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開始蘇了[未穿今] 第41節(2 / 2)

什麼?

看到這一句話的網友立刻點選螢幕上面的關閉,一瞬間原本密密麻麻的彈幕瞬間消失了大半。人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黎橙和沈臨城一起,手挽著手、肩並著肩,朝著臺上走去。上面,站著先前的那名女主持人,站著卡夫·杰特爾。

他們屏息,看到女主持人將話筒放置在自己的耳邊,再次聽到了他們剛剛落掉的那句話:

“恭喜Z國黎橙、沈臨城獲得圖靈獎!”

當晚,各大新媒體紛紛趕稿,在自己的平臺上釋出了這則令人振奮的訊息。幾乎開啟朋友圈、微博、微信、Q|Q等社交媒體,都能看到里程這兩個字。

全Z國都在為它慶祝。而黎橙和沈臨城兩人在圖靈獎頒獎典禮上所說的獲獎感言立刻被人剪輯下來po到了網上。

黎橙的身體靠近話筒,燈光打在黎橙年輕的臉上,她抬起眼,執著地朝著臺下的人說道:“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哲學、藝術和科學,其目的都是為了讓人類的生活趨向高深,使它從單純的生理存在中昇華,並把個人引向自由。對於上述話所說的前兩者,我無能為力,但最後一點,我和我的國家都希望我做到。”

在黎橙說話的時候,沈臨城的目光幾乎全程都注視著她,直至黎橙講完,他才冷冷清清地朝著下面望了一眼,他說道:

“我自踏入這一領域起,我從來都只認定一個真理,那就是任何事情都無法取代科技,而科技也取代不了任何事情。”

沈臨城將本就不長的演講稿唸完後,重新走到了黎橙的身旁站定,兩人的手自然而然地又牽在了一起。即便他們在獲獎感言中都沒有提到對方,但在鏡頭前面這樣親暱的舉動,無疑在向全世界宣佈著同一件事情。

他們在一起了!

沈臨城和黎橙戀愛、沈臨城和黎橙雙雙獲得圖靈獎,這兩條訊息放到現在這個時候,無論哪一條都引起了眾人的廣泛討論。比如,沈臨城和黎橙什麼時候戀愛,他們會結婚嗎,又比如,沈臨城和黎橙會不會獲得諾貝爾獎,成為最小獲得諾貝爾獎的科研人士等等。現在,哪怕沈臨城和黎橙他們倆不是什麼當紅明星,更不是什麼娛樂圈裡的人,媒體記者朋友們的記者也要把里程的電話打爆了。就連沈臨城的電話號碼,都被有心人洩露了出去。

沈臨城看了一眼手機上的陌生來電,在短短几分鐘之內,已經有了三十多個未接來電。他利落地將手機關了機後,便呈大字型地躺在了床上。他輕輕轉頭,便看到黎橙正悠哉悠哉地坐在沙發上,手裡捧著一本書翻看著。

從回國到現在,黎橙總共就接了兩個電話,相較於他來說,不可不謂悠閒。沈臨城輕哼了一口氣,直接從床上站了起來,走到黎橙的身旁,坐下。

黎橙坐的是單人沙發,坐她一個人剛剛正好,但要再加上沈臨城這樣高大的男孩子,就有些擠不下了。黎橙甚至感覺到,她有一半的重量都搭在了沈臨城的腿上。

沈臨城的身體向前微傾,手臂自然而然地搭在了黎橙的腰間,頭靠在黎橙的肩上,看著黎橙在看的書。

是他看過的一本理論書籍,只是內容有些枯燥,他看到一半的時候,就扔到一旁忙活其他事情了。然而如今陪著黎橙再次讀這本書,沈臨城覺得,這書還寫得挺有趣的。

陽光輕輕暖暖地照在黎橙的臉上,也渡到了他的身上。他微眯著眼,懶懶散散地看著黎橙翻過一頁又一頁,這種暖意,讓他顯些沉浸在內,想要睡了過去。直到黎橙啪地一下合上了書籍,沈臨城才微微有些清醒了過來。他朦朧著一雙眼,下意思地雙臂收攏,將黎橙緊緊地抱在了懷裡。

“怎麼了?”沈臨城沙啞地問道。他看到黎橙捧著手機,眉眼微皺地看著它。沈臨城努力地探了過去,卻發現,螢幕已經暗了下來,裡面的內容他已經看不到了。

他伸手撫平了黎橙微攏的眉間,心中雖然有些急切,但他還是放低了聲音,柔聲問道:“怎麼了,橙橙。”

黎橙沒有答話。沈臨城也不逼她,他就耐心地等待了黎橙幾分鐘之後。黎橙終於抬起了頭來,她的目光中包含思索,最終堅定了什麼決心,朝著沈臨城問道:

“你願意將你的名字,同我的名字一起,出現在教科書上嗎?”

這句話著實有些繞,沈臨城花了好幾秒的時間,才聽清楚了裡面的含義。他一邊不動聲色地長按鎖屏鍵,將還未關機多久的手機再次開啟,一邊問道:“什麼意思?”

黎橙說道:“剛剛林雅通知我,教育局邀請我去參與高中生教科書的編輯中,並且我的名字會出現在教科書上。”

沈臨城將懷中的女孩抱得更緊了:“那你是怎麼說的?”

黎橙將手機放在了一旁,似是不在乎地說道:“如果那版教科書上沒有你的名字,那我就放棄這次機會了。”說完,她抬眼極為認真地朝著沈臨城一字一句地說道:“我有沒有和你說過,我想和你的名字一起在同一時刻出現在同一版本的教科書上。”

沈臨城低頭,便看到鎖屏上林雅發來的簡訊,上面清清楚楚地寫著教育局這三個字。由於他父母是研究人員的緣故,教育局這邊通知他並沒有透過林雅,反而直接發簡訊給了他。想來,在這之前也應該是打過電話的,只不過他關機沒有打通而已。

但不管是什麼原因,沈臨城只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他和他的小女孩的名字,可以一起出現在教科書上,永生永世,被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一起看到。

他抵在黎橙的額頭上,說道:“那從此以後,我們的名字就連在一起,永生永世都無法分開了。”

番外 里程時代1(嚴禁盜文)

時代這個詞, 一向具有很深遠的意義。每一個時代都會應命運誕生出一批耀眼的群星, 他們推動歷史的車輪, 不斷改變著世界。

但從來沒有哪一個人、哪一個組織或者國家有勇氣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一個時代。即便他們有這樣的勇氣, 全世界都不會承認這一個名字。唯獨一個例外——里程, 一家成立十年的Z國公司。

它以極其短暫的時間崛起, 用五年的時間以蠻不講理的態度闖入所有人的視線當中, 最後根深蒂固。五年過後,無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都驚訝地發現, 自己身邊或多或少都出現了里程的產品。從電視機到電腦手機,從遊戲到生活工作,幾乎每一個角落都出現了里程的身影。公交車、地鐵每經過一個站點, 都會看到里程旗艦店的身影。

如果單從這點來看, 里程充其量而言,也只不過是一家公司, 若說的再具體一點, 也就是一家資產龐大的公司而已。這種程度這種水平的公司, 別說全世界, 就單說M國, 就有好幾十家公司能與里程相提並論。

真正的轉變是在第五年暑假, 當所有高考學子填完志願後,就突然有一則訊息,以星火燎原的姿態瞬間傳入到眾人的耳朵裡。

里程要上市了!

據媒體報導, 以Z國為始、以地球為終, 所有國家的股民都大清早起床,或對著手機,或跑到證券交易所,總之不管在哪裡,他們都睜大著眼睛,緊盯螢幕,等待著開盤。那一天,里程的股價每分每秒都在上漲,厚積而薄發,那一天,舉國歡度。

也正是從那一天起,里程就以勢如破竹的姿態出現在了各行領域的學術者的眼中。如果說,前五年,里程讓全世界的普通民眾認知了他們,讓學術者記住了他們。那麼後五年,他們就讓學術者深入瞭解了他們,併成為了各大世界級的獎項常客。

說這句話的原因很簡單,自黎橙和沈臨城兩人獲得圖靈獎之後,就沉寂了下來,整整五年,他們都沒有出現在世人的眼中。而里程也彷彿退出了世界獎項的舞臺,他們專注於民生事業的發展。那天晚上,全世界看到的那場激動人心的圖靈獎的頒獎夜晚,彷彿就如同一場夢一般。

有人說,黎橙和沈臨城兩人,分明是“小時了了,大時未佳”的正確寫照。雖然有很多人立刻提出了反駁,畢竟很少有人能在他們這個年紀獲得這樣的殊榮。但很快,兩三年過去了,這種觀點和說法再次提出的時候,幾乎大半部分的人啞口無言,不再反駁。很多老師在翻到教科書上,有關黎橙和沈臨城兩人的介紹時,總忍不住嘆一口氣,表達自己的惋惜之情。

但好在,里程裡面,不僅有黎橙和沈臨城,還有其他優秀的科研人員。第一年,里程就有人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提名。這一下子,就讓整個Z國都轟動了。特別是,當媒體記者們看到,他們即將採訪的提名者是一個憨頭憨腦的三十歲左右的青壯年時,他們的內心就更為振奮不已。

雖然只是一個提名,但足以讓整個Z國人都記住他們的名字。

而就是從那年起,里程的奪獎之旅,就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第二年,里程就有人榮獲諾貝爾化學獎。

第三年,里程有人獲得了菲爾茲獎。要知道,由於諾貝爾未設定數學獎,因此菲爾茲獎可以算作世界數學含金量最高的一個獎項,其重要程度,堪比諾貝爾。且,它的獲獎要求比諾貝爾更為嚴苛,它每四年舉辦一次,獲獎者必須在元旦之前未滿四十歲。往屆,也只有各籍華人獲得這個獎項。而如今,真正獲得這個獎項的Z國人,此刻才終於誕生了。

第四年,里程獲得了諾貝爾生物獎的提名,但很遺憾,最終未能獲得這個最終獎項。

此刻的媒體記者朋友們,看到自己攝像機裡面的一張年輕面孔,此刻心情已經平靜無波,甚至還有些想笑。恐怕現在,全世界有抱負的年輕人都將目光對準了里程了吧。畢竟,這可是一家世界頂級獎項製造者的搖籃!

說到這點,全世界的人民也頗有些哭笑不得。按道理來說,在Z國,跟那些哈佛等頂級學府競爭的應該是華大、京大這些學校。但事實截然相反,真正威脅到這些學府的竟然是一家公司?這放到四五年之前,誰敢相信,但此刻就是事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