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1 / 2)

小說:盛唐不遺憾 作者:朕御山河

長安城的巡邏官兵,在城內的部分,基本上都是步行巡邏,城外大部分騎腳踏車,為了長安城內外的衛生,也為了節約成本,馬匹已經漸漸被淘汰了,越來越多的朝廷部分,都給人員配備了腳踏車,就算是老百姓出行,也更喜歡騎腳踏車,而不不願意騎馬了,畢竟,成本擺在那裡了,沒有人願意捨棄便宜的腳踏車,而去選擇昂貴馬匹。

在大唐的長安城,目前普通馬匹的價格,大概是腳踏車的五倍,優良的馬匹那是天價,普通人是買不起的,萬里挑一的千里馬更是普通人可望而不及的,所以,普通人只能被迫選擇腳踏車出行。

至於維護成本,馬匹的維護很複雜,既要給馬匹刷洗,還要給馬匹準備水和食物,還要準備馬鞍等配套設施,萬一遇到馬匹不聽話,那簡直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馬匹受驚衝撞路人的事情,那是時常生的。

而腳踏車就不同了,維護的成本比馬匹簡單多了,只要多注意鏈條和車胎就好,別的部分一般很少會損壞,維修的成本也不高,至少,比維持一匹馬要便宜的多。

正因為馬匹的價格和維持費用比較高,所以,自古以來,都只有家境比較殷實的人家才買得起馬匹,普通的窮人家是買不起也用不起馬匹的,不論去多遠的地方,都要依靠兩條腿走過去。

現在有了這些腳踏車之後,擁有代步工具的人,也就越來越多了,老百姓的出行壓力變的小了許多,之前能用馬匹代步的人家,壓力就更小了,賣掉一匹馬就能買好幾輛腳踏車,全家出行都能方便,何樂而不為呢?

勞動人民的創造力還是很強的,自從有了腳踏車之後,各種腳踏車動力的馬車也出現了,把馬車原先的馬匹去掉,換成一輛腳踏車,以前趕車的馬伕,是坐在車頭趕馬,現在,車伕就直接騎在腳踏車上,用自己的雙腳蹬車。

當然,人的力氣是比不過馬匹的,一匹馬拉車的壓力很小,而人用腿騎車拉車廂,這個壓力就很大了,所以,車廂必須要更小,客人也要很少才行,要不然還真是騎不動。

所以,馬匹被去掉之後,車廂也進行了改進,將原本很長很大的馬車車廂,改成了很小的車廂,至於車廂的形狀,那真的是千奇百怪,什麼樣的外形都有,前車輪基本沒多大變化,而後車輪就有很多種樣式,甚至還有三個輪子的。

車廂的形狀不論怎麼改,都只能乘坐兩個人,左邊一個,右邊一個,腳下還能放點行禮啥的,頂部再來一個可以遮擋風雨的簾子,如此,一輛人力腳踏車就做出來了。

這種車輛在後世也曾經大量的興起過,實用性還是很高的,只是後來隨著動力技術的提高,這些人力的車輛就一步步的被淘汰了,然後就再也見不到了。

就大唐目前的情況看,這種最低廉的腳踏車,無疑是普通百姓最適宜的交通工具,基本上都買得起,也不會佔用太多的地盤,只需要很窄的道路就能夠通行,實用性實在太高,要不然,朝廷也不會給各個部分都配備這種交通工具。

只是相比於騎馬,騎腳踏車顯得略微有些滑稽,不是那麼威武,若是穿了厚重的鎧甲,根本就六沒法騎車,那也就只能選擇步行或者騎馬了,所以,騎馬的巡邏隊一直都存在,從來就沒有被完全淘汰過,只是比例已經大大減少,只有最精銳的兵馬才能夠騎馬巡邏。

騎馬成了有錢人的標配,現在的長安城,只要看到騎馬的人,那一準是大人物,是權貴階層,或者是服務於權貴階層的人。

普通的巡邏衙役,有腳踏車就夠了,而有些大官自然有更高的配備了,摩托就是一種非常合適的巡邏代步工具,左邊駕駛右邊乘坐,沒有什麼比這個更合適了,這種交通工具,在後世曾經非常的流行,後來被更好的汽車取代了。

但李安覺得,這種帶座位的摩托是最好的一種交通工具,來去如風,對道路的要求不高,在很窄的田間地頭也能通行,反應非常迅,是一種應該大量配備的交通工具,以用來取代馬匹。

太子乘車很快就到了十王宅,儘管是最後一個過來的,可太子畢竟身份最尊貴,最後一個過來也是沒毛病的,大人物總是最後出現,這不是禮儀之中的標配麼。

“太子殿下。”

諸王全都彎腰,向自己的太子哥哥行禮。

太子擺了擺手,看向諸王,開口說道“都不要傷心了,大兄已然薨世,節哀吧!”

“太子殿下,我們兄弟商量好了,明日一早進宮,給父皇請安。”

“太子殿下,豐王四人今日一早進宮給父皇請安,現父皇早飯都沒有吃,這樣下去可不得了,所以,我們才做了這樣的決定。”

太子聞言,看了豐王幾人一眼,點頭道“好,明日入宮之後,來別院找我,我們一起去。”

“是,太子殿下。”

太子點了點頭,走向跪在靈柩前的李俅和李儼,彎腰握住他們的雙手,開口說道“大郎,四郎,歇一會兒吧!一直哭的話,身體也受不了。”

“嗚嗚嗚……太子殿下。”

李俅年幼,還是忍不住哭了。

十王宅的傷心氛圍,怕是要持續很長時間了,在這個時期內,沒有人敢笑,只有人敢哭。

李安已經離開研中心,去了自己的莊園,這個地方距離研中心並不遠,之前屬於妥妥的城外荒地,而此刻,隨著長安城的擴大,這個莊園已經算不上城外了,周圍已經開始出現建築物,甚至還有一塊平民窟。

這裡的土地不多,但也算不少了,與別人大規模種植不同,李安的莊園就像一個研究所,什麼植物都種,各種設施一應俱全,非常的先進。

各種果樹,糧食,蔬菜都有,每一種都只有很少的量,最多的一種也不會過十畝,以保證種類的齊全,另外,這裡的土地面積雖然不多,但大棚特別多,基本上全都是大棚種植,這樣一來,就可以根據需要來調節溫度了,尤其是天氣寒冷的時候,普通老百姓只能種植很少種類的作物,而李安的莊園什麼都能種植,春夏秋冬四季的蔬菜和糧食都可以在這一個地方進行種植。

這一次的倒春寒,讓李安府邸的果樹損失慘重,但在莊園這裡,大量的蔬菜和部分矮果樹都沒有任何的損失,因為這裡的僕人已經提前做好了準備,在生降溫的第一時間,就把大棚上面的擋風稻草給蓋上了,裡面還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加溫,從而確保那些嬌嫩的蔬菜不會被冷空氣凍壞。

李安家莊園的大棚裡,最值錢的當然是夏季才該有的蔬果,這種反季節的東西因為市面上沒有,所以,這個價格自然是低不了的。

為了一年四季都能吃上西瓜,李安特意進行了培育,培育了十幾個品種的西瓜,每一種都可以在特定的月份成熟,一個月成熟一個品種,成熟期又能夠維持一兩個月,如此一來,真的就可以實現一年四季都有西瓜吃了。

也就是說,不論李安什麼時間來自己的莊園,都能吃到清涼可口的西瓜,讓自己可以爽歪歪一番。

雖說十幾個品種的西瓜佔地都不大,但因為要求不同,所以,每一種西瓜都被分在單獨的溫室大棚裡,沒有任何兩個品種的西瓜是在一起的。

而一個大棚的面積足有一畝地,為了種植西瓜,顯然不太可能專門使用十二畝地,所以,每一個西瓜品種的溫室大棚內,都還有別的蔬果,每一個大棚內的蔬果種植都是混種的,這樣還能相互促進,避免一些病蟲害的大規模生。

走進一個大棚,看著成熟的綠油油西瓜,掛在架子上的黃瓜,絲瓜,還有各種爬藤的豆類,李安的心情就非常的好。

與研究機器不同,研究農業才是最讓人賞心悅目的事情,機器都是生硬的鋼鐵,還有髒兮兮的機油,而蔬菜糧食就讓人賞心悅目多了,尤其是那綠油油的一片,實在是太美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