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沒事,我再問問潞王(1 / 2)

小說:大流寇 作者:傲骨鐵心

陸四讓淮安府尹鄭標散佈崇禎沒死,三子逃出的訊息為的就是讓南都不敢擅自迎立唐王登基。

他要送福王過江。

那麼既確定要送朱由崧去南都承繼皇位,陸四就必須讓這位弘光天子意識到“借虜平寇”是死路,“聯寇抗虜”才是他唯一的活路。

史可法、馬士英主持的弘光政權在初期採取“借虜平寇”這一決策,不但不敢發兵收復空虛的山東、河南,還將大量漕銀漕糧送往北方“款待”清軍,甚至還大封已經投降滿清的吳三桂等關寧將領,不僅僅是因為情報不明原因,更多的是缺乏戰略眼光,一味退縮觀望,以致坐失事機。

有北宋“聯金抗遼”,“聯蒙抗金”兩個血淋淋的教訓在,如史可法、馬士英等飽讀史書的南明諸公又豈會真的不知道“聯虜”的後果?

可他們還是堅持“聯虜平寇”這一愚蠢的政策,歸根結底就是不敢進取,想劃江而治,偏安一隅!

所以將弘光朝的滅亡歸咎於朱由崧是沒有道理的,因為朱由崧實際在國策上面並無發言權,說白了就是根本沒有實權,朝堂國政掌握在史、馬等東林黨人之手,兵權在江北四鎮。

他朱由崧能指揮得動誰?又有哪個肯聽他的話?

因此,說朱由崧是個傀儡天子,才更符合歷史實際。

但那是陸四前世,現在有了陸四,當然不能讓朱由崧再成為傀儡,哪怕還是傀儡,提繩的也得是他大順淮陰侯,而不是共同採取“聯虜平寇”決策的史可法和馬士英。

天子者,兵強馬壯者為之。

有十萬淮軍將士保駕護航,有“正統”承統法理在,朱由崧還搞不過史可法和馬士英,那他這個福藩就未免真的廢物了些。

聯明,是必須的。

這個決策可是直接關係淮軍生死存亡,在北線死頂和南北兩線同時遭到攻擊概念大大不同。

陸四也從來就沒想過把大順旗幟一直打到底,因為李自成的死註定大順這個才定鼎不過一年多時間的政權沒法同兩百多年的明朝相比。

二十多萬順軍精銳整編為忠貞營,而不是奉李過為帝繼續打大順旗幟,說明在順軍高層眼裡明朝還是正統。張獻忠死時更是直接留言讓四個義子馬上歸順明朝,也說明問題關鍵。

既然如此,陸四一個人又怎麼把大順的旗幟扛下去。

他姓陸,可不姓李。

就算他扛到底,也成功阻止華夏陸沉,這江山是不是要拱手讓給李家?

不讓,就是篡位,提國不正。

讓了,就幹他孃的吊了,不是被部下刺死,就是被李家誘殺。

不會有好結果的。

所以,這會打大順旗幟不過是幫助吸納一部分順軍精銳。

後面,還是要聯明。

只不過,不是形成以南都為核心的抗清統一戰線,而是要形成以陸四為核心的抗清統一戰線。

這一點,陸四拿捏得非常清楚。

誠然,淮軍北上是打著“勤王”名義,但戰略卻是收取山東和河南二省,建立緩衝區,從頭到尾陸四壓根沒跟任何人說過要帶兵跑陝西去救從元嬰降級到金丹的永昌陛下。

剛剛築基的陸四,能力有限。

抗清統一戰線的建立是當務之急,是怎麼也繞不過去的大戰略。不論朱明此刻有多麼的失人心,陸四也要打起這面旗幟。

淮軍最缺的是什麼?

是糧食,是餉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