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陸四初一,清軍十五(1 / 2)

小說:大流寇 作者:傲骨鐵心

賣油郎的想法是對的,非常好。

只有將大量的有識之士弄到淮軍治下,才能確保中國文人階層的優秀精英為淮軍所用。

譬如《天工開物》這本17世紀傑出的工業、農業、軍事、經濟領域的綜合實用教科書,如果淮軍不將書上的內容“變現”,就會被埋沒,被滿洲人刻意束之高閣。

而這本書的作者恐怕做夢也沒有想到,他明明寧死不願出仕滿清,在江西山區以明朝遺民的身份隱居去世,死後幾百年卻被推翻滿清的後人強行在腦袋上加上一根辮子。

極度荒唐的一幕。

陸四不會令這讓死人都不得安生的事情重演。

他絕不會讓漢民族的脊樑骨被人家打斷。

這個時代的西方開始了大航海,但東方的科技卻沒有落後於他們。

一切,大有可為。

不過陸四有些慚愧,兩世為人的他眼光竟然沒有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民子弟強。

他早就應該想到宋應星,想到提升科技的。

所謂亡羊補牢,猶時未晚。

“人才引進”這個專案是時候啟動了,不再由通泰這個“地方”主導,而是由整個淮軍的“中央”來主持,從而使引進人才成為淮軍上下的共識,進而透過人才的引進促進淮軍整體實力的提高。

至於怎麼把人才引進來,就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

回頭有必要以督府名義發文淮、揚、徐、山東,令各地加強人才引進工作,並在二線地區(非一線臨敵地區)開展科教方面的工作,比如設立學校,撥專款培養人材,印刷編寫教程,引進轄區以外的優秀人才。

哪怕是西洋人都可以。

崇禎都知道招募葡萄牙僱傭兵抗擊滿洲人,陸四還能不如崇禎。

當然,詩詞歌賦,寫得一手好文章的這些大儒、小儒就不必專門引進了,這些人是太平時期的錦上添花者,卻不能在大亂之世雪中送炭。

陸四需要的是實務型人才,如宋應星。

“引進”之外也要注重淮軍本土人才的發掘工作,如程霖這個大字不識一個賣油郎竟然于軍務、政務、商務如此精通,那淮軍治下上千萬人口中又有多少個“程霖”。

術業有專攻,時事造英雄。

陸四不擔心人才引進和發掘工作會沒有成效,中國有句老話叫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只要他這個淮軍的大都督熱衷,下面的官員一定會發揮十二分能量去將大都督喜歡的事情落實併發揚。

因為,大都督決定他們的官大官小。

“你和老程乾的不錯,在一些方面甚至比我這個都督乾的都好,是時候給你們一些擔子了。”

陸四起身給沈瞎子倒滿酒。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