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攝政王是否有愧!(1 / 2)

小說:大流寇 作者:傲骨鐵心

議政王大臣會議不開也得開。

禮親王代善都被驚動了。

雖然代善早在先帝崇德年間就退居幕後不再問事,但他擁有正紅、鑲紅二旗,又為大清國的建立與強大立下不可磨滅的功勳,因此在世的太祖諸子中,代善資歷最老,地位最高,又有碩託、瓦克達、阿達禮、羅洛渾、滿達海等一批封授王公貝勒爵位的兒孫,勢力其實是最強大的。

前年在盛京八旗王公大臣議立新君時,兩黃旗的主要大臣欲立豪格為帝,兩白旗則擁戴多爾袞,兩紅旗這邊卻是要擁代善,各旗之間是明爭暗鬥,劍拔弩張。

最後,擁立了年紀小的福臨為帝,多爾袞和濟爾哈朗共同輔政。

在這個過程中,代善並沒有表現出對多爾袞的支援。而當其次子碩託勾結其侄兒阿達禮謀立多爾袞為帝,代善卻出面揭發兒孫陰謀,使得碩託、阿達禮伏誅,八旗都稱代善“大義滅親,比烈周公”。

只是此事卻讓多爾袞心中不滿,因此對代善這個哥哥極為排斥,代善年事又高,遂在家閒居。

禮親王府就是前明崇禎皇帝岳父周奎的私宅。

現在因多爾袞的決策失誤,先是造成太宗長子肅王豪格同恭順王孔有德戰死,後又使得山東淮賊趁北直京畿空虛大舉北上,直接威脅到北京城的安全,再是遼東被賊軍大舉入寇,大清接連遇挫,龍興之地更有被覆沒危險,代善哪裡還能在家呆得住,早早就坐了漢人的轎子進了宮。

議政王大臣會議地點在前明的乾清宮,這座宮殿去年曾被闖軍放火焚燒,但只燒了前殿幾處,現已修繕一新,成為皇帝朝會所在。

代善到時,乾清門前的廣場上已烏壓壓地站了一排又一排的文武官員,以滿班、漢班分別站立。

從玉階上看去,廣場上一頂頂紅彤彤的頂戴看著十分醒目,這其中有一大半都是那些前明降官,如大學士中就有一多半。

多爾袞臉色頗沉,正與他的七哥、多羅饒餘郡王阿巴泰低聲說話。

阿巴泰對大清的功勞不比多爾袞低,可卻不得先帝太宗皇帝的喜歡。太宗在位18年,阿巴泰因各種過失受到的處罰不少於10次。

原因一方面是阿巴泰一生小錯不斷,性子太粗,總愛發牢騷;另一方面是他的額娘是太祖皇帝的側妃伊爾根覺羅氏,所以長期被排斥在最高權力核心以外,不過這反而成全了阿巴泰,太宗年間一次次骨肉相殘的爭鬥中,阿巴泰從來沒有波及到。

不過同二哥代善一樣,阿巴泰同樣被弟弟多爾袞排斥,沒有給予實權,爵位上也只是在去年入北京後將其晉封為郡王。

這次議政王大臣會議,身為多羅饒餘郡王的阿巴泰肯定要出席。

太祖諸子中,除出征的阿濟格同多鐸外,尚健在的有代善、阿拜、阿巴泰、巴布海、賴慕布,只是巴布海、賴幕布這兩位太祖兒子卻沒有資格列會,因為他們功勞太低,且最高爵位不過輔國將軍。

阿拜則留守盛京。

大清以武立國,對軍功極其看重,沒有軍功的人,哪怕貴為太祖之子,同樣也不得胡亂冊封。

代善畢竟是長兄,多爾袞心中再是排斥,也不得不與阿巴泰一起去見代善。

鄭親王濟爾哈朗也過來了。

代善點了點頭,問多爾袞:“皇上幾時到?”

多爾袞扭頭看向內監吳良輔,後者忙道皇帝正在過來的路上。

“盛京所報幾分可信?”代善正色問多爾袞。

“三哥報稱說賊人多達數萬,自前明東江渡海而來,所打旗幟為淮,當是山東淮賊使海船運載過去的……賊兵登陸後,破了金州,殺我駐防披甲人三百餘,又攻奪復州,城中軍民三千餘盡數遇難,現賊兵鋒已抵蓋州……”

多爾袞將大致情況說了,根據盛京的奏報,這股淮賊人數的確不少,其中更有許多騎馬賊兵,行軍打仗同關內流寇差不多,於地方破壞極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