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章(1 / 2)

小說:盛唐不遺憾 作者:朕御山河

大唐帝國在快走向繁榮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問題是很多的,有太多的矛盾暴露了出來,而有好多矛盾解決起來頗為不容易,讓朝廷的諸多大臣苦惱不已。

交通問題就已經讓相關的衙門焦頭爛額了,而因為住房短缺所引起的問題,則更加的棘手,貧富差距已經大到足以讓很多老百姓鋌而走險的地步,而部分權貴的為富不仁,隨意欺壓普通百姓,則進一步激了社會矛盾,讓很多大唐百姓產生了仇富的心裡,而擁有這種心裡的人多了,對於大唐的繁榮穩定必然會有很大的危害作用。

對於這些存在的問題,自然不能聽之任之,必須要想辦法解決才行,可有些問題是之前沒有遇到過的,現有的朝廷衙門很難進行處理,也很難處理的好,所以,真的是很棘手。

因為處理不好管轄範圍內的各種矛盾,不少衙門內的衙役都急的如熱鍋上的螞蟻,甚至有不少因為壓力太大而辭去這份工作的,當然,也有一些脾氣不好的衙役,直接用暴力手段來處理各種社會矛盾,這在表面上,好像是你真的快解決問題了,可實際上,卻引起了新的矛盾,也就是部分百姓對衙役的仇視和怨恨,甚至引了頻繁的衝突。

儘管科技頗為重要,但李安對於這些現象也同樣極為關心,因為只有大唐的老百姓都過上了安定的好日子,李安才能安心搞研究,否則,若是不關心這些,萬一有一天,大唐陷入混亂,那李安搞的這些高科技就毫無意義了,甚至搞出的武器,會成為暴亂分子的幫兇,那豈不是糟糕透頂了。

對於如今蒸蒸日上的大唐帝國來說,外敵的威脅已經不足掛齒,根本撼動不來大唐江山,誰敢來侵略那就是找死,但內部若是出現問題,那就非常危險了。

古語有言,國恆以弱滅,而漢獨以強亡,強大的大漢王朝是任何外敵都撼動不了的,但卻最終亡於內部的人民大起義,以及之後的軍閥割據。

而大唐目前也是極度強大,同樣也是外敵撼動不了的,眼下能夠滅亡大唐的,就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內部出現嚴重的問題。

這個內部的問題,既有可能是大臣和將領的叛亂,也有可能是皇子爭奪江山,還有可能是老百姓不堪生活困苦,而動大規模的起義和暴亂,甚至還有別的什麼情況,總之,一定是內部出現了問題,才有可能導致大唐的敗亡,外部的問題即使再嚴重,也不會導致大唐的覆滅。

所以,對於內部存在的各種問題,李安是極為重視的,不能因為自己主要負責科技這一塊就忽視對內部問題的重視。

大唐在急繁榮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是之前的很多時代都沒有遇到過的,所以,根本就沒有絲毫的經驗可以用來借鑑,很多時候只能是摸著石頭過河,一點一點的積累經驗,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犯很多錯誤,也會時不時的碰個頭破血流,而李安是有經驗的,對於大唐帝國目前所出現的各種問題,李安會有更好的解決辦法,而且,李安的職位較高,說話也有影響了,正確的見解可以很快得到認可,然後開始實行。

對於交通的干預,是李安做的最多最成功的,在幫助李豫設計地下停車場和地下通道之後,大唐的部分繁華區域的交通,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之前的堵車情況得到了極大的改善,這讓很多老百姓大為滿意,同時,朝廷也透過了新的決議,準備修建更多的地下通道,之後,像糞車和大規模商隊都要走地下通行了,尤其是在人流量較多的時間段,大型商隊是肯定禁止在大街上穿行的,只要讓他們走地下,便可以極大的減輕地面的交通壓力,讓大唐的交通狀況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緩解。

對於住房的干預,則在於李安明瞭多層水泥建築,動輒四五層的樓房容納了更多的貧民,讓更多來京城謀生的老百姓有了居住的場所,若非有李安如此重要的明,京城的住房問題會更加的嚴重,而就目前的情況看,建設了如此多的多層水泥建築,還是難以滿足京城人口對於住房的龐大需求,住房矛盾仍舊頗為嚴峻。

而隨著多層樓房的逐步普及,很多新的問題也出現了,之前最多是木質兩三層樓,從上面摔下來也未必能把人給摔死,可如今動輒四五層高的樓房,從上面摔下來必然是重傷,甚至是丟掉小命,這還不算什麼,還有一些素質很低下的人,總是喜歡從樓上往下扔東西,扔的時候根本就不看樓下是否有人,而在這種情況下,就很有可能會誤傷路人,這種情況在京城周邊已經生很多起了,造成了很多流血傷亡事件,給老百姓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苦難,很多老百姓對此是深惡痛絕,可這種事情總是無法禁止,甚至,根本就找不到兇手。

遇到這種情況,衙役也是極為頭痛,最後只能讓所有嫌疑人共同負責,每個人出點錢來賠償受害者,可這引起了絕大多數人的抵制,因為絕大多數人根本就沒幹這個事情,自然覺得自己很冤枉,而既然自己是冤枉的,那又怎麼能甘心去賠償受害者呢,總之,鬧出了很多亂子,最後根本就執行不下去,受傷的人就只能自認倒黴了。

如此棘手的問題,就算是讓李安處理,也能把李安給愁個半死,這種事情確實是非常不好處理的,稍微有一點處理不到位的,就有可能會引起很大的亂子,而幹這個工作的衙役,那是真的非常的辛苦,而隨著京城的人口激增,這個工作會變得越來越辛苦。

既然出現了問題,那總是要解決的,不能讓事情一直存在下去,否則矛盾會越積累越多的。

從很多次破獲的案件分析,孩童亂扔東西的比例是最高的,有過一半的高空拋物都是不懂事的孩童乾的,還有一些是故意這麼幹的,甚至有多名孩童聚在一起,看誰能砸中下面路過的行人,誰能砸中就說明誰最牛逼最厲害,從而會得到別的孩童的佩服,這種情況的出現,反應出了大唐孩童的素質還是普遍低下的,必須要透過更高質量的教育,來讓他們明白這種行為是非常錯誤的,是一種極為可恥和沒有素質的行為。

目前的京城範圍內,別說高質量的教育了,很多貧民的孩子,根本就享受不到教育的權利,他們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註定了悲慘的命運,他們難以獲得很多最基本的教育機會,在成年之前,他們所能做的唯一事情,就是與同齡的孩子在一起嬉戲打鬧,時不時的惹點事兒,給家長添點堵。

這些沒有得到教育機會的孩童,會存在很多問題,第一就是由於長輩忙於工作,他們不能得到很好的教育,會做出很多壞事,會很容易被用心不良的人給帶壞,從而成為整個社會的公害。

其次,由於得不到教育,他們將來所能從事的工作,就只剩下最辛苦的底層工作了,這會讓他們的一生都極為艱辛,只能算是生存,而不存在所謂的生活,更更別提旅遊和享受生活了。

還有很多方方面面的問題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所以,這麼多的貧民孩童得不到應有的教育,這是非常不正常的,是必須要儘快改變的現狀。

因為自古以來,教育都是少數人才能享受到的權利,絕大多數普通老百姓,是沒有機會得到文化教育機會的,所以,對於教育的普及,朝廷的很多官員並沒有那麼的上心,甚至有很多官員認為,文化教育並不需要讓太多的人享受,普通幹體力活的老百姓,只要有力氣幹活就行了,實在不需要去學習文化,這完全是在浪費時間。

而像李安這樣為普通老百姓鳴不平的人,實在是太少了,所以,普及的教育一直沒有獲得批准,不過,此刻,李安還想繼續努力一把,說服朝廷的那些反對者,打消他們的疑慮,讓他們同意推廣普及性的教育。

大唐的教育界人才,自然大部分都在國子監,而李安既然要管這個閒事兒,自然也必須要去國子監,之後,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和算學的相關單位,是都要去走一遭的,但國子監代表了權威,是大唐的最高學府,若要說服朝廷普及教育,自然要先過國子監酸儒這一關了。

國子監的大門非常氣派,這裡是大唐的最高學府,自然不能寒酸了,而裡面的學生,則清一色的都是貴族子弟,只有貴族的身份才能進入這所學堂,這體現了朝廷對貴族的重視。

這所最高的學府裡面,有貴族學生三百人,還有負責教育他們的教師二十四人,總體規模是真的不算大,與後世動輒幾萬人的大學堂相比,那簡直是太小了,不過,這也算是很正常的事情,畢竟,大唐這個時代,能夠享受教育的只是少數人,而後世的普及教育時代,所有人都可以上學,生源相差何止百倍千倍,學堂的人數自然是呈幾何數量級遞增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