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紫禁城中迎新君(1 / 2)

小說:大流寇 作者:傲骨鐵心

從煤山下來後,陸四便去了皇宮。

此次入城,陸四命一切從簡,否則按規矩不僅外城要有相應的入城儀式,皇宮這邊也要有相應規格。

顧君恩便說要按當年李自成入京規格及相應儀式安排,即北京城中所有人等包括大順軍將士都要於街道兩側肅立侯迎。城中也要清理,闖王入城所經的街道都要鋪以黃土,以示莊重。

陸四卻以京畿千瘡百孔,百廢待興,不宜擾民為由要求簡辦,但是再怎麼簡辦,闖王於宮城之外接見大順將士還是要的。

從煤山往皇宮的路上,異常安靜,沿街兩旁,俱是執械軍士,百姓則是家家閉門,而門外卻是清一色擺有香案,從東到西,一路過來,俱是黃紙順民。

這一幕讓陸四於馬上感慨萬千,這一刻便如當年李自成般,意氣風發,得意至極同時,卻也警醒自己不能做李自成。

既進京趕考,便要當那狀元郎!

今北方初定,正所謂創業艱難百戰多,而今邁步從頭越,須好生治國。自起事以來,陸四無時無刻不在征戰路上,於民政幾無任何打理,如今終是有了喘息之機,自當著手民政,使治下百姓能夠休養生機,恢復生氣。

不過,北京城,還是沒什麼人氣。

當年李自成入京時,北京百萬居民只活二十萬人,其餘多半死在瘟疫之中。清軍入關之後,因為大量八旗家眷及漢奴阿哈遷入,使北京人口恢復到了七八十萬之眾,如今這人口卻因為八旗出京再次猛降,雖尚未統計京城人口,但最多也不會超過三十萬人。

單純以居住人口比較的話,北京這會只能排在順軍實控區人口第三,第一是揚州,第二是淮安。其它大城如西安、濟南、保定、徐州,多在二十萬以下。

以總體人口比較,揚州、淮安才是真正的順軍核心,殘破的北京無論是人口還是錢糧亦或經濟,都遠不足以同淮揚相提並論。

然而,北京,是京!

政治意義是十個淮揚也無法比較的。

陸四相信,隨著大順中央政府的建立,隨著大順政權的穩定,這座前明帝都必將再復榮光。

承天門下,宮城外,顧君恩、高一功、夏大軍、賈漢復、洪寶、藺養成、賀珍、馬科、楊祥、孫四、祖可法、蔡士英等順(淮)軍的將領都在侯著。

同武將眾多不同的是,算得上文臣的目前只有一個顧君恩,這讓顧君恩於眾人之中顯得很是鶴立雞群,與眾不同。

也表明建立大順中央政府的迫切性。

當年李自成的大順政權不以朝廷稱,而以政府稱,六部為六政府,隨駕前來北京的政府官員多達數百人,而降官更是多達千人,當真是鼎盛的很。

到陸四這邊,武將是不少,文臣就顧君恩一個,看上去肯定彆扭。

不過陸四也無所謂,兩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官還不好弄麼。

承天門後,便是前明皇城,皇城內又有宮城。

原旗牌親兵皆已轉為羽林禁軍,兩天前便開始負責皇城秩序,此時承天門下便有千餘禁軍執矛按刀侯立,宮牆上大順旗幟遍佈,看上去莊重而肅殺。

陸四不曾下馬,而是抬頭看向頭頂的承天之門匾額。當年李自成入京時曾箭射承天門,以去明朝不祥之氣。離京時命人放火焚宮,承天門被焚燬,現在的承天門是次年滿洲重建的。

眾人見闖王目視承天門,均以為闖王是在想當年永昌皇帝箭射之事,顧君恩更思索是否上前提議闖王也效永昌皇帝。

然而眾人卻不知,闖王是在看承天門,但想的卻是一付巨大的偉人畫像,以及那兩句萬歲標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