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小說:盛唐不遺憾 作者:朕御山河

大唐的部分核心區域,已經變得非常繁榮和富庶了,用富得流油來形容都不為過,但也要清楚的看到,在部分割槽域繁榮富庶的背後,同樣存在著大量貧苦的地區,尤其是周邊羈縻區的百姓,日子過的比較清苦,與大唐繁榮的大都市有天壤之別,很多百姓都掙扎在溫飽線上,吃不飽的百姓並不少,衣不蔽體的現象依舊存在,尤其是年紀小的孩童,在經濟不好的人家,乾脆就不穿衣服了。

在夏季的時候,光著身體或許並沒有什麼問題,可一旦到了冬季,身上沒有衣服是非常冷的,為了禦寒,很多百姓明瞭稻草衣服,將稻草的秸稈編織成衣服穿在身上禦寒,誰都知道稻草並不適合禦寒,禦寒的效果非常差,但是沒有辦法,百姓太窮了,沒有錢財購買棉衣,破舊的衣服穿不上,也就只能穿稻草製作的棉衣了。

還有一些百姓,會自己縫製兩層單布,在兩層單布的中間塞滿蘆花,相對於稻草和野草,蘆花的保暖效果稍微好一些,但與棉花相比還是差的太遠了,就算蘆花再厚,也沒有太大的保暖效果,相比棉花差的太多了,但比稻草要好些。

由於很多窮苦的人家都缺少衣服,所以,在冬季的時候,往往只能分批出門,並不能所有人都一起出門,誰出門誰就穿衣服,剩下沒衣服的就不出門,要等到前一個出門的人回來了之後,後一個人才能出門,而這樣對健康顯然是非常不利的。

一個健康的人,每天都是需要出門曬太陽的,身體孱弱的人,就更加需要出門曬太陽了,整天窩在房間內,會極大的損害身體健康,室內的空氣質量也不夠好,整天待在空氣質量不夠好的室內,是比較容易頭暈腦脹的。

人是大自然孕育出的精靈,是需要多接觸大自然才能健康成長的,不接觸大自然,會嚴重損害一個人的身體健康,會讓這個人變得孱弱,會很容易生病,人畢竟不能像某些動物那樣,可以在冬季的時候選擇在洞內冬眠,不需要任何的吃喝,人無法實現冬眠,每天都要吃喝,每天都需要去接觸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妙風景。

古代的百姓之所以經常性的衣不蔽體,最主要的原因是古代的生產力太低下了,為了填飽人的肚子,大部分的耕地都要用來種植糧食作物,其它的作物種植量會受到極大的限制,而棉花的種植面積上不去,就無法保證老百姓的穿衣問題,沒有足夠的棉花,就無法生產足夠的布匹,亞麻,桑樹的種植都上不去,羊毛倒是也可以製作衣服,但羊毛的產量同樣非常低,大唐主要是農耕,養殖的羊不多,羊毛所能提供的毛線,也是非常有限的,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百姓缺少衣服的現狀。

所以,要想改善老百姓的穿衣問題,最需要改善的其實是糧食的單位產量,只有糧食夠吃,才能分出更多的土地用於種植棉花等其它作物,而當市面上有足夠的棉麻等紡織材料,才能生產出足夠數量的衣服,才能徹底改變偏遠地區老百姓衣不蔽體的現狀。

現在的糧食產量已經提高很多了,大唐已經可以抽出更多的土地種植別的作物了,老百姓的穿衣問題,其實已經非常好了,在大唐的大部分地區,已經不存在百姓衣不蔽體的情況了,但在極度偏遠的地區,還存在這樣的現象。

此時,已經不是大唐衣服產量不夠的問題了,而是部分百姓沒錢買的問題,現在大唐廉價的布匹並不昂貴,真的已經很便宜了,只是再便宜的布料,那也是需要花錢才能獲得的,總不能指望商人白送吧!另外,像西部羈縻區這裡的交通又非常的糟糕,布料運進來非常費勁,還有山賊沿途打劫,從而會導致布料運到這裡之後,成本大大上升,而此地百姓的收入又極低,哪裡買得起這些布料,哪怕是最低檔的布料,那也是買不起的。

百姓收入低,外來商品價格高,本地產品賣不上價格,這些都是由於交通不便造成的,因為運輸成本大增,所以,外地的產品運進來自然要漲價,而同樣由於運輸成本高,所以,外地過來的收購商,會極力壓低本地產品的價格,要不然收購商根本就不掙錢。

就是因為交通運輸的極度落後,造成了雙向成本增加,導致了這裡的百姓只能賤賣自己產品,並高價買別人的東西。

要想改變這一切,唯一的途徑就是修路,修一條好走的康莊大道,同時,沿途各族還要聯合起來,嚴厲打擊山賊勢力,讓半路打劫的山賊無法立足,從而確保商人的安全,也能降低運輸成本。

只要運輸條件大為改善,那麼,這裡百姓就可以讓自己的產品賣更高的價錢,也能夠用更少的錢財,買到外面進來的商品,生活水平勢必可以獲得很大的提高。

現在各組都有礦產資源了,在開採出這些礦產之後,他們將其冶煉成需要的金屬,然後,就可以拿去蜀中販賣了,不過,他們為了獲得更多的利潤,是打算親自將金屬產品運到蜀中販賣的,而不是讓別人上門收貨,這樣就不容易讓別人掐住他們的命脈了,這樣可以獲得更多的自主權。

不過,各族的人口都不是很多,各自組建運輸商隊,勢必會佔用過多的人力,這樣開礦和冶煉的人力會受到影響。

有人可能覺得運輸鐵製品去蜀中,應該用不了多少人,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鐵製品屬於非常笨重的大傢伙,一次的運輸量肯定不少,不可能一次只運輸很少量的產品,沒有幾十車怎麼好意思拿去販賣。

現在道路難行,一輛貨車能運輸一千斤就算很多了,為了保險起見,運輸五百斤是比較合適的,一次若是運輸一萬斤產品,就需要二十輛車,每輛車至少需要一個人,再加上必要的護衛人馬,一行人沒有三五十個,是無法起行的。

一次運輸一萬斤都是少的,要是兩三萬斤呢?需要的人數就破百了,有好多部族本就沒有多少人,要是抽出這麼多的人力負責運輸產品,那幹活的人就沒了,而且,在山賊時不時出沒的當下,少於百人的隊伍根本就沒法保證安全,很有可能還要增加更多的人力,這樣壓力就更大了。

如此一來,最靠譜的做法就是各族聯合起來,組建一兩支聯合運輸隊伍,隊伍的人數可以更多一些,還能實現迴圈不間斷的來往西部羈縻區與蜀中地區,讓各族的產品能夠源源不斷的與外面的商品進行交換,多餘的部分可以成為閒錢,從而極大的提高西部羈縻區百姓的生活水平,也避免了人力短缺的問題。

當然了,這個是需要談判的,讓各族抽調人力組建聯合運輸商隊,各族出力多少,如何分配利益,這些都需要各族好好的談,相信他們是可以談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的,實在不行,李安也可以為他們斡旋一下,讓他們儘快達成共識,這是關係到他們所有人利益的事情,他們沒有理由不進行合作,畢竟,只有合作才能儘可能的減少他們的損失,不合作只有可能讓他們損失慘重。

李安向佔族族長和浪族族長提出了組建聯合商業隊伍的構想,兩位族長都覺得有道理,不過,對於這裡面的利益分配問題,他們顯得頗為保守,似乎有很大的憂慮,那緊鎖的眉頭說明了一切。

這些沿途部族之間的聯絡是比較少的,互相之間的交情也不深,如此,在進行合作的時候,就有很多顧慮了,會擔心談判的時候陷入僵局,或者讓自己一族損失更多的利益。

李安自然明白兩位族長內心的擔憂,不過,合作才能共贏這一點是絕對不會錯的,為了讓兩族族長明白這一點,李安只得繼續解釋,讓他們明白自己力量的弱小,若要更好的展,就必須要聯合其餘諸族,只有大家一起展,才能展的更快更好,才能規避更多的風險。

經過李安的一番解釋,佔族族長和浪族族長終於明白了李安的一片苦心,他們明確表態,會支援李安的構想,他們會主動與其餘諸族聯絡,一起組建聯合商隊,動用各族的人力一起努力奮鬥,讓自己的族人過上好日子。

界山這裡的風景頗為不錯,是一個陶冶情操的好地方,附近山高林密,各種自然資源應該不會少的,各種野味也不會少。

鎢鐵冶煉作坊還沒有建好,冶煉工作更是沒有展開,在第一塊鎢鐵錠製作出來之前,李安是不會離開的,要不然一點出了問題,兩族的辛苦就全都白忙活了,那李安豈不是成罪人了。

但待在這裡也不能什麼都不做,那樣就太無聊了,風景既然這麼好,自然是需要去各處轉轉了。

“這裡的風景太好了,本官要四處轉轉。”

李安開口說道。

“李侍郎,這山路實在難行,還是……”

佔族佔族先開口說道。

他說的是實話,山路確實特別難行,而且,這老頭都五十多歲了,他這把老骨頭實在不想在山上瞎折騰了,之前陪李安上山已經很疲累了,再陪李安去山中閒逛,這不是要他的老命麼。

浪族族長的年紀也同樣不小了,雖然沒有說話,但看錶情就很認同佔族族長的話,他也沒本事在山裡陪著李安閒逛了。

李安笑著說道“兩位族長不必憂慮,本官又不要你們陪著,找幾個腿腳好的族人給我帶路就行了。”

“是,李侍郎。”

佔族族長開口說道,並派了幾名二三十歲的年輕人,讓他們給李安帶路,帶著李安領略界山這裡的美麗風景。

界山是佔族與浪族之間的分界線,由於這座山阻擋了兩族之間的來往,所以,很自然的就成為了邊界,這在古代是很樸素的現象,很多邊界線都是以自然阻隔分開的,並沒有特別具體的邊界線,不可能精確到一尺一寸的,也沒有人會在意這些,反正都是沒有什麼用處的大山。

現在界山這裡有鎢鐵礦了,如此,情況就生了變化,兩族很有可能會因為開採鎢鐵礦而生矛盾,而避免生矛盾的最好辦法,就是讓兩族合作開採,將界山當成他們兩族的共同資源,大家平均分配利益,如此一來,矛盾就可以減少不少。

由於是兩族的邊界,所以,佔族和浪族的百姓,來這裡的頻率都比較低,只有兩族百姓需要打獵的時候才會來這裡,畢竟,這裡距離人群活動區域的距離更遠一些,而距離人類活動範圍越遠,植被的完好度就會更好,野生動物也會更多一些,這對於打獵來說,自然是大好事了,誰都喜歡去獵物比較多的地方打獵,這樣才能有更多的收穫。

在靠近路口的附近,由於時不時的會有商隊經過,所以,野生動物還不是特別多,要想打獵的話,還需要繼續深入兩側的叢林,越往深處去就越是能夠現獵物。

在窮的叮噹響的西部羈縻區這些山區地帶,根本就沒有什麼娛樂活動,最有趣的事情也就只剩下打獵和捕魚摸蝦了,打獵是成年人的樂趣,而捕魚摸蝦是孩子們最喜歡做的事情,沒有什麼比做這些更能讓人快樂了,因為這些活動可以獲得收益,而收益必然讓人產生快樂的感覺。

有人帶路就不用擔心在山裡迷路了,這幾個帶路的佔族族人,都在這座界山裡打過獵,對於山裡的情況還是比較熟悉的,山裡哪個地方會遇到什麼獵物,野果樹長在什麼地方,哪裡會有草藥,山泉水在什麼地方可以找到,這些他們全都非常的清楚,有他們帶路,李安也能少走不少冤枉路。

喜歡盛唐不遺憾請大家收藏盛唐不遺憾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