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清出關(1 / 2)

小說:大流寇 作者:傲骨鐵心

禮親王代善主張出關。

這也是自豪格、多爾袞爭位後,代善第一次在朝堂之上表明自己的意見。在此之前,他向來賦閒在家,不問國事,前兩次議政王大臣會議也均是不置一辭。

而早在太宗一朝,代善便因年長位尊遭到太宗皇帝打壓,看上去已經干涉不了朝政,但諸王之長這個尊位絕不是擺設。

太宗皇太極死後的第五天,多爾袞和豪格爭執不下時,便是代善出面召集議政王會議,共同議立嗣君。

會議上,多鐸見兄長多爾袞和侄子豪格鬥的厲害,一氣之下便提出:“不立我,論年紀,應當立禮親王代善。”

代善則道:“睿親王如果應允,當然是國家之福;否則,豪格是皇帝的長子,當承大統。至於我,年老體衰,難得勝任。”

多爾袞肯定是不可能讓弟弟多鐸當皇帝的,更不可能讓豪格承大統,因此代善這話說的是漂亮,卻暗中已經表明兩紅旗不會支援多爾袞,最終逼得多爾袞擁立福臨,由濟爾哈朗與他一同輔政,這才化解了皇太極死後的滿洲內訌危機。

也因此,入關之後多爾袞便極力排斥代善,根本不給他重掌大權的機會。而代善一系子孫中親近多爾袞的碩託、阿達禮又被代善“大義滅親”,這就使得多爾袞對兩紅旗代善一系的侄兒、侄孫不肯重用。

而這一切,身為兩紅旗實際“家長”的代善肯定看在眼裡,先前因為入關的順利,多爾袞威望及權勢都達到頂峰,以他兩紅旗實難抗衡,這才索性閒居在家,不與多爾袞爭鬥,免得為子孫帶來禍患。

可現在,老天爺又給了諸王之長一次重新出山的機會,代善當然要趁勢而起,便是不為他自己,也當為兒孫們爭上一爭。

這北京城中放眼看去,還有誰比代善更具威望?

出關,絕不是軟弱和無能!

戎馬一生的代善對時局看得最透,他私下與兒子滿達海說過這麼一個道理。

即拳頭打出去收不回來,不叫好漢。

打出去,收回來,且還能再蓄力,勁道比上次更足,那才是好漢!

多爾袞不算好漢,在代善眼裡這位十四弟光知道把拳頭伸出去,卻不知道如何收回,說的難聽一點就是個莽夫。

國家大事,能由一莽夫胡亂施為嗎?

再不及時糾正,大清就真的完了!

反觀順賊那邊,代善同樣認為這幫賊寇也是鼠目寸光,妄想不費一兵一卒就能竊得北京,卻不考慮趁大清如今急難給予致命一擊以絕後患。

漢人有首詩叫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等大清這隻猛虎成功收回拳頭蓄力後,賊人們哭都來不及!

有此念頭,代善便堅持出關。

以他的身份同威望,是絕對能夠壓制多爾袞留在京中親信的。

多鐸雖尊重二哥代善,但他與多爾袞、阿濟格是一母所生,如今多爾袞和阿濟格又領軍在外,倘若北京就此同順賊議和,置他那二位兄長於何處?

眼見兩位太后都心動,當下立即反駁代善,稱太宗皇帝在時曾言若得北京,當即徙都,以圖進取。

“今既得北京,怎可輕易放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