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賣命就得有回報(1 / 2)

小說:大流寇 作者:傲骨鐵心

馬三寶部損失很大,在邳州投降時其部有2600餘人,現在卻只剩1000出頭。

詹世勳、楊文啟二部明軍潰敗後,馬部剩下的降兵就自覺的清理戰場。他們先是搜尋活著的傷員,將淮軍連同他們自己的傷員抬出置於空地,由淮軍那邊的隨軍郎中給這些傷員上止血金創藥臨時包紮,天亮之後再抬上馬車送往後方邳州進一步治療。

明軍的傷員則隨意的抬到一處,任由他們在那哀呼慘叫。不過莫聽這幫明軍傷員叫的慘,但叫的越大聲越說明他們死不了,叫不出來的反而離死不遠。

幾乎百分之八十的傷勢都是由刀矛造成,被刀砍的還好些,只要當場沒死的多半就是皮肉撕裂傷,及時止血包紮能活一半,最多也就是斷胳膊斷腿。

被長矛刺中的多數活不了,因為矛頭刺的太深,九成胸腹部中矛的人內臟都會損壞,以現在的醫療條件根本救不了。

降兵們也是見得多了,所以在抬傷員時發現是矛傷且傷勢在肚腹部的,多半會直接補刀,無論是敵人還是自己人。

莫看這樣做很殘忍,實際對於受傷的卻是最好的“人道主義”。與其生不如死在那痛苦等侯死亡,感受生命的消逝,不如一刀了斷解脫的好。

傷員抬完便是搬屍,每具屍體都被這幫降兵挨個摸過,銀子銅錢包括值錢的東西都會被摸走。

不過淮軍這邊,降兵們不敢。

淮軍也無須降兵們去搜,戰前哨官會吩咐下面的什長將手下人身上的財物、重要物品統一上繳保管。

如果不幸陣亡,財物就會由活下來的人平均瓜分,其它重要物品則會專門寄回家屬,並實額髮放撫卹。

士兵帶在身上的財物其實不多,淮軍大部分士卒都是淮揚本地人,在領取餉銀和賞賜後,他們總會將錢寄給自己的家人,身上只留一小部分。

淮揚以外計程車卒,幾乎一半都沒有家,有家也在很遠的地方。沒有親人牽掛的他們餉銀大多花在了女人和吃喝上。不是這幫人沒心沒肺,而是他們真的不知道家人現在是否還活著,也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死。

陣亡將士撫卹這一塊,在陸四的親自安排下,淮軍可以說是做到了這個時代最好。

老營那邊就有專門的撫卹機構,由陸四的大哥陸文亮負責,除了足額髮放撫卹,在土地、子女、居住這一塊,也有對應的措施。

陸四當初在淮安城外亂葬崗就曾對淮軍說過,只要淮軍還在,陣亡犧牲將士的子子孫孫永受淮軍庇護。

這個庇護實際就是陸四給予追隨者的一個特權,用他前世的話講,這個特權就是使追隨者的後代在出生之後和普通百姓孩子就不在一條起跑線。

看起來,很不公平。

但,很公平。

因為,這是人家父輩拿命換來的。

將心彼心,如果陸四拿腦袋替別人賣命,卻無法使自己的後人從中獲益,恐怕陸四也要反他孃的。

封妻廕子自古就是中國人最正的價值觀,沒有之一。

不能封妻廕子,也要讓家人過得好,這是最起碼的。

賣命必須有回報。

這就是這個時代的信仰。

陸四想要以一己之力力挽狂瀾,他就必須尊重這個時代的信仰,並一絲不苟的去執行,去保障。

中國人骨子裡就是要為兒孫謀福,誰也不願意兒孫再吃他所經歷的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