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一章 天下形勢,順軍獨大(1 / 2)

小說:大流寇 作者:傲骨鐵心

汪兆齡逃跑,王復臣自盡,竇名望投降,西軍控制的平涼重鎮就這麼落入順軍之手。

城中另有京畿道御史齊之奐、陝西巡撫楊以為、御營學士任元佑,前成都知府向用賓、前重慶知府高凌雲等西營官員百餘人降順,但亦有七人不降,趙忠義再三勸降不果,命將這七人全部處斬。

為了安撫城中降軍同百姓,趙忠義仍叫大西政權的平涼知州顧道唯任大順平涼知州,同那投降的陝西巡撫楊以為等人一起出榜安民,又叫竇名望協助收編降軍俘虜,並下令動員軍民滅火。

對於房屋被大火燒燬的百姓,趙忠義叫高凌雲帶人統計,然後開啟平涼州庫給予補償。暫時無家可歸的也都予以妥善安置,等戰事結束由州衙門專門撥款為這些人重建家園。

一番措施及對西營官員的善待,使得平涼城中很快穩定下來。

御營學士任元佑為順軍起草勸降定北將軍艾能奇、撫南將軍劉文秀的檄文,其中寫道:“既不能為首陽之餓夫,便當為識時之俊傑。”

竇名望、齊之奐、向用賓等投降官員亦在趙忠義要求下,各自向西營熟悉之人寫去勸降信。

平涼城的易手使得正在攻打華亭的西軍一下變成孤軍,糧道也隨之斷絕。

訊息傳到艾能奇、劉文秀等人耳中時,幾乎都是難以置信,不明順軍怎麼會在他們的包圍圈中鑽到後方平涼的。

艾、劉不約而同選擇將平涼丟失的訊息壓住,秘令白文選部以押運糧草輜重為名火速回師奪回平涼。

白文選接令後不敢耽擱,率所部兩萬餘將士立即沿底水回師。

趙忠義所部實際只有不到八百人,雖收得西軍降卒萬餘,但這些降卒根本不可靠,因此接到細作傳來西軍白文選部正在向馬鋪嶺進軍後,一時也有些焦慮,擔心僅靠他這點人馬難以守住平涼。

此時竇名望卻提出可以他的名義派人出城送信給白文選,告知白文選奪取平涼的順軍人數有限,說竇名望等人身在順營心卻仍思大順,因此只要白文選快速趕回平涼,他們這幫投降的人可以為內應。只要白文選中計,便於其回師必經之地設伏,白文選要是死了,其部西軍便不足為慮,所謂“擒賊先擒王”的道理。

趙忠義不知竇名望是否真心相助,但眼下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便死馬當活馬醫,由竇名望寫信給白文選約其速至。

接信之後的白文選輕信了竇名望這個老“同袍”,並且也相信竇名望信中所述奪取平涼的順軍人數很少,因為如果順軍人數很多的話他們不可能不察覺到。

急於收復平涼替大軍解難的白文選只帶千餘騎兵向平涼疾進,結果在馬鋪嶺西邊的可藍山一帶遭到趙忠義的伏擊。

趙選擇的伏擊地點跟一條彎腸子似的,首先命人在道路兩側的山坡堆積落石和大木,這樣一旦白文選進入其中,就能立刻將兩頭鎖死,使白文選衝不出去,也退不出來。

中午時分,渾然不知自己被竇名望出賣的白文選帶人奔入了伏擊圈。隨著一發紅色煙花彈的昇天,順軍伏兵立時從兩側山上出現,繼而無數落石、大木推下。

突然冒出的伏兵令山下的西軍大吃一驚,不等反應過來前後道路就被封死,然後被順軍居高臨下以火銃、弓箭射殺,慘叫一片,哀聲連連。

白文選的戰馬被順軍伏兵推落的大石砸死,失去戰馬的白文選同部下擁擠在狹長山道之上進退不得,苦苦躲避山上順軍的射殺。

順軍又將從平涼城中帶來的火油罐子推向山腳,然後無數火把落下,頃刻間山腳便燃起大火,被困的西軍或是被大火燒死,或是被濃煙嗆死。

白文選被當場燒死,其部下除數人逃脫外皆死於火海之中。

屍體焚化的味道瀰漫山谷,使得不少順軍嘔吐不止。

望著下方白文選等人的死狀,竇名望心頭亦十分不好受,畢竟他與白文選共事多年。但很快就再次獻計由其帶人趕往白文選所帶的西軍大隊,以皇城都指揮使的身份接手白部兵馬,然後向順軍投降。

趙忠義哪還懷疑竇名望,當下便放竇名望前往白部,但前腳放人離去,後腳卻突然後悔起來。

因為竇名望一旦復叛,平涼城中虛實便立即為西軍所知,此人要是帶領西軍向平涼殺來,他趙忠義是鐵定守不住城的。

然而後悔已經沒用,竇名望已經帶人離去,只能一面寄希望於剛交“投名狀”的竇名望是真心歸順,另一面帶人趕回平涼部署守城事宜。

好在竇名望沒有欺騙趙忠義,此人的確是真心歸順,一方面是其認為即便奪回平涼西營也不可能戰勝順軍,另一方面則是其不想再讓順西兩家再廝殺下去。

白文選的死讓隨其回師平涼的兩萬餘西軍將士群龍無首,大西皇帝生前信重的竇指揮使突然出現,自然憑其身份輕鬆接替白文選成為這一路西軍的主帥。

成功奪了兵權後,竇名望便召集大小將領到其帳中,卻不是部署奪取平涼的軍務,而是坦誠與諸將說明他有意帶領大家降順,並說大夥本是同根生,相兼何太急。

“當初同順軍開戰是老萬歲一時糊塗導致,如今老萬歲不在了,大夥實是沒有必要再同順軍拼個你死我活。想當年我們都是義軍,老萬歲同李闖王也是生死同袍,並肩戰鬥的。後來分了家,一個叫大順,一個叫大西,但不管叫什麼,大夥總還是義軍!……”

“二十年了,你們中有人是一路隨老萬歲過來的,也有半道加入的,能活到現在是大夥的造化。可大夥想過沒有,這二十年來死了多少人?原先大夥一同跟明軍幹,是為求條活路,誰讓他明朝不讓大夥活!老萬歲當初帶大夥出川抗清,是因為那韃子是異族,咱們自家鬧的再兇也不能叫個韃子撿了便宜,所以那時拼命沒啥好說的,可是現在大夥為什麼拼命?”

“……老萬歲是叫順軍炸死的,你們中肯定有人想為老萬歲報仇,怎麼也不肯聽咱的降了他順軍。可大夥要知道,咱們不佔理,是咱們先背棄盟約打人家順軍的,他大順陸闖王對咱西營也是始終高看一眼的……”

“要是我領著大夥投降明朝,那大夥要打要罵都由大夥,可我是領著大夥投他大順!大夥都是好漢子,好漢子最佩服什麼?不就是大英雄!如今這天下,誰是大英雄?他大順的陸闖王!人家是殺韃子的好漢,這等好漢咱們憑什麼不服?!”

竇名望沒有在帳中埋伏什麼刀斧手,更沒有強迫所有人都隨他降順,只是將一番道理說出。

“我的話就這麼些,總之,我不想大夥再這麼沒道理的打下去,也不希望咱老兄弟們一個接一個的死去,這天下亂了這麼多年該太平了!該叫老百姓有個活路了!弟兄們也該享享福了!”

竇名望來到諸將中間,一個接一個的看去。

“願意聽我的就留下,不願意的可以帶人離開,我竇名望絕不阻撓,要是敢背後下刀子就他孃的天打五雷轟,不得好死!”

帳中大小將領數十人,叫竇名望這番話聽得都是發怔,眾人都在思考竇名望所言,最後竟是無一人出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