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商販養家科舉日常 第15節(1 / 2)

到家洗漱後,一家四口坐在一起盤點起了今天的收入。

因是第一天開業,他們準備的東西並不是太多,怕賣不完浪費了。

雞湯餛飩賣了二十四碗,蔥油麵賣了三十碗,雪菜肉絲麵賣了十五碗,茶葉蛋四十五個,烤腸三十二根,燒餅一百二十個,還剩十幾個,黃家就自己留著吃了。

黃寄北數了木匣子裡的銅錢,一共是八百三十四文錢。

“去掉米麵、肉、雞蛋和柴禾的錢,還有攤到今天的租金,”黃寄北計算著成本,臉上露出了一點驚訝的表情,“今天我們掙了二百七十二文錢!”

當黃寄北報出這個數字的時候,一家人都是一愣。

“有這麼多嗎?”白氏有些激動地問道。

“阿孃,有的,這裡面還有你種的菜的收入,若不是娘把菜地打理的這麼好,我們成本也不可能降到這麼低的。”黃寄北說道。

一家人頓時歡喜了起來,這個收入,有點出乎他們的意料了,這場雨非但沒有壞了開門紅,反倒是給他們帶來了財運,照這個勢頭髮展下去,月收入就很可觀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黃寄北家這茶棚的生意算是穩定下來了,隨著氣溫漸漸升高,官道上的人明顯越來越多了,上到達官顯貴,下到販夫走卒,形形色色的各種人都有。

好在黃長植夫婦都是懂得人情世故的,不然就他黃寄北一個人還真應付不過來,這生意看著簡單卻也不容易。

一晃眼半個月過去了,山上的枇杷熟了。

穀雨時節,雨生百穀,俗話說的好,“穀雨麥打苞,立夏麥呲牙,小滿麥秀齊,芒種見麥茬”,這意思是說,穀雨小麥孕穗,立夏小麥揚花,小滿小麥齊穗,芒種小麥已經收割了。

黃寄北家的兩畝小麥長勢喜人,預計今年會是個豐收年,黃長植這段時間田間鋪裡兩頭跑,著實辛苦,黃寄北便讓父親這幾天先不用來茶棚了,自己可以獨立應付的。

又是一個下雨天,黃老爹一大早就趕著驢車去碼頭接黃長楷了,距離黃長楷省城參加院試已經一個月了,臨走前約定了今天回來的。

第21章 落榜

原是不用黃老爹親自去接的,黃長楷這麼大的人了自己在碼頭租車回來就行,耐不住黃老爹心急的很,迫不急待要聽到好訊息。

這些天他看著三房的生意越做越好,也有點後悔自己當初做的太絕了,但心底裡又不想承認自己做錯了,黃老爹不是不知道自己和老王氏的偏心,但像他們這樣的農家,只有資源完全傾斜,舉全家之力供一房,才能有機會改換門庭。

他這麼火急火燎的就是想證明點什麼,讓大家看看自己的選擇是對的。

然而世間的事不可能都照著他的想法來,當看到垂頭喪氣的黃長楷後,黃老爹的心咯噔一下就涼了。

一路上兩人無言,甚至連路過黃寄北家的茶棚時都沒有像以前一樣來順走一些吃食。

黃寄北看著官道上走遠的驢車,感到有些奇怪,但隨即搖了搖頭不再多想,忙活起了自己手上的活。

今年山上的枇杷樹結了不少果,以往他們家都會挑好的摘下來擔去縣城裡賣,如今有了茶棚倒也不用再這麼費事了,黃寄北在靠近路邊的地方擺了張桌子,鋪上稻草編成的墊子,放上竹筐,竹筐裡面放的是今天清晨剛摘下的枇杷,長桌旁邊立了一塊木牌,寫著大大的“枇杷”兩字。

黃橙橙圓溜溜的枇杷像乒乓球似的,一簇簇的抱團在一起,黃寄北特地給每一把枇杷留了幾片枇杷葉,這樣不僅美觀,還能展示他家枇杷的新鮮程度。

剛上市的枇杷還是很受歡迎的,三文錢一斤,不少人願意嚐個鮮。

再說老宅那邊,黃長楷回到家後,蘇氏得知了丈夫落榜的訊息,她也很難過,但她很快就振作了起來,這個緊要關頭,可不能讓二老對他們長房失去了信心,丈夫不行他還有兒子呢,兒子的婚期就定在立夏,還有半個月不到的時間,婚禮的錢必須讓二老出!

黃長楷聽了蘇氏的分析後也恢復了過來,勝敗乃兵家常事,自己這都落榜多少次了,下次再來就是,兒子的婚事可不能馬虎了!

兩人帶著黃寄南連夜去了黃老爹房中,又是表決心又是表孝心,又一次給黃老爹描繪了黃家未來的榮耀光景,再一次把二老的心給攏了過來。

半個月後,黃寄南的婚禮辦得風風光光,體面的把姜家姑娘給娶進了門。

村裡和他一樣大的小夥門都羨慕極了,這可是鎮上的姑娘呀,那身段那臉蛋比起鄉下的婆娘不知道好上多少,還知書達理。

成親後的黃寄南彷彿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沉迷於男女之事中,每天和姜氏你儂我儂的,他想著反正有科舉系統在,自己絕不會跟自家阿爹那樣沒用的,只要找機會住進姜家、接近妻子的大哥就行,根本不用努力,何不先享受一番呢。

白氏看著恩愛的小兩口也很羨慕,便想到了自家寄北,不知二郎以後會娶一個什麼樣的姑娘呢。

黃寄北知道後不禁失笑,他孃親想的未免太早了,這具身體也才十一歲罷了。大淵朝男子十五後方可娶妻,農家一般成親都比較早,像是府城裡的,二十才成親的也是有的。

姜氏把五十兩的聘銀作為嫁妝帶回來後,長房立馬寬裕了起來,成親後不到半個月,黃寄南夫妻兩連同黃長楷夫婦及長女小梅,在姜家附近賃了間二進的院子,住到鎮上去了。

其實按照黃寄北的A計劃,他只要等黃寄南順利的考上狀元就行了,黃寄南的科舉系統在他考上狀元后自然會失效,到那時候他就沒有危險了,或者只要自己的功名始終低於黃寄南,他也不會對自己動手的。

可是黃寄北沒想到,計劃永遠是趕不上變化的,黃寄南的科舉之路,好像看起來並沒有原來書裡寫的那麼順利,當然這是後話了。

黃寄北一家一直秉持著與人為善的做法,凡是進來討口水喝的是來者不拒的,走累了進來坐坐,不點東西也沒事。大淵民風淳樸,大都也不是佔便宜的人,喝了人家的水,別的不說,買兩個便宜的燒餅帶著總是不虧的。

是以黃家的茶棚在這一片風評一直很好。很多進城、進鎮做生意的,無論是挑擔子的還是推車的,總喜歡在黃家茶棚這歇歇腳,小販們賣什麼的都有,自家需要的食材、生活用品有時候黃寄北就直接和過路的商販買了,省的再跑到鎮上去,就算有的買不到,也能託相熟的客人幫忙從鎮上或者縣城帶回來。

縣城的集市一般下午四點就有人陸陸續續準備撤了,這些大多是附近鎮上或者村子裡來的,夜路不好走,得在天黑前趕回去。

高冬青家就屬於這種,平時高冬青都是隻去巫溪鎮上賣魚賣鴨子的,這天因為家裡積攢的鴨蛋實在是太多了,才裝了幾大框,用驢車拉著去了縣城,順便也帶著閨女出去逛逛。

高家的鴨蛋並不好賣,這快到了要回村的點了,同路來的村裡人都陸陸續續的回去了,他家車上的鴨蛋還剩一半沒賣出去。

想著閨女還在,再不走天黑了就不好走了,高冬青便收拾好了籮筐,套上驢車,回家去了。

“爹爹,我們家的鴨蛋又大又白,才一文錢一個,為什麼大家不喜歡呀。”高葉雨一臉疑問的問道。

高冬青把閨女抱上驢車,找個舒服的位置放下,說道:

“小雨,這城裡人啊,都喜歡吃雞蛋,等這批鴨子賣出去了,我們多捉點公鴨吧。”走著走著,高冬青的驢車來到了黃家茶棚,以往他也時常在這歇腳,到了這就說明離家不遠了。

此時太陽正要落山,天邊紅霞漫天,漂亮極了。

高冬青抱下高葉雨,說道:“小雨,餓了吧,爹帶你去黃伯伯家吃茶葉蛋。”

“高老弟,今天回來的這麼晚呀,快進來喝口熱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