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淮陰侯(1 / 2)

小說:大流寇 作者:傲骨鐵心

桃源縣大概就是後世的泗陽,陸四他大伯最愛喝的洋河酒產地,包括陸四本人也愛喝的夢什麼的也那地方產。那酒,喝了綿柔,不辣不嗆,不上頭。

不過這個時代的桃源縣很大,縣城在運河西邊,屬後世安徽地盤,所以大順河南、淮揚二節度會面地點是在運河東岸的小袁莊。

此地離宿州有五十多里地,離淮安也差不多是這個距離,從這一點來看,河南節度使呂弼周是充分尊重陸四這個淮揚節度使對淮揚治權的。

“崇禎十六年十一月到崇禎十七年三月,經歷了長達五個多月的艱苦鬥爭,南北兩支義軍終於成功的在小袁莊會師,這是明末農民起義的一次重要歷史事件,對於鞏固淮揚根據地,推動全國起義形勢發展,從而掀起全面抗清鬥爭高潮,意義重大。”

陸四覺得將來翰林院或是文史館的學士們,可能會如此形容這次他和河南節度使呂弼周的會面。

說不定那幫學士們還得過來請他親筆提幾個字,當然,前提是他陸家祖墳真的冒青煙。

為了這具有重要意義的會師,陸四將鐵甲衛、旗牌兵、第一鎮第二旅等共計6000餘精兵帶到了小袁莊,光馬騾驢這些大牲口就多達四千多頭。長長的隊伍旌旗招展,行軍佇列就有十來里長。

帶這麼多兵來為的是什麼,那就是心知肚明的事,沒法言傳。

陸四為人向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他可不想自己跟高傑一個下場。

也就是這個時代沒什麼防彈衣,也沒什麼金絲軟甲之類的,真要有,鐵定穿兩件在身上。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雖說那呂弼周現在是大順的河南節度使,從前也是做的明朝河南副使,是負責輜重錢糧的文官,但誰敢保證這位呂都督沒有熊吞淮揚的念頭。

到了小袁莊一看,人呂弼周只帶了隨從百餘人在莊頭等侯。

“都督,對面就這點人?”徐和尚很是懷疑。

陸四也懷疑,所以偷偷叫徐和尚把第二旅騾馬隊的探馬撒出去幾撥,可探馬外放了十來裡,最終還是確定人家就帶了一百多人。

“都督,咱們是不是……”

徐和尚想說什麼小題大作,杯中蛇影什麼的,卻被陸四直接制止了,臉不紅心不跳,悶聲道:“此來便是叫呂都督和中央看看咱們淮軍的實力,省得人家以為咱們淮軍真是幫泥腿子,傳令下去,叫弟兄們打起精神來,一定要讓中央過來的對咱們刮目相看,這樣我淮軍以後就不被看作雜牌軍了。”

說完,卻從袖中摸出什麼東西隨手甩進了運河。

徐和尚沒看清是什麼東西,鄭標卻是看清楚了——那不是昨天夜裡都督喝酒時用的酒杯麼,怎麼還帶在身上了?

“這淮陰侯莫不是以為咱們是來火拼他的,帶這麼多人來?”呂弼周手下的副將,曾為明朝柳溝參將的郭陞見著浩蕩而來的淮軍隊伍,不由失聲笑了起來。

“據聞這位陸都督年紀尚輕,又起於鄉野,恐真有此念頭。”

說話的是大順文諭院宣旨官員劉若達,此人從前是明朝山西臨汾的知縣。大順政權建立後,前明官紳降員從中央到地方,大致佔了大順政權文官七成的職務。本質上除了官職更名外,大體還是沿用了明朝的治理體系。

“沒什麼,也是應有之義,畢竟人家也沒和咱這個河南節度打過交道,防著點是應該的。”

呂弼周微微一笑,主動迎了上去。

遠處馬上的陸四見了趕緊翻身下馬,示意齊寶他們跟自己一同過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