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1 / 2)

小說:盛唐不遺憾 作者:朕御山河

從益州城前往東女國,不論是走水路,還是走山路,路況都頗為糟糕,路不是那麼好走的,為此,大型的機動車是想都不要想了,馬車走起來都夠嗆,遇到沒法透過的路段,就只能人為的臨時修路了,比如把深坑墊上,讓車輛透過,在遇到塌方石土的時候,用工具將多餘的石頭和渣土全部清理掉,只有這樣才能讓車輛順利的透過。

因為怕麻煩,所以,很多運輸物資的商人,直接不用車輛,全部用馬匹託運,這樣透過性會高得多,遇到不好走的地方也能過去。

要說修一條好路,一切不都解決了麼,但修路是要花錢的,而且,花的還不是一星半點,需要花費很多的錢財,而因為通往東女國的沿途,並沒有太大的商業利益,花錢太多而受益不足,如此,蜀中當地官員,自然不太樂意花費很多錢財了,而朝廷也關注不到這裡的交通狀況。

但不論如何,大唐這邊的道路修的還算可以的,雖然不是很好走,好多路段都是坑坑窪窪的,但走馬車還算沒有壓力,而東女國境內的路段,那就特別難走的,經常會生馬車無法通行的情況,需要自己臨時進行處理,而東女國由於國力太弱,根本就沒錢修路,而且,他們那裡的地理條件也更加的惡劣,想要把路修好,需要花費比大唐這邊還要多的錢財才行,另外,之後的維護費用,那也是一筆不菲的支出,指望一個窮國花費這麼多的代價,這顯然是不太現實的,他們若是強行修路,會把經濟徹底拖垮的。

本來就比較貧窮,又沒錢修路,所以,東女國的展必然是非常艱難的,在風調雨順的時候,倒也怡然自得,別有一番慢生活的滋味,可一旦遇到旱災這等天災的念頭,那日子就沒法過了,就算想要從周邊進口糧食,都會因為道路太過於險峻而大大削弱效果。

在蜀中同樣經濟困難的時候,倒也沒啥問題,反正大家都是如此,大家都會因為吃不飽而餓死人,而隨著蜀中地區的經濟越來越好,情況就生了變化,蜀中遇到旱災,有朝廷進行支援,而東女國卻很難得到支援,有了支援也不容易順利的進入。

如此,他們才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選擇歸順大唐,做大唐的州郡之後,他們的日子會變得好很多,只要平坦的道路一修通,東女國與蜀中就連更快捷的進行聯絡了,各種繼續的物資,也能更加容易的被運輸進去,東女國的特產,也能更快的被運輸到蜀中販賣。

益州城人口眾多,利益自然也很大,在汶水分佈的五個碼頭之中,每一個都能停泊至少五十條商船,最大的一個停泊三百條以上都是沒啥問題的,汶水裡的船隻也不大,三百條其實也佔不了多少地方。

最開始的時候,據說這些碼頭就是直接在河邊豎起一些木樁,讓船隻能夠停泊就行了,可隨著商船越來越多,這種做法就不太適合了,就算往兩側擴充套件,可還是容納有限,於是,就有人投資,在岸邊挖個大水塘子,並在水塘裡鋪設路面,將這個大水塘變成一個很像樣的港口,如此,就能夠容納更多的商船停泊了。

這五個碼頭,全部都是人為挖掘的大水塘子,因為所有商船都停在裡面,所以,對外面的河道不會有絲毫的影響,不會堵住河道,造成船運的中斷。

碼頭的附近有倉儲區,一些商人暫時等不到船隻,會把貨物臨時放在碼頭的倉儲區,但這是要給錢的,碼頭都是人工挖的,肯定是有組織者的,誰挖的碼頭,這個碼頭自然就是睡的地盤,如此,在這個馬頭山停靠的商船,還有所有存放的物品,自然都是要收費的,少一個子都不行,這都是規定好的。

不過,李安的船隊是個例外,儘管將士們將貨物挪到了儘量遠一點的位置,但其實仍舊處於碼頭的範圍內,若是一般的商人這麼做,馬上就會有人過來收錢,可收錢的小子一看對方這麼多人,還都是來自京城的龍武軍,那嚇得夠嗆,根本就不敢過去詢問,自然也就沒有去收錢,上頭過來巡查的一看這樣,也不敢觸黴頭,他們能在碼頭坐穩,一個是因為自己足夠有實力,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他們足夠的聰明,會審時度勢,知道誰的錢能收,誰的錢不能收,這些常年在江湖上混的人,都是賊精的,不會犯低階的錯誤,覺悟不是一般的高。

李安與一群護衛,策馬在益州城周邊瞎轉悠,看看城外的風光,益州城周邊的風光還是很不錯的,周圍有山有水,環境不是一般的美妙。

前方有一座小山,一座樹木不是很密集的小山,這樣的小山是遊覽的好去處,現在正是踏青的時節,這個時間在山上踏青的人,應該很多才對,不過,此時已經快要黃昏了,都這個點了,就算想要踏青,也太晚了一點,踏青的人也應該早就回去了。

“金牛山,這個山看著是有點像金牛,夠高大也夠粗壯,站在山頂應該能看到益州城的全貌,在城外居然有這麼個好地方。”

李安開口說道。

益州城的附近,居然有一個能夠俯視全城的制高點,這個非常好,但若是遇到戰事的話,對於守城一方來說,就不見得是什麼好事了,因為攻城一方能夠站在高處把城內的所有情況看得清清楚楚,城內有一點風吹草動都瞞不過城外大軍的眼睛,如此,對於守城一方來說,那是相當危險的。

若是派兵把手城外的制高點,則就會分散兵力,而且,城池有完整的體系,面積足夠大,是可以久持的,而制高點的防守必然條件艱苦,物資和人員的配給不會很多,一般情況下是很難真正堅守的住的,所以,城池修在高山的旁邊,對於防守來說是大忌,只是這裡並非都城,也並非面臨強敵的城池,所以,這個防守的需求就無所謂了,附近還沒有什麼力量能夠攻打益州城,完全不用考慮防守的事情。

另外,益州城不是都城,裡面也沒啥特別的隱私不能給外人所看的,普通百姓站在山頂就算看到了城內的情況也沒啥不可以的,沒有什麼好忌諱的。

而城池能夠修建在這裡,也是因為這裡緊靠汶水,城池的取水非常方便,附近的6路交通也非常方便,水路交通就更不用說了,有汶水在,想不方便都不可能,至於旁邊有座可以窺視城內的高山,那就不用考慮的,這都是小事情。

在好多山區地帶,城池附近有高山都是很常見的,甚至四周全都是高山也不少,城池在建設的時候,並沒有因為附近有高山窺視就更換位置,而是一如既往的繼續建設,在冷兵器時代,只要高山距離城池不是很遠,除了窺視之外,也沒有太大的作用。

另外,就算城池附近沒有可供窺視的高山,攻城一方也是能夠自己建造一座高山的,只要堆土就可以了,還可以建造望樓,一種比城牆還要高的瞭望裝置,站在望樓裡,也完全能夠將城內的情況看的清清楚楚的,所以,有沒有高山,對城外窺視城內,都是沒有太大影響的。

由於金牛山比較平緩,坡度並不大,所以,李安一行人很快就策馬奔了上去,在山頂上勒馬停了下來。

山頂並沒有高大的樹木,所以,站在山頂,可以比較方便的俯視周圍的一切,這種感覺真的非常的不錯。

遠處的益州城,距離山頂也就三五里的距離,這麼遠的距離,弓弩這等兵器是毫無用處的,根本就攻擊不到城池。

太陽已經慢慢下山了,黃昏已經來臨,站在金牛山的山頂,可以清楚的看到益州城內的風景,各種道路和建築都能看的清清楚楚,還有來來往往的車輛和行人,也都能看的很清楚,只是想要分辨某個人,那就不太可能了,畢竟,距離有些太遠了。

眼前的益州城很大很大,可與京城相比,那就相差太多了,不但城內的面積比不上,而且,益州城的城外基本上沒有太多的建築,顯得有些空曠,而長安城的城外都已經住滿了人,城外的居住百姓已經過城內,而益州城是完全不存在的,城外雖然也有民居,但星星點點的,數量實在是太少了一點。

“這裡就是劍南道的府了,接下來我們要在這裡度過三五天的時間,你們也都別閒著,只要沒有任務的,可以去益州城隨處逛逛。”

李安開口說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