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章 富貴險中求(1 / 2)

小說:大流寇 作者:傲骨鐵心

大順軍又來了。

前明工部營繕司員外郎,曾守阜成門的趙士錦對於大順軍觀感還是不錯的,猶記得前年李自成入北京,鑑於守城明軍停止抵抗,李自成便於入城時傳令:“不要殺人了。”

其時大順軍將士俱白帽青衣,御甲負箭,百姓“有行走者,避於道旁,亦不相詰”,即順軍不攔截盤問百姓,也絲毫不加侵犯。為了城中治安,順軍還添設門兵,禁人出入,雖有大量大順兵馬入城,但諸軍絕不抄掠百姓。

趙士錦親眼目睹順軍初入城,有兵二人搶前門鋪中綢緞,軍官聞訊趕來立殺之,並以手足釘於前門左柵欄上示眾。可以說當年大順軍在京四十餘天,除衙門追贓前明重臣貴戚外,對百姓真的是秋毫無犯,市面安定,人心皆順。

這些見聞都被趙士錦記在自己的書中,書名《甲申紀事》,同趙士錦一樣也記錄順軍在京活動的還有前明左諭德楊士聰,其《甲申核真略》一書中雖對大順軍充滿敵視,但也不得不承認順軍軍紀極好,遠甚官兵。

趙士錦猶記得順軍入城後沒幾天,京中都人嫁女於大順官兵者甚多,並非強迫,而是自願,且皆以為榮。

與之相對的則是前明為官之人,不過為官之人也分諸等,如趙士錦這種小官,大順政權可不追贓助餉,這便使得趙士錦在京中得以安定生活,且有閒心記下所見所聞。

只不過雖對大順抱有好感,但趙士錦並沒有到大順的吏政府報名,而是放棄仕途,準備在大順治下當一個平民百姓。

然而風雲變幻太快,誰也不曾想那大順僅在北京存在了四十餘日。

那日聞聽大順軍退出北京,趙士錦還特意前去觀看,只見銀車千餘輛都不止,周遭百姓皆說這些銀車便是大順追贓那些貪官汙吏的,足有上千萬兩之巨。

這讓趙士錦更是唏噓,崇禎十六年十二月初八日,當他被工部尚書範景文推薦助守阜城門時,可是親眼見到庫藏只有兩千三百餘兩銀子。更聞皇帝哀求大臣們捐獻軍餉,然而應者無幾,都說沒銀子。

國庫只有兩千多兩銀子,崇禎都差點給大臣們跪下討銀子,大順得到的這上千萬兩銀子從何而來?

還不是那幫一毛不拔的公勳貴戚和當朝大臣們的!

該!

被拷死的那幫東西見了崇禎爺後,不知有沒有臉,不知後不後悔!

大明變成了大順,大順變成了大清,月餘時間北京城連換三主,這也是千百年來的稀罕事了。

不仕大順,趙士錦更不會仕大清。

於是便繼續在北京城中做一閒散之人,原以為這輩子恐怕要做亡國之人,不想平地一聲驚雷,太平了兩年多的北京城突然炮聲再響,那大順又回來了!

趙士錦喜出望外,原因是他畢竟是中國之人,哪裡甘心真做那滿洲異族的子民。

這兩日京城一直炮轟不斷,各種謠言也是不斷,叫人都弄不清哪個真,哪個假。

滿洲官員們在外城與皇宮到處奔波,白天黑夜大街上的披甲滿洲兵來去匆匆。

王公貝勒府有的是大門緊閉,有的是車水馬龍。

不是地方官員進京來拜會的車水馬龍,而是大包小包往車上裝的車水馬龍。

滿城內更是雞飛狗跳,以往那些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滿洲人現在都如末日來臨,他們不敢出滿城,因為想著即便大順軍攻破外城,滿城也能撐得一些日子。

這些滿洲人現在只剩最後的希望,就是遠在千里之外的英親王大軍趕緊回來,要不然大軍就是人人戴孝了。

沒聽那城外的順賊在喊凡持辮子首級者,文官進三等,武職拜牙門麼!

這是啥意思?

滿洲人讀三國的不少,讀漢人史書的也有,一個傳一個,這典故嚇人著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