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小說:盛唐不遺憾 作者:朕御山河

自動磨盤對於李安來說,也算不上什麼偉大的明,不過,這東西普及之後,會極大的提高麵食工坊的勞動效率,之前磨面需要二十人的,以後只要五六人就夠了,之前需要十個人的,三四人就夠了,可以極大的減少用工需求,更可以減少牲畜的使用,讓牲畜不必如此遭罪,畢竟,轉磨盤對於任何動物來說,都是一件極其痛苦的事情,每天圍著一個點在不停的轉圈,這種感覺有多痛苦,只有經歷過這種運動的人才會明白。

這也算是給辛苦為人類貢獻了千萬年的牲畜一個福利了,在自動磨盤普及之後,就再也不會有人願意用牲畜磨面了,至少,從成本的角度去考慮,用自動磨盤會更加的划算。

當然,這樣做也有一個壞處,那就是要有好多工匠會面臨失業的危險,在引起自動磨盤之後,因為對磨面這個工序的人工需求大大降低了,多出來的人工是肯定要被辭退了,這樣一來,這些被辭退之人就失業了。

不過,歷史的車輪是不能逆轉的,技術進度也同樣不可阻擋,不能因為這個自動磨盤出現之後,威脅了眾多工匠的飯碗,就不明這項技術,否則,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何進步,如何變得越來越強大。

在明自動磨盤的時候,李安主要考慮的是如何提高磨面的效率,至於提高效率之後,部分勞動者被淘汰的情況,李安就不能考慮這麼多了,否則,處處畏畏尾,就什麼事情都幹不了了。

大中華後世被人欺辱的原因,就是因為所有的物產都是人工製造的,而洋人差不多的商品,卻都是用高效率的機器生產的,效率是人工的幾十倍,質量甚至比手工的還要好,如此,只要不是傻子就都會去買洋人的物美價廉產品,而不會去買自己同胞的產品,從而會造成本國手工業的徹底凋敝,進而引起整個國家的衰弱,最後被外敵所欺辱。

比如造針是一門很耗費精力的手藝,製造一根針需要花費很大的精力,成本自然不低,售賣的價格也低不了,最關鍵的是造出來的針的個頭還不小,根本就不是太好用的東西。

按照天工開物的記載,古人造針需要先將鐵塊捶成小細條,在鑽有小孔的鐵尺中把鐵條用力拉過,從而讓細鐵條變成了一根鐵線。

然後,根據需要將鐵線逐村剪斷,一端挫扁,一端錘扁。在錘扁的那端作為針鼻鑽上孔,並且打磨平整,就出來了針的初步形態。

當然這還是半成品,需要進一步製作,讓人想不到的是,古人接下來把這些針當作菜放到鍋裡,慢炒,而且是用細火,再加上土末、豆豉、松木灰等“佐料”。這些“佐料”的量要把針覆蓋住。

炒完之後,還要蒸,蒸的時候,要將兩三根針頭留在外面。等到外面的針頭能夠用手捻碎時,就不用再蒸了,起鍋。還要最後完成一道工序,淬火。這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因為淬火決定了針的軟硬程度。

現在我們用的針放久了就容易生鏽,但是用這種傳統工藝製作的針,就不易生鏽。但是,因為成本很高,所以傳統工藝製成的針最終失去市場,因為老百姓都很窮,誰會去花高價買這些玩意呢?而洋人做的針都是用機器批次生產的,製造的效率遠遠過手工製造的針,而且,洋人機器做的針還可以做的更細更短,更加的符合繡工的需求。

尤其是對於一些名貴的刺繡來說,細針越小做出來的效果就越好,所以,洋人的廉價針進入華夏之後,本土生產的針就再也沒有市場了,從事這個行業的工匠也都漸漸的轉行不幹了,只要沒有足夠的利益,任何工作都是沒人願意幹的,工匠也是人,也是需要養家餬口的,沒有利益的情況下,工匠只能選擇轉行。

也就是說,你考慮工匠的利益,不去明可替代人工的機器,也許暫時可以保護工匠,但別人可未必會這麼想,當別人提前明瞭這個機器之後,就會大量生產更多更好的產品,如此一來,你的好心就辦了壞事了,若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是這種太過於愛民如子的人,那就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悲哀,早晚會被外敵入侵的。

另外,雖然自動磨盤的出現,會讓好多從事人工拉磨的人員失業,但大唐的工作機會是很多的,這個職位被淘汰了,可以換一個職位的,這個工坊倒閉了,可以去別家的工坊啊!只要不是太過於懶散的人,總是會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的。

還有就是隨著李安明的機器越來越多,開闢的行業持續的擴大,日後對人力的需求還是很高的,龐大的人口需求完全能夠為整個大唐的老百姓提供充足的工作機會,甚至,在人員逐步緊張之後,還需要從周邊諸國引入人口,以彌補人力資源的不足。

當然,就目前的情況看,人力資源還是相對比較充足的,在大唐廣大的農村地區,還有大批次的農民,這些農民就是非常好的後備勞動力資源,隨著這些農民一步步的進入城池,便可以很好的解決城池工坊勞動力缺乏的難題。

不過,隨著大唐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周邊諸國的老百姓開始心向大唐,好多老百姓都想方設法的進入大唐境內,以為自己謀取更好的生活。

剛開始來大唐的都是搞貿易的商人,而隨著商人把大唐的富有情況傳播出去,好多普通的老百姓,也開始進入大唐境內,其中,進入京城長安城的外來人口是最多的,蜀中的府也有很多,東南沿海一帶,也有不少,總之,這些外來者,選的目的地是大唐的長安城,然後便是離他們最近的大唐繁華都市了。

比如西南一帶的外族百姓,大部分都願意去蜀中的府謀生,東部海島的外族則喜歡在揚州一帶定居,而南部海島諸國的百姓,則更喜歡廣州和崖州一帶,總之,越是繁華越是距離他們比較近,他們就越是喜歡。

對於這些外來的老百姓,大唐朝廷自然是不能拒絕的,只要這些外來的老百姓,能夠更好的服從大唐朝廷的律法,老老實實的工作和生活,就一定會得到大唐朝廷的認可,從而世世代代的生活下去。

畢竟,評價一個帝國強大與否的一個很重要的指標,便是這個帝國的人口規模,規模人口越多,這個帝國的力量自然就越是強大。

雖然自古一來,人口少的小國擊敗人口大國的事情屢屢生,但這並不能說明人口多少與國力無關,那隻不過是特殊情況罷了,人口眾多在任何時代都是極大的優勢,華夏後世的強勢崛起,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人口的爆炸性增長,龐大的人口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充足勞動力,提供了一個龐大的市場,還提供了強大的後備兵員,總之,好處實在是太多了。

至於限制人口,那是因為擔心人口增長太快,過了資源的承載能力,造成土地供養不起的災難,如此,那就非常的可怕了,不過,這些不是李安需要考慮的,大唐的人口密度並不高,就算再增長一百年,也不會過資源的承載能力,完全不用擔心資源承載不了這麼多的人口,紅薯和土豆這些耐寒耐貧的高產作物都弄來了,還怕老百姓餓肚子麼。

自動磨盤還在不停的磨面,旁邊的幾名工匠在忙著往裡面加入泡好的黃豆,兩個工匠輪流加豆,還有幾個人在旁邊看著,以防止機器出現什麼異常。

李安待了一刻的時間,對機器的情況瞭解的差不多了,於是就離開了,過些日子就要去朔方玩啥了,在這之前,李安必須要做好充足的準備才行,好多該帶的物品都是要帶齊了,一樣也不能缺。

衣食住行這些都不算什麼,很輕鬆的就能搞定了,安全問題要尤其注意,北方馬賊猖獗,要是落到馬賊的手裡,那就非常的不妙了。

所以,為了避免遇到馬賊的時候打不過,李安必須要多造一些子彈和槍械,隨身帶在身上,若是遇到危險,啪啪啪的幾槍,就可以幹掉對自己有威脅的敵人,從而更好的保護自己的安全。

輕便的手槍至少要帶上兩把,子彈隨身一百就足夠了,剩下的放在車輛裡就好,長槍一支就夠了,多了也沒有必要,攜帶也不是很方便。

有了這個殺手鐧的自保神器,李安北上朔方就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了,絕對不會被馬賊威脅的,而且,隨身攜帶的槍械是最後關頭才會使用的,估計都用不上。

除此之外,李安還打算把剛剛新造出來的電報機運到朔方去,這樣一來,李安就能夠及時的與京城方向聯絡了,研中心或者朝廷有什麼事情的話,也可以及時的知道。

因為李安此時研出來的電報機都是有線的,鋪設一條線路不是那麼容易的,必須提早進行部署,也就是說,李安此刻就要開始部署,先取得朝廷的同意,然後迅的把其中一臺新的電報機運輸到朔方的府靈武城,還要調動大量的人口,沿著鐵路線建設電線杆,把線路延伸過去。

因為這個工程幾乎沒有什麼難度,只要動用足夠多的人力,便可以很快的把這個工程弄完,而李安是有調動大批工匠的權利的,只要一聲令下,讓大批工匠分段鋪設電線杆,估計,用不了半個月,上千裡的電線就能夠鋪設完成。

按照李安的設想,一千多里的路程,分成一百個施工小組的話,每組負責的長度也就十幾裡而已,一天鋪設一里路,十幾天的時間也鋪設完了。

按照一里路架設十個電線杆的密度來計算,一組至少需要二三十人才能忙得過來,如此一算,一百組就需要二三千人,再加上運輸原材料和總體指揮的人馬,總計參與的人力,肯定會過三千人,這不是一個小數目,但李安完全有權力調動這麼多的人力,僅僅研中心就有好幾十萬人,調動三千工匠還不容易,至於朝廷方面的事情,李安自然會去協調的。

自從年前把新研的電報機獻給皇帝,這兩個寶貝疙瘩就被皇帝視為珍寶,過年的時候,皇帝幾乎每天都會給洛陽城方面電報,問候那裡的大臣,並及時得到洛陽城大臣的反饋,這種瞬間就能傳遞訊息的機器,讓皇帝欣喜萬分。

而李安也沒有閒著,在獻上最初的兩個電報機之後,又讓麾下研中心的工匠進行加班加點的製造,過年的假期都沒有休息,一個批次就造了三臺,而且,比之前的兩臺還要好一些,主要就是外形更小巧了,只有之前的一半大小,這是個很不錯的進步,已經很讓李安滿意了。

之所以如此著急的加緊製造,就是因為皇帝下了旨意,讓李安多造多研,儘快讓大唐更多的城池用上電報機,如此,皇帝治理天下就方便太多了,行政成本將極大的降低。

至於無線的電報機,最多半年的時間,李安就有信心能夠搞出來,到時候,那就更加的方便了,也用不著動用大量的人力進行鋪設電線的工作了,成本節約的可不是一星半點,當然了,已經鋪設的電線是肯定不會浪費的,日後電話機出來的時候,也是能夠用得上的,先鋪著再說就是了,而且,就可靠性來說,有線的肯定比無線的要可靠的多,無線的容易被幹擾,若是有很多山體的阻擋,訊號大概就傳遞不到了,而有線的就不同了,只要線路不被破壞,那就一定能夠把訊號傳遞到位,絕對不用擔心訊號被幹擾的情況生,甚至在無線電極為達的後世,還是有人選擇在海底鋪設電纜的,因為鋪設電纜的可靠性更高。

喜歡盛唐不遺憾請大家收藏盛唐不遺憾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