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小說:盛唐不遺憾 作者:朕御山河

平康坊這裡的繁榮,充分證明了一點,那就是一個城市的繁榮,靠的絕不僅僅是富裕階層,普通老百姓的貢獻同樣不可或缺,若是沒有普通老百姓的加入,任何繁華街道都會瞬間變得門可羅雀。

這似乎也能反映一個問題,那就是在貧富差距嚴重的帝國,真正富裕的貴族只是少數,也就是能夠進入平康坊兩側店鋪消費的都是少數人,而若要充實整個街道,讓街道行人來往熙熙攘攘,這就離不開普通的老百姓了,而街道能夠吸引普通老百姓的,無疑就是在街邊擺小攤的小販了。

當然,若是這些在街道上擺小販的小販過多的話,會造成交通的嚴重擁堵,甚至是寸步難行,如此,富裕階層想坐車過來享受都難以做到,在這種情況下,自然要進行一定程度的控制,讓街道維持一定數量的小販,這樣,既能夠讓街道熙熙攘攘,同時,也不會出現太嚴重的擁擠狀況,擁擠度如何把握,這個自然有相關的衙門負責。

比如,平康坊街道上,有很多小販是禁止進入的,比如賣農具,賣種子,賣傢俱的都不行,而賣糖葫蘆,賣烤紅薯,賣混沌生煎這些小吃,還有各種小飾品脂粉之類的就可以擺攤,數量方面會進行一定程度的限制,每一個小販每天都在固定的位置,攤位錯路有致,再加上行人的襯托,讓整個街道看上去既滿足了熱鬧,同時,也不會擁擠的難以通車。

有錢的貴人過來享受,基本都是上酒樓青樓裡瀟灑,尤其是坐在二樓三樓的視窗,一邊品嚐美味談天說地,一邊欣賞外面的熙熙攘攘人群,而普通人過來,一是為了感受這裡的繁華氣息,順便,也能買點小吃嚐嚐,還能買點小飾品,胭脂水粉啥的,這無疑是非常讓人快樂的事情。

三層樓並不高,視窗距離地面最多也就七八米的樣子,所以,臨近街道上行人和小販談話的內容都是能夠聽得見的,談話稍微大點聲都能聽得很清楚。

這不,一名不足兩歲的孩童,一隻手指著前方的糖葫蘆,然後嚶嚶的哭泣,這哭聲聽得非常清楚,而孩子哭泣的原因,也非常簡單,就是想吃糖葫蘆了,只要抱著他的大人把糖葫蘆買了,這個孩子就不會繼續哭了。

不過,大人並沒有答應孩子,而孩子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自然哭的更兇了,哇哇的大哭,無休止的大哭,並很快引起了路人的不時回頭圍觀。

路人的表現各不相同,有的嘴角掛著笑意,覺得很開心,或許是覺得孩子都是這個樣子,看到好吃的不給買就鬧,引起了自己的共鳴,自己的孩子曾經也是這個樣子的。

也有的路人表情木然,看不出在想什麼,或許已經看多了這種場景,比較的麻木罷了,當然,也有一些眉頭微蹙的路人,或許是覺得這個家長太不近人情了,一串糖葫蘆都捨不得買。

還有路過的孩童,一邊舔著手裡的糖葫蘆,一邊怔怔的看著哭泣的同齡孩子,或許心裡還有一絲小小得意,他們的家長已經給他買了糖葫蘆了。

這種情況下,被圍觀的家長,自然不會覺得很舒坦了,拿起手掌便在小娃娃的屁股上一連打了很多下,打的小娃娃哇哇直叫,哭的更傷心了。

“哈哈哈!”

小娃娃被打的哇哇叫,周圍的人卻笑了,這可不是幸災樂禍,而是看的太多了,覺得小孩子挺可愛的,孩子的哭聲並不難聽,聽著讓人快樂,甚至,有些人就喜歡聽嬰孩的哭泣聲,這種快樂是建立在孩子痛苦的基礎上的,是不太好,可也無傷大雅,畢竟,孩子的哭泣來的太容易了,甚至,只是因為家長沒給買糖葫蘆就哭泣,這種委屈能大到哪裡去,只會讓人覺得可愛,一笑置之。

“哈哈哈!還是孩子好啊!想哭就哭,委屈了就哭,一點也不用掩飾。”

李安笑著說道。

這算是孩子的特權了,成年人想要哭泣的話,必須要有充足的理由,否則,無緣無故的哭泣,是會被人嘲笑的,自古華夏就有一句話,說的是男兒有淚不輕彈,甚至,遇到了傷心的事情,也不能輕易哭泣,要儘可能的忍著,似乎只有忍著不哭,才符合一個大男人的特質,才是一個鐵血漢子,才值得眾人敬佩。

受傷了不能哭,就算斷胳膊斷腿也要咬牙堅持,堅持,再堅持,若是地位高的話,就更加不能隨便哭泣了,就比如現在的李安,不論遇到什麼事情,都不能輕易哭泣,否則,那就太丟人了。

但有的時候又必須要哭,就算沒有眼淚,也要想辦法讓自己有眼淚,比如至親去世,皇帝駕崩,都是必須要哭泣的,至少也要擠出幾滴眼淚。

古代對忠孝是非常看重的,不忠不孝是會被世人唾棄的,忠指的自然是皇帝,而孝指的就是長輩親人了,所以,當皇帝和親人長輩過世的時候,是可以哭泣的,除了這些少數情況之外,平常的時候是不能哭泣的。

李豫點頭道“說的是啊!孩子就是孩子,不給買點心就哭鬧,活得自由自在,看這個小子,哭成什麼樣了,滿臉都是淚啊!哈哈哈!”

“可人總是要長大的,像這個能胡鬧,自由自在的年紀也就幾年而已,稍微大些就要受罪嘍!”

李安若有所思的說道。

其實,在大唐,孩子還算不上受罪,比後世的孩子要幸福多了,競爭的壓力也不大,富貴人家的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就會入學讀書,而窮人家的孩子到了同樣的年紀,就會幫忙料理家務,都不會很自在,而現在,隨著李安強行推動教育事業的展,窮人家的孩子與富貴人家的孩子一樣了,到了一定的年紀都要入學,都要去學習文化知識,再也不能自由自在的玩耍了。

後世的情況也是一樣,到了一定的年紀就要入學,但競爭的壓力遠遠高於大唐這個時代,因為那個時代的所有人都是公平競爭的,所以,競爭自然是極為激烈的,很多孩童的家長為了將來自己的孩子能夠越別人家的孩子,獲得更好的生存條件,從很小的時候,就讓他們刻苦學習,這種刻苦學習的程度堪稱殘忍,一個只有幾歲的孩童,每天早上天剛亮就要去上學,晚上天黑放學之後,還要去補習班繼續學習一兩個時辰,回到家之後,天色都已經很晚了,洗洗刷刷就該睡覺了,然後第二天繼續如此,週末休息?這只不過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幻想罷了,週末是有的,而且,還是整整兩天,但孩子們為了不輸給別人,也是要補課的,甚至是全天補課,緊張的要命。

也就是說,後世的孩童,從幾歲開始,就已經進入了非常嚴重的競爭環境之中,學習的知識難度越來越大,內容也越來越多,壓力自然也是與日俱增,甚至,讓很多孩子早早的就得了近視,甚至,在幾歲的孩子之中,都產生了部分厭倦人生的現象,覺得人生毫無眷戀。

當一個幾歲的孩子出,別生弟弟妹妹了,就讓我一個人在這世間受罪吧!這種感嘆豈不讓人震驚,而後世出類似感嘆的幾歲孩子是很多的。

朝廷自然也看到了這種現象,所以,也出臺了很多措施,要給孩子們減負,學校的課程更少了,週末也如期放假,可是這種措施根本就沒有效果,因為將來還是要考試的,若是不努力透過課外補課的方式把知識學的更加的牢固,將來考試的時候,很有可能會被淘汰掉,如此,人生的命運就完全不同了。

所以,朝廷雖然提出了減負,讓孩子們更輕鬆的成長,但將來上更好學校,還是需要考試的,所以,家長們仍舊不敢掉以輕心,就算朝廷提出減負,但家長並不敢讓自己的孩子真的減負,反而會更變本加厲的增加自己孩子學習的時間,以期自己的孩子將來能考取更好的學校,能夠有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當所有家長都拼了老命培養自己孩子的時候,競爭的白熱化便開始了,學習的壓力有多大,關鍵取決於有多少人參與殘酷的競爭,十個人競爭一個位置,與一千人競爭一個位置,這種競爭的壓力是有很明顯區別的,當有太多的人都要競爭同樣的位置,並願意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那麼,這份競爭的壓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競爭究竟有多激烈,李安是深有體會的,在他小的時候,能考九十多分,就已經是班級前幾名了,是很了不起的存在了,而到了十幾年之後,一個班級的小學生,甚至會出現一大半的雙百,也就是說,有一多半的學生都考了滿分,這份壓力可想而知。

而到了考取學校的時候,為了拉開差距,考試的題目必然要增加難度,而若是不進行非常刻苦努力的學習,又如何能夠在難度極大的考試中獲勝呢?所以,減負不過是一廂情願的想法罷了。

除非有的孩子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就不是學習的料子,將來去搬磚就行了,能不能學的好無所謂,這樣在減負的大背景下,這個孩子就能比較快樂的學習了,童年將會無比的快樂。

不過,這是以犧牲孩子將來的生活為代價的,搬磚那可是非常辛苦的,而且,以後都用機器搬磚的話,人力搬磚的工匠是會被淘汰了,如此一來,這些沒有學好的孩子,只怕就要失業了,將來的人生道路肯定不會很順利,甚至一眼就能看到這個孩子的未來。

大唐這個時代還好,各行業都還沒有精細化,機會可謂遍地都是,一個孩子不論文化成績學的如何,都沒有太大的關係,將來是不會沒有飯碗的,最多也就是繼續處於底層罷了,無法晉升到富裕階層而已。

所以,李安覺得,大唐這個時代的孩子還是挺幸運的,他們還沒有趕上競爭白熱化的社會,就算在家種地,也能很好的活一輩子,也能娶上媳婦,不用擔心娶不起老婆而單身一輩子。

而後世的老百姓,在農村種地倒也是可以的,但種地根本就不掙錢,更不可能靠種地去城市裡買到一處房產,而城市裡沒有房產,是很難娶到媳婦的,只能被迫打一輩子光棍,這樣的日子肯定是絕大多數人都不想擁有的,而很多人就是這樣的生活,真的是挺無奈的。

李豫似乎聽懂了李安的話,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外面的行人絡繹不絕,還有一些賣糖葫蘆的小販,也在人群中來回的走著,一邊走一邊吆喝著糖葫蘆,聲調很有特色,讓人根本就聽不出喊的是什麼,但聽習慣了之後,就會知道是賣糖葫蘆的,之所以走著販賣,也許移動販賣能夠取得更好的銷量吧!李安沒有親身試驗過,所以,也是沒有言權的。

賣生煎,混沌的小攤,生意非常的不錯,不停的有顧客光顧,有坐在小桌子旁吃的,也有打包帶走的,而很多從酒樓走出的貴人,也會讓僕人去打包幾份帶走。

生煎只需要一小塊油紙就可以包裝了,非常的方便,而混沌這種小吃,卻需要用陶碗裝,所以,打包的成本是比較高的,貴人打包自然不用在乎成本,而普通的行人,若是要打包帶走的話,都是自帶大碗的,就猶如後世出門打豆漿,很多時候都是拿著茶瓶去打的,直到後來堅固塑膠袋普及了之後,才改用塑膠袋,不過,這樣真的非常不環保,朝廷並不提倡這種方式,只是老百姓為了方便,才採取這種錯誤方式的。

要說這些小販的存在,會不會影響路邊酒樓的生意呢?這個自然是沒有太大影響的,因為平康坊的酒樓都是高檔的頂級酒樓,普通的老百姓是消費不起的,沒有賣小吃的小販,這些普通百姓就不會來了,只會減弱街道的人氣。

喜歡盛唐不遺憾請大家收藏盛唐不遺憾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