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酆都大帝二十八(3 / 7)

聽到這訊息,我渾身顫抖。

電供暖呢?

濱海的冬天,零下二十多度,雖冷,卻依舊比不上有些單位的冷。

1999年,3月

春天將至,濱海再次迎來一波倒春寒,冷氣逼人不比嚴冬弱。我這頭又開始在擔心水澳村的村民了,急匆匆又去走訪,這回發現原本就人少的村民,似乎更沒人了。

我再次去了供暖局,這回沒有笑臉也沒有客氣,他們說已經下發下去了,讓我不要再做不實報道,印象市民對政府的信任值。

什麼叫做不實報道,沒電供暖卻說已經下發了就叫做實誠嗎?

回去後,我正準備做個報道,卻被領導喊到辦公室,給了我一個莫須有的名頭,把我給辭退了。公醜不容說,百口能遮幾張何?

1999年,4月

在家一個月,我開始了“查”的生活。當記者時存下的一些人脈,沒想到能在這種事情上派上用上。跟蹤,走訪,可以明確,國家發下來的電暖費,並沒有下發下去。或者說,下發了,但只發了一個零頭,杯水車薪,有似無。

而且我從一些渠道里得知,國家發下來的電暖費,就有一個億。一個億是一個大數目,這筆錢去哪兒了,往哪兒流動,是一個謎。

1999年,8月

有人暗中給了我一份資料,我看到後震驚。但這一份資料,也足夠把那個大老虎給拉下馬了。我去司法局和稅務局裡上交材料舉報。

就在我以為這次應該成了,沒想到曾榮卻一點事都沒有,而我,只能藏起來。

日記到這裡就完了,後面附上了一張資金流動的表格,每一份都寫的很明白。

同一年裡,一個億,以不同的名義,進了十個不同的口袋。

以及一個地址:水澳村。

沈睿只覺得口乾舌燥,啞著喉嚨說道:“當年曾榮貪汙了電暖費,導致那個地區的很多村民在冬天凍死和凍病?”

他難以相信在現代社會還會出現如此無法無天的事。

一時間有一股氣在胸口膨脹,讓他有些窒息難受。

李兵兵也覺得頭大,覺得案子好像偏離了他預測的方向,且越來越恐怖:“他留了地址,是不是讓我們親眼去驗證下這裡面寫的是不是真的?”

“這地方不太遠,開車一個多小時能到,去不去?”

周元點頭,“去。”

沒理由不去,是深淵還是平原,還得親眼見一見才能體會到當時那些人的絕望。

抱著沉重的心情,繼續往下翻動筆記本。

映入眼簾的是馬冬青的照片。

不過是年紀稍年長的馬冬青,李兵兵見過,馬冬青在退休後還在警局外聘了一段時間,算是局裡的老前輩,所以打眼一瞧,立刻就認出來。

沈睿沉聲說:“這是馬冬青前輩?”

照片是在一個簡陋的糊石灰的民房裡,一張長方形的桌子左右上下都坐了人。而坐兩旁的人穿著九十年代那種鬆垮垮的西裝,手裡拿著檔案遞給馬冬青和他旁邊的另一箇中年男人籤。

“這是籤什麼?”李兵兵隨口問道。

沈睿他們不知,但看樣子,籤的東西應該不是小事,這張桌子上的人除了兩個穿西裝的男人,其他人臉色都一臉嚴肅。

不過周元眼尖,看東西比較仔細,他搖頭說道:“不是馬老前輩,馬老前輩的眉頭並沒有眉間痣,這人有一顆黑痣,所以有差別。”

說著他接著往下翻頁,下一頁大概就給了他們答案。

是一篇剪輯下來的報紙裡的新聞:

小河村村民舉橫幅齊反抗,認為濱海開發專案的土地收購合同使詐,損害村民權利,故而小河村村民一同舉橫幅反抗,希望合同作廢,返還小河村村民居住了幾百年的家。

但政府覺得合同具有法律效應,認為是小河村村民貪得無厭,拒絕重新協調和重新簽訂合同,依舊按照舊合同的條例實行小河村收購計劃,責令小河村村民近日趕緊完成搬遷。

面對如此不合理的條例,村民拒絕履行。並在村口拉上橫幅輪流拍村民守住村口不然拆遷辦的人進入。拆遷辦的人見村民難溝通,打算強拆,於是和村民發生衝突。

小河村的村長馬如春和村民馬如東在這場衝突中,被火燒傷。

記者再次去醫院走訪時,醫院告知,小河村的村民馬如春和馬如東經過搶救不治身亡。

民怨難調,官不予情,是這場悲劇的開始。

希望接下來政府的收購專案方,能夠和小河村的村民重新協調出最新的方案。

這篇新聞旁邊附了一張被燒傷致死者的照片。

是前面看到的那張有著眉間痣的中年男人。

而李兵兵這邊在他們檢視新聞時,也讓小毛毛去把馬冬青的資料給調出來。

結果讓人有些出乎意料,他把剛得到的資訊告訴周元他們:“我讓小毛毛去調取了下檔案,發現馬冬青前輩的戶籍是小河屯,呃,剛也和你們說了,小河屯的前身就是小河村,被收購後不久才改了村民叫做小河屯村的。而且根據檔案查三代的資訊來看,馬前輩有個雙胞胎哥哥,叫做馬如春和一個叫做馬豔紅的姐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