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魚 第64節(2 / 2)

小說:大秦嬴魚 作者:一口香

這不是巧了嗎,她家良人乃是二級上造爵位,上過戰場,正當壯年,這些年來更是沒有荒廢了操練,正好讓他去充當公子魚的衛隊,省的他一個大男人在家閒著不做事,讓她看了眼睛疼。

不說其他福利待遇,最起碼,能給她換兩個鐵鍋回來呢,省了家中開銷了。

婭打道回家,將這個訊息說給自家良人聽,並立逼著他一定要去參與選拔。

上造聽著好聽,是個軍功爵位,但只有二級。秦律規定,三級(包括三級)簪嫋爵位以下者,遇到徵發勞役和軍役的時候,仍舊要服役的。現在自家良人還好好的待在家裡讓她伺候,但誰知道哪一天早上醒來,等待著她的不是將良人踹下床,而是一個徵兵令呢?

公子魚如今只有六歲,等到他上戰場博軍功的時候,還要十幾年呢,在這十幾年裡,秦國即便有戰事,也徵不到櫟陽來,更徵不到公子魚的頭上,要是自家良人做了公子魚的衛隊,可就有十幾年的安生日子過了。

因此,婭是一定要讓自家良人進入公子魚的護衛隊的。

就是不發軍餉也要去。

稼夫也想到了其中的好處,但這樣的好處,稼夫一介尋常百姓,自覺可能輪不到他,但他仍舊聽妻子的話,加緊訓練自己,然後養成清潔的好習慣,力求能讓公子魚看上。

就為了給妻子一個安慰吧。

就是最後沒選上,他也盡力了,妻子應該也不會怪他的吧?

準備了一個多月,終於等到了徵選的日子,婭才會一大早的就喊稼夫起床,務必不要錯過時辰。

婭今日的早餐是麥飯和雞蛋炒藿菜,飽腹又有營養,還能避免如廁影響徵選。這是她特地為自家良人做的。

用過朝食,稼夫就在婭的殷切目光中,出發了。!

第75章 規劃和選拔(10000營養液加更)

有了一千金的現錢和一大倉庫的海鹽之後,秦魚設想的招募有餘力百姓做工的藍圖就可以施展了。

他給現在和明年做了一個大體的規劃。

第一就是將水車和水碓、水磨鋪廣到全縣。建造水車除了需要技術支援之外,還需要大量的成熟木材和桐油,建造水磨還需要大石,水車和磨盤建的越大,需要的木材和石材的質量就越高。

他如今已經在王宮和都鄉各建造了一座水房、在東鄉更是一下子建了三座,用的都是官署的開銷,若是繼續下去,管財務的小吏就該引咎辭職不幹了,因為為鄉里建造這些,完全是政府福利性質,不需要下面鄉里出半個半兩錢的。

因此,秦魚打算趁著農忙還沒開始,用錢、鹽和布帛發動一次有償勞役,請有經驗的砍伐小吏帶著縣裡的青壯們進一次北山,多采伐一些成材的大木和大石回來備用。北山靠近沮水,砍伐的木材可以直接扔進河裡順流漂到都鄉截留打撈,大石的話,就需要靠人力和畜力給拉回來了。為了可持續發展,秦魚是讓人帶著適合北山生長的樹苗過去的,砍一棵大樹種兩棵小樹,且務必要保證它們能成活。

因為是有償勞役,秦魚特地跟徵發勞役的小吏說明了,若是有不想參加勞役的青壯,也無需強迫,要以自發報名為主。

秦魚已經做好了沒有多少人報名的打算,若是徵發不到多少勞役,秦魚就讓秦王派給秦魚的三千刑徒給頂上,裡面絕大多數都是青壯,將採伐的時間線拉長,等到河水結冰的時候,縣裡同樣能積累足夠的木材和石材。

但是,自從徵告發到各鄉里之後,第一日各鄉的裡典報上來的人數,就超過了秦魚需要的總人數的預期。

秦魚納悶:“我這徵發的可是苦役,怎麼有這麼多自發勞力報名?”

向圭笑道:“這算是什麼苦役?不過是在離自家不遠的地方做工,連縣都沒出呢,還有鹽和布帛拿,這樣的好事,我可是頭一回聽說。”

秦魚:“那他們還真相信我能如實支付答應他們的報酬。”

向圭簡直要翻白眼了:“就連山間採的野花都能換牲畜苗,更別說大木和大石了。如今縣裡的百姓們恐怕都覺著咱們櫟陽的官署是個取之不盡的財寶庫了。”

你當每天散落到各家各戶的家禽都是假的嗎?百姓黔首們不傻,自然知道拿到手裡的才是最真實的,如今縣裡的牲畜苗都還沒換完,徵完勞役就是拿不到鹽和布帛,用勞役換牲畜苗也是可以的。

再者,秦為了建造宮室和陵墓,幾乎每年都要徵發勞役去山裡採伐大木和大石,還是無償的那種。住在水邊沿岸的百姓和官署,若是見到河裡漂著的木材沒有及時打撈起來,縣官和百姓是要受到處罰的。因此,秦魚別說是有償勞役了,就是無償的,黔首們也必須聽從。

對向圭說的野花,秦魚糾正道:“那可不是尋常野花,那是油菜花,可以榨油的,等到明年這個時候,說不定咱們就能吃上菜籽油了呢。”

向圭看著秦魚,覺著這孩子真是異想天開,但他也不說喪氣話,只道:“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不管是種什麼,從種下到收穫,都是需要人力打理的,只要這些你都規劃好了,我沒意見。”

秦魚撓頭:“先種一些試試吧,反正現在我手裡的種子不多。”

不管怎麼說,百姓們能自發來他這裡做活,除了緩解了秦魚的用人壓力,還讓他第二個計劃能夠提前實施了。

秦魚給櫟陽的第二規劃,就是大量種植果樹,以柿子和葡萄為主,桃李杏山楂棗子板栗等果樹為輔。

秦魚已經看過櫟陽的輿圖了,他在上面看到了各個鄉里的分佈位置,卻沒有看到邊界線,他去問向圭,向圭也很詫異的告訴他,櫟陽是沒有分界線的。

櫟陽的北邊是頻陽,西邊是涇陽,東邊是重泉,東南是鄭縣,南邊是戲,縣和縣之間是大片的空地,誰家有能力去開荒,地盤就是誰家的。

就是這麼任性。

所以說,在秦國,或許是在整個戰國時代,都是土地多到沒有人去開墾,而且這個開墾,還不是去開墾完全無人問津的荒地,而是在原先有阡陌做界,因為各種原因荒蕪了的田地裡耕種。

這樣的荒地,櫟陽周邊也有,都是百姓們無力耕種之後才荒蕪的。秦魚要做的,就是儘量的將這些荒地給利用起來,比如,在靠近鄉里的空地和道路兩旁種上果樹。

果樹種植雖然也需要人去打理,但工作量上,要比種田少許多,這樣,日常的時候,就可以以亭為

單位,讓亭長來負責果樹的日常看顧,等到施肥除草或者採摘的時候,秦魚會再發動縣裡的人手去幹活。同樣是有償的。

這些果樹名義上都是屬於縣裡的財產,但他並不打算讓人嚴加看管,更不打算設立刑罰懲罰偷摘果子的人。水果可以飽腹救人命,也可以為人體提供微量元素,提高人體機能,秦魚要想提高人口出生率,就要為百姓們創造一些可施行的條件。

等到秋季收穫的時候,秦魚就可以利用大量的果實釀造柿子醋和葡萄酒、葡萄醋,這些既可以當做勞役報酬發放給百姓們,還能賣給食鋪和商人們,進項或許沒有花露那麼暴力,但它細水長流啊,完全可以作為官署日常的一項工作來做。

現在百姓們幹活這麼積極,他就可以給鄉里百姓們和來往的商人們釋出公告,說明櫟陽縣需要購買大量的柿子樹苗和葡萄藤苗,其他果樹苗也少量需要,請他們運來櫟陽官署,官署會按照市價購買。

柿子是民間常見果樹,百姓們都認識,有不知道葡萄是什麼的,秦魚就特地在櫟陽四個城門口各放了一個大陶缸,裡面種上從西鄉自己家裡移植過來的葡萄藤給來往的人們做比照。七八月份,葡萄藤上已經掛上了圓溜溜的青葡萄,非常好辨認,只要是見過的,都能一眼認出來。

他現在先將訊息放出去,等到果苗收購上來,也就到了八月份秋收的時候,去山裡採集大木和大石的百姓黔首們也該回來了,秋收過後,他就再發動一次有償勞役,請這些百姓們幫他把果苗遍植各鄉里道路兩旁,等到明年春天,這些果苗,至少能活一半吧?他要是放出果樹不限制百姓採摘的訊息,百姓們自發去維護果苗,會不會成活更多?

現在當然也只能是想一想,需要到時候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秦魚的第三個規劃,是發放種植補貼,讓百姓們在需要納稅的良田之外的屋前屋後,種植玫瑰和大豆。

道目前為止,輪那邊已經篩選出來出油率最高的月月紅品種出來,秦魚給這個品種取了一個新的名字,就叫玫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