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只想要GDP/笑死,誰還不是個SSR 第57節(2 / 2)

竇敬年過六旬,鼻直口方,一雙眸子閃爍著虎狼一般的光芒,眉宇間仍舊能看出年輕時候的英武之氣。

他面不改色,起身拜道:“陛下顧惜宗廟,心懷社稷,不欲使稚兒入繼大統,甚至不惜斷絕自身後代祭祀,家國之心,天下彰焉!臣大將軍敬不敢有違聖意,遂選請莊悼太子之後廣陵郡王入宮承嗣大寶!”

低垂下的面容遮掩住他此時的得意與譏誚,竇敬聲音平穩,尤且帶著崇敬:“廣陵郡王是莊悼太子僅存的後人,而莊悼太子是景宗皇帝的嫡子,景宗皇帝生前便已經為其昭雪,世間還有比廣陵郡王更符合大義名分的後繼之君嗎?皇位重歸嫡脈一系,此先祖之所望,大勢之所向也,伏請陛下許之!”

滿殿之人盡皆變色,朱元璋終於在此時意識到,自己一路過來收穫的敵意究竟是從何而來了。

當今天子幼年登基,乃是被以大將軍竇敬為首的反正功臣推上帝位的傀儡。

本朝國祚還沒有到能夠終結的時候,皇族穆氏在民間仍舊深得人心,大將軍竇敬雖有覬覦大位之心,但終究不敢更進一步,只能退而求其次,嫁女入宮,希望下一任天子出自竇氏女之腹。

當今天子的後宮裡有三位竇家女,除去竇皇后之外,另外兩個也是竇敬的女兒。

只是很可惜,她們都沒能為天子誕下一兒半女。

後宮中其餘人也無所出。

而上天顯然沒有給天子繼續蟄伏的機會。

一場重病打垮了他,天子的壽數就如同風中搖曳的燭火,隨時都有熄滅的可能。

所以擺在天子跟竇敬面前的問題就是,如何選擇後繼之君?

竇敬想要立幼帝。

一來小孩子好掌控,短時間內不能親政。

二來若立幼帝,則必須過繼到天子名下,如是一來,竇皇后便是年幼天子名正言順的母親,他竇敬便是幼帝的外祖父!

且這做法也合乎常理——當今無子,身為臣下,怎麼能叫天子沒有後代祭祀,無法享受香火供奉呢?

但竇敬沒想到的是,天子幼年登基,為人所控數年,受夠了明明是天下之主卻不得不仰人鼻息的痛苦,也不想將這痛苦加諸在別的幼兒身上,所以他做出了一個違背時下之人秉性的選擇——

我不要過繼來的兒子,不要死後的香火!

主少國疑——為了天下穩定,我要成年的堂兄弟承繼大寶!

你不要妄想像控制我一樣控制下一個天子!

關於後繼之君選擇區間的這場鬥爭,是天子獲得了勝利。

傀儡天子,也仍舊是天子。

如果連選擇後繼之人的權力都失去了,豈不是連最後一層遮羞布都沒有了?

雖然反正功臣勢大,可朝堂上仍舊不乏有願意為穆氏效死的忠臣。

但是關於最終人選的確定,是竇大將軍贏了。

因為他選擇了一個遊離於主流繼位人選之外,沒有接受過任何儲君教育,但是仍舊具有繼位資格的郡王為後繼之君!

穆義康,莊悼太子之子。

他的確是當今天子的堂兄弟。

從血統論,他甚至可以說是最名正言順的人選了。

穆義康的繼承序列來自於莊悼太子——莊悼太子可是景宗皇帝的嫡長子!

雖然後來莊悼太子被景宗賜死,但是景宗皇帝生前早已經為其翻案。

遵從本朝國制,莊悼太子為景宗皇帝的第一序列繼承人,他的嫡子為第二序列繼承人,若無嫡子,則庶子為第三序列繼承人——穆義康就處在這個第三序列上,且是唯一一個處於第三序列的。

至於景宗皇帝其餘的那些庶出皇子們,無一例外,全都是第四序列,他們的兒子,得排第五!

可這一切都架不住穆義康是個在掖庭和民間散養長大的郡王。

因為那著實尷尬的身世,他沒有接受過正經的儲君教育——甚至連皇孫該有的教育都沒有。

他是個純粹的,野蠻生長的人。

難道要指望一個這樣的人去縱橫捭闔,壓倒竇大將軍,重振穆氏皇族嗎?

諸多心繫穆氏天下的朝臣不由得心生絕望。

誰能想到竇大將軍釜底抽薪,居然選擇了這樣一個人呢。

只有皇帝們在空間裡邊看戲,順帶著替竇大將軍上香。

嬴政:“……走好。”

李世民:“喲嚯,這可不是普通的廣陵郡王,這是朱扒皮傾情演繹的廣陵郡王!”

李元達:“我奉勸這位竇大將軍,趕緊停止你的引狼入室行為!”

劉徹幸災樂禍道:“來不及啦,沒救了,等死吧!”

……

穆義康這個人選,是竇敬再三斟酌之後,方才選中的。

從大義名分上來講,穆義康最合適。

從竇家的利益來說,穆義康也最合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