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1 / 2)

小說:盛唐不遺憾 作者:朕御山河

李安一行人都是便裝,且攜帶大量的武器,不過,這並沒有引起商隊之人的警惕,因為這些人一眼就能看出李安這些人不是山賊,山賊是沒有這麼體面的,不論是衣著還是精神狀態,都與李安一行人有很大的不同,山賊身上所表現出來的匪氣隔著很遠就能感覺到。

而李安一行人身上所散出來的是貴氣,就算是士兵也有一種貴氣,一種明顯區別於普通百姓的貴氣,也可以說是一種傲氣,一種睥睨天下的傲氣,一種與自身實力成正比的傲氣。

這支商隊離開之後,後方趕來了一支騎兵隊伍,從聲音就能聽出是益州城的騎兵隊伍,數量還不少,足有幾百騎兵。

很快,幾百騎兵便呼嘯而至,領頭的不是別人,恰好就是楊家的三郎,也就是那名很精明的楊家家主的兒子,此刻,他麾下的騎兵基本都出來了,從裝備來看,確實是一支頗為精銳的騎兵隊伍,應該是劍南道大軍的精銳了。

這支精銳騎兵的到來,顯然是奉了命令來的,為的就是保護李安的安全,有了這麼一支精銳騎兵的存在,李安的安全問題是無憂了,就算山賊全部跑出來也不是這支隊伍的對手。

“你就是楊三郎?”

李安問道。

“是,末將就是。”

“聽說你把幾十名山賊都放跑了,有這回事嗎?”

李安開口質問道。

“有,確有此事。”

楊三郎倒也不否認,直接就開口承認了這一點。

李安笑著問道“你倒是承認的挺快的,為什麼要這麼做,不會是與山賊有所勾結吧!”

“末將豈敢,不過是有一點自己的見解罷了。”

楊三郎開口回答道。

“自己的見解?說來聽聽?”

李安好奇的問道。

楊三郎開口說道“李侍郎,末將覺得對付山賊,不能只靠圍剿,在沒有絕對把握的情況下,圍剿效果並不會太好,只要山賊不主動害人性命,不惡意劫財,還是應該以安撫為主,若能將其招安,為我所用便是最好了。”

“招安?的確是個好主意,不過,到目前為止招安幾股山賊了?”

李安開口問道。

“這個……目前還沒有招安成功。”

楊三郎緊張的回答。

“哦,原來一次都沒有成功,那依你之見,為什麼招降不了呢?如何才能招降這些害民的山賊?”

李安開口問道。

楊三郎開口回答道“以末將之見,山賊之所以拒絕招安,主要是因為有恃無恐,大塔山山高林密,山賊隱匿其中很難圍剿,我劍南道大軍主力僅有三萬,分佈也極廣,能調動過來的兵馬只有數千而已,這麼點兵馬進入大塔山之中,且不說剿滅山賊,就是現山賊都很困難,只要我官兵進山,山賊便會遠遁,等我軍撤離便重新回來,我軍兵馬不可能一直耗在山裡,山賊就是明白了這一點,所以,料定我官兵拿他們沒辦法,這才拒絕招安,官兵有紀律,哪裡會有做賊逍遙快活,而若是成功招安山賊,就必須有更多的兵馬,或者給山賊更多的好處,才能從根本上招安這些山賊。”

“困難還真是挺多的,如此說來,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山賊禍害百姓?”

李安開口問道。

楊三郎忙道“我軍官兵時常會在靠近大塔山的商道上來回巡邏,曾多次挫敗山賊打劫的企圖,也抓過一些山賊,並曾勸告山賊改邪歸正,現如今,益州城的大牢裡還關著幾十名山賊,服刑結束之後,他們便會重新做人,不會再去禍害人了,而且,他們不但不會再做山賊,還可以勸說之前的山賊同伴一起脫離山賊,另外,這些山賊也不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大部分都是普通老百姓,因為找不到活下去的路子,這才上山做了山賊,有好多山賊的本質並不壞,也不會過多的打劫山賊,只要夠自己花的就不會繼續打劫了,對付這樣可以挽救的山賊,還是應該以安撫為主。”

說了這麼多,其實,最核心的問題,還是沒有下定決心,在山裡剿滅山賊,確實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山賊也有不少確實是被生活所逼才幹了這一行的,但不論有多少理由,只要益州城的官兵下定決心,還是能夠將山賊全部剿滅的,人的決心有多大,所能產生的成就就會有多大,只要肯下定決心,沒有什麼事情是搞不定的。

同樣的兵力,同樣的武器,有的官兵一輩子都搞不定山賊,而有的人卻可以將山賊全部剿滅的乾乾淨淨,這就是決心不同導致的。

按照正常情況下,兵力不足確實非常難以搞定藏在山裡的山賊,但辦法是人想出來的,既然兵力不足,既然山賊藏在深山之中,那為什麼不想想辦法,採取更多更好的辦法呢?

若只是進山繞一圈,見不到山賊就撤離,那樣的話,任何人都搞不定山賊,對付山賊是有很多種辦法的,直接圍剿不行,完全可以採取其它的辦法,比如,安排內應混入山賊內部,從而將山賊的所有情況摸清楚,只要摸清楚山賊內部的情況,山賊所有的藏身之處,對付山賊就會容易的多了,另外,還可以採取計謀,對多股山賊進行分化瓦解,讓多股山賊進行內鬥,這樣,就可坐收漁翁之利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還可以從江湖上招募賞金獵人,每消滅一名山賊給予相應的獎勵,如此,再厲害的山賊也能被剿滅。

比如大明朝生的倭寇之亂,一大群官兵都對付不了人數很少的倭寇,一座座縣城輕輕鬆鬆的就被倭寇給攻破了,從而讓大批百姓遭受了很大的苦難,很多人被倭寇所屠戮,損失極其的慘重,倭寇問題很多年都解決不了,官兵也只能大批次的聚在一起保護重要的城池,整個大明都岌岌可危。

難道這群該死的倭寇問題就解決不了嗎?難道要讓倭寇問題一直存在下去,當然是能夠解決的,只要朝廷下定決心,放心的讓能力出眾的將領去募兵,給予足夠的財力支援,那麼,這個問題就是能夠解決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經過戚繼光的募兵和訓練,以及足夠的獎懲措施,一支強大的軍隊很快就出現了,並很快將倭寇殺得哭爹喊孃的,沒多久就解決了倭寇這個大頑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