶著一百多人的施工隊伍進入了驪山,同行的還有幾十名士兵,他們主要負責安保衛工作,在驪山深處,各種野獸還是不少的,萬一這些施工人員遭遇野獸襲擊,那就不好了。

修建基地需要很多材料,比如木材,磚塊,混凝土,鋼鐵等等,其中,木材這種材料是山谷本身就有的,但為了保護山谷的生態環境,李安決定不動用山谷的任何一棵樹,所有的木料都從市場上購買。

養殖區,住宿區,糧食儲備區,種植區,瞭望塔樓等等,都非常清楚的標註在地圖之上,一百多名工匠,只需要按照各種圖紙所標註的資訊進行建設就可以了。

在長安城的內部,因為所有的民用建築都不能過皇宮的城牆,所以,真正高大的建築是幾乎沒有幾個的,除了大雁塔這些另外,普通老百姓的房子,能有三層就不錯了,四五層的房子都是在遠離皇城的京城南部區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