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小說:盛唐不遺憾 作者:朕御山河

平康坊此時最繁華的,就是這個十字街了,已經逆轉了之前小巷子最繁華的事實,之所以如此,自然是因為十字街有一定的寬度了,十五米的寬度,保證了車輛的順利通行,也滿足小販可以當街擺攤,可以聚集更多的人氣,而那些兩三米寬度的小巷就顯得太過於狹窄了,五六米寬的小十字街同樣也比較的狹窄,難以形成氣候,上元節的時候連花燈都擺不了,如此,十五米寬的大十字街就一步步成了平康坊最繁華的街道了。

當然,這其中少不了朝廷的斡旋和眾多大商人的共同參與,一些原本將酒樓開在小巷的大商人,都改變了部署,將酒樓開在了面靠十字街的大路邊上,以利於顧客能夠更方便的乘車前來。

一般在客流量不太多的時候,街道自然是窄一些比較好,這樣便於形成熙熙攘攘的熱鬧氣氛,街道寬了反而不利,比如只有少量步行行人的街道,兩三米的寬度就差不多了,而一旦有車輛來往,則街道的寬度至少也要有五六米寬,否則兩輛車都錯不開,那還怎麼做生意,也那就很難形成更好的街道了,而隨著人流量越來越多,窄一些街道的弊端就顯現出來了,就需要更寬的街道來滿足大量顧客的需要,甚至不得不把街道重新選址,以適應新的形勢。

在李安前世小的時候,家鄉趕集的街道就經歷過一次變更,原本的街道由於道路年久失修,且道路過於狹窄,每到趕集的時候就會擁擠不堪,而且,隨著交通的便利和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更遠一些的村落百姓也跑來趕集了,這樣集市的壓力就越來越大了。

為此,鄉里的領導只能在另外的地方重新修建了一條街道,也就是新街道,這個新街道與舊街道是平行的,相距僅有一百餘步,長度也是相同的,但街道的寬度加倍了,道路也更加的平整,街道兩側的店鋪也規劃的更加整齊,甚至連綠化和路燈都有了。

因為舊的街道已經不堪重負,所以,新的街道取代舊的街道推行的還算順利,大部分擺攤的小販都搬去新街道了,但舊街道兩側的店鋪就倒黴了,他們是固定的房子,是沒法挪地方的,只能繼續堅守在那裡,而隨著擺攤小販的逐步離開,舊街道變得越來越冷清,老百姓都去新街道了,如此,舊街道的沿街店鋪的生意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慢慢的就把沿街的門窗給堵死了,讓沿街的門面房變成了普通的居住房,其實,這些沿街的店鋪之前就是普通的房屋,只是由於街道的形成,讓居住在街道兩側的老百姓看到了商機,於是就把自己家的普通住房改造成了可以用來做生意的沿街店鋪,自己做點小生意或者租給別人從中收取租金,小日子過得是翻倍的好。

而新街道取代舊街道,顯然極大的損害了這些舊街道居民的現實利益,也遭到了一些反抗,不過,這是鄉領導和廣大老百姓的一致利益,少量利益受損百姓的呼聲是沒有用的,也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力,所有人都看得出來,這些反對新街道的人,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是為了更廣大人民的利益,所以,自然不會支援這些少數人,進而讓反對者的聲音很快被淹沒了,新街道也非常順利的取代了老街道,慢慢的繁榮了起來。

當然,在這個新街道取代老街道的過程中,也產生了不少受益者,除了新街道一側的原住老百姓,街道另一側新蓋的大量沿街店鋪有好多都是鄉村各級幹部的房子,他們利用新街道取代老街道,成功的讓自己獲得了沿街的店鋪,這樣這些幹部的家人就可以利用這個店鋪做生意了,是實實在在的利益獲得者。

這便是新街道取代老街道的過程中,唯一不太公平的地方,因為領導幹部可以提前獲得情報,所以,在新街道還沒有開始動工的時候,就紛紛在新街道的一側購置土地,並立即開始建設沿街的門面居住兩用房,其中,第一層自然是門面房了,而二樓是可以居住的,甚至有一些還蓋了第三層,這樣,就多了一層可以用來儲存貨物的倉儲層了。

當然了,街道的長度還是很長的,而領導的數量很有限,所以,街道另一側空地上,領導只能分到一部分土地,蓋上屬於自己的房子,而更多的土地則被與領導關係較好的親屬和朋友佔據了,他們同樣可以提前獲知訊息,從而可以迅出手,用較低的價格將閒置無用的土地拿下,等到新街道開始執行,這些原本很廉價的土地就要大漲價了,連帶著他們新蓋房子的價格也會大漲,從而結結實實的賺大了。

面對這種情況,很多人的心裡肯定會非常的不舒服,對領導痛恨,對早一步買下新街道土地的百姓羨慕嫉妒恨,可當初這些土地要賣的訊息,他們也是知曉的,只不過他們並不知道街道要挪地方,沒看出這些要賣的荒地有什麼價值,而等到他們終於看到的時候,機會已經徹徹底底的失去了。

機會有時候就是非常的難得,就比如新街道取代舊街道,不但讓很多領導和領導的親屬獲得巨大的利益,街道另一側的原住老百姓,也佔了大便宜了,他們的房子都可以透過改造,讓普通的居住房屋變成沿街的店鋪,而這個改造的成本是極低的,在改造之後,卻能夠漲價很多,讓自己的固定資產增加很多倍,這樣的好機會一生之中都遇不到幾次。

新街道取代舊街道,讓部分百姓損失慘重,又有部分百姓撿了個大便宜,這個事情在任何時代都是很常見的,而一旦朝廷挖個運河或者修條戰略大路從某個城鎮透過,那麼,這個很普通的鎮子,就很有可能會立馬飛黃騰達,變成一個非常達的地方。

比如,後世有一個很不起眼的小漁村,就因為朝廷非常重視,在這個方向上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從而讓這個小漁村瞬間崛起,成為了可以媲美都城的大城市,簡直是眼睛一眨,老母雞變鴨,變化是在是太快了。

還有古代的大運河的開鑿,直接讓大運河沿岸的城市獲得了極大的展,好多之前並不怎麼樣的城池都獲得的巨大的展,成為了非常繁榮的城市,就比如大唐的揚州,就是因為大運河的存在而變得極為繁榮的,若是沒有大運河,這個城池絕對不可能展的如此之快,成為江南很有代表性的重要繁華城池。

而後世揚州的逐步衰落,也是因為大運河作為主要水路交通的地位在持續下降導致的,後世有航空和鐵路,還有非常完善的公路系統,從而讓水路的大運河淪落到非常次要的地位,而依託大運河繁榮起來的這些著名城市的聲望自然也就相應的降低了,繁榮程度被別的重要城市越也就在所難免了。

當然,除了交通和商業會改變一個區域之外,學區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後世的時代,老百姓都非常重視自己孩子的教育,都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人中之龍,所以,在教育方面的投資是不計成本的。

而孩子學習最重要的就是打基礎的階段,若是小時候基礎沒打牢,學習習慣沒有養成,那麼,到了高年級的時候,也就難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了,成績就會有所下降,甚至,採取各種措施都彌補不了,而小學打基礎很關鍵的一步,就是要選擇一所好的學堂,而後世學堂是按照居住地分配的,是按照學堂周邊有房子來錄取的。

這樣一來,就會有太多的人要爭搶這些好學堂旁邊的房子了,而房價自然也就是水漲船高了,那簡直就是翻倍的往上漲,用貴的離譜來形容是一點錯都沒有的。

而有些好學堂是會遷移位置的,會從老校區遷移到新校區,而遷移之後新校區周邊的房子價格,會在一夜之間漲價數倍,從而讓早一步在這裡買房子的老百姓佔了大便宜,而原先老校區附近的房子價格就會出現一定的下跌,從而損失慘重。

總之,一個人的固定房子,只要靠近商業區,交通樞紐,好的學區,環境優美的風景區,那麼,房子的價格是一定會大漲的,而若是周邊什麼都沒有,一個也不佔的話,那麼,這個房子的價值就大打折扣了,會變成不值錢的房子。

平康坊街道的遷移,必然會讓部分人受益,讓另一部分人利益受損,利益獲得者自然萬分高興,而利益受損的一方也是無可奈何,畢竟,房子外面的街道是屬於朝廷的,朝廷要在大十字街擺新街道,誰又能說什麼呢?

李安走著走著就到了十字街的中心,這裡也是最繁華的所在,十字街的繁華都在此處彙集了,繁華程度自然是加倍的。

一處賣香包的小販,引起了李安的注意,這個小販年紀不大,看上去很是單薄,穿著是男裝,可看著倒像個女子,究竟是男是女,李安一時間也看不出來,走進了之後,才現果然是個姑娘,只是一般人還真的注意不到,不容易識破這個女子的真實性別。

“小娘子,這個香包怎麼賣?”

李安輕輕走了過去,開口問道。

小娘子愣了一下,不過倒也沒有反駁,笑嘻嘻的問道“貴客若是真心想買,三百文賣你了。”

“三百文,這麼貴啊!這個香包有什麼特點嗎?為什麼值這麼多錢?”

李安開口問道。

小娘子開口回道道“客官,我賣的香包都是上好的香草,還有這香包上的刺繡,都是做的最好的,一定都是物有所值的。”

李安點了點頭,開口問道“這刺繡確實做的不錯,是你自己繡的嗎?”

“客官說笑了,這麼多香包,這哪裡來得及啊!都是鄰家的妹妹繡的,這些妹妹不但長得漂亮,刺繡做的也是極好的。”

小娘子開口說道。

“哦,原來如此,聽口音小娘子是外地人,應該是河北一帶的吧!來京城多久了。”

李安開口問道。

“客官猜對了,是河北那邊過來的,來京城快一年了。”

小娘子回答道。

“都一年了,怕也是租房子住的吧!”

李安問道。

“是的,京城房子太貴,除了租住還能怎樣。”

小娘子生意不算太好,畢竟,這種昂貴的香包,不是普通行人買得起的,只有遇到像李安這樣的富人,才捨得花錢購買,所以,她閒著也是閒著,倒也很願意與李安聊天。

“家裡幾口人,你們老家一起過來不少人吧!”

李安繼續問道。

小娘子倒也沒有迴避,她告訴李安,她們一家足有十幾口人,除了父母兄弟,還有年邁的爺爺奶奶,因為在京城只能依靠租房度日,所以,她的兩個到了婚配年齡的哥哥,都還沒有成家,這可真是愁壞了家中的父母爺奶,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誰讓他們沒有屬於自己的房子呢?連住的地方都沒有,又如何能夠娶妻生子,況且,他們一大家子十幾口人,居住在非常狹小的空間內,若是娶妻的話,那家裡的人就更多了,壓力會更大的。

這種多子多女的家庭,讓李安頗為感嘆,兩個成年子,兩個幼年子,還有三個女兒,一共生了七個孩兒,最小的一個才六歲,生活壓力不大就怪了。

而他們之所以離開家鄉,到京城這個地方來,是因為他們家鄉有好多人都來京城展了,甚至,還有混得不錯的都了大財了,他們一家受到了成功老鄉的鼓舞,便也不顧一切的跑到京城來了,只不過,不是所有人都是幸運兒,他們一家來了快一年了,也沒有大財,甚至,都有些入不敷出,別說買房定居了,就是租房都壓力山大。

喜歡盛唐不遺憾請大家收藏盛唐不遺憾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