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魚 第67節(2 / 2)

小說:大秦嬴魚 作者:一口香

第二部 分,是官署計劃在縣內種植果樹。因為種植果樹屬於輕省的活計,因此這部分勞役面向的群體,除了青壯男子之外,還有青壯女子,以及自認可以做工的老弱。青壯男女鋤地挖坑,老弱可以澆水扶苗,分工明確,一點毛病都沒有。

秦魚這樣的“橫徵暴斂”,要是來個儒家博士,怕不是得指著他的鼻子臭罵“暴君”!

但櫟陽的百姓們聽著此次勞役的內容,具都開心的笑了。

往年秋收之後,他們交上今年的賦稅之後,沒有服勞役的,也是要繼續服勞役的。以前給官署服勞役,不僅是無償勞動,還要自備口糧。啥?沒有口糧?那也沒關係,可以向官署借貸喲,只要等你田裡有收穫的時候,連本帶利息的,還上就行了。

即使沒有服勞役的,他們也會憑藉經驗,計量剩下的口糧,看能不能捱過明年青黃不接的時候。要是之前家中有在官署借貸的,這個時候就要開始還貸了,若是打算用全家剩下的口糧去還貸,那就要考慮接下來的日子全家會不會餓死。

要是不打算還,那也有兩個選擇,一個選擇是利滾利,這樣或許永遠也沒有還的上的時候,第二個選擇,就是主動去官署,用延長服勞役期限的方式,去為官署還貸。

無論是第一個選擇,還是第二個選擇,總歸,他們最終,還是要到官署延長服勞役的期限的。

要是家中既沒有未完的勞役要服,也沒有未還完的借貸,糧食青鹽也都夠吃的,那麼,這個時候,全家就要考慮如何過冬的問題了。經過一年的風吹雨打,茅草屋是不是漏風了?要不要修補?過冬的柴木可都準備好了?大人穿的棉衣呢?熬過綿綿寒夜的被子呢?小

孩子可以窩在屋子裡躲冬,大人可是要幹活的,沒有棉衣穿,沒有暖被蓋,凍壞了身體,可就做不了活計了。

更有可能的是,全家可能在不知不覺間,都凍死了。

因此,每年的冬季,對他們這些黔首們來說,都是一個不大不小檻,度過去了,就還有明年,度不過去,就沒有第二日了。

若這些都準備好了,仍舊不能閒著,秋收後的田地整理好了嗎?田間的溝渠要不要疏通一下,等來年春耕好引水灌溉?今年種的麻漚好了嗎?若是不能在結冰前將麻捻成線,留待冬日裡紡織成布帛,等到明年交帛稅的時候,很可能會交不夠......

林林總總,他們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每一時每一刻,都不能停下來,他們時時刻刻總是有做不完的活計。

或許只有等到死亡的那一刻,他們才能永久的歇息一下了。

不得不說,商鞅的疲民政策,在秦國施行的非常成功。

但今年,一切都不一樣了。

櫟陽的百姓們,仍舊覺著每天有幹不完的活計,仍舊每天都累的只想躺倒不想站起來,但他們的心態,發生了截然相反的變化。

他們即便躺倒了,腦袋仍舊在轉動,想著明天,要如何能做更多的活,因為他們的做工量,直接跟他們的利益相關。

都是因為,他們櫟陽,來了一個小縣令。

小縣令實在仁慈,他不僅讓大王允許他們養殖家禽只收很少的羽稅,還讓他們用鮮花換取禽苗,天呢,這跟白撿有什麼區別嗎?

他們原本就覺著,這已經是天大的好事了,誰知,還有更好的事情在等著他們呢。

鄉里建起了水房,以前舂米是個苦活計,無論男女,用手臂抱著木棍舂上一上午,胳膊都要斷掉了,也只能舂出供一家人吃幾天的米來,現在好了,只要將粟米送去水房,你想舂多少,就能舂多少,完全不用自己費力。

今年的勞役也發下來了,雖然沒有比往年輕快多少,甚至要更多更重,但竟然是有報酬的,報酬居然是鹽和布帛。聽說做勞役的工地裡,一天居然是要吃三頓飯的!

有這樣豐厚的報酬,有這樣豐厚的待遇,那麼,這勞役,還能夠叫做勞役嗎?

有好奇的年輕人悄悄

去問有年紀的人,問他們有沒有聽說過這樣的勞役?或者他們年輕的時候,有沒有服過這樣的勞役?

要不說人老成精呢,這些有年紀的老人眼睛一瞪,嘴角一撇,開罵:“問這麼多做什麼?公子怎麼說,你們就怎麼做,好日子不過,再來瞎打聽,腿給你們打斷!”

好吧,悶聲發大財,他們懂得。

現在公子憐憫他們黔首日子難過,給他們發酬勞,要是他們瞎嚷嚷,讓王城那邊的大人們聽到了,或許就不允許公子這樣做了?那麼他們黔首的日子肯定就會恢復到以前的樣子了。

雖然在公子魚治下的日子還沒過多長時間,但他們衷心的希望,這樣的日子能長長久久的過下去,真心的希望公子魚能長命百歲。

他們奔告鄉里,成群結隊的進山,在三老官吏的帶領下砍伐大木,種植小木,採伐大石,然後運到沮水邊,等待沮水下游的同鄉們將其打撈起來,運往官署。

就這樣在山裡幹了一個多月,等到了秋收的日子,他們才成群結隊的從大山裡出來,人均瘦了一大圈,形似無家可歸的野人。

但等他們回到家的時候,等待他們的是滿滿一罐子供全家吃一整年都還要有剩餘的青鹽,是尺尺相盈的厚實布匹,是肥膩膩的油脂,是活蹦亂跳的家禽......

以及,笑吟吟的妻子端上來的油潑面片湯,和臉蛋紅撲撲的孩子們的歡聲笑語。

辛苦算什麼?他們的辛苦是值得的!

家中有借貸的,更是跟天上掉餡餅一樣,他們可以一邊領取一半的酬勞,一邊用另一半的酬勞抵掉官署的高利貸。凡是家中債臺高築的,無不往死裡去幹,只求儘快將債務清零,否則,等待他們的,很可能是遷居到秦國新打下來的土地上服勞役,一直等他們將借貸還清,才能回鄉。

一想到這些,不想背井離鄉的黔首們就兩股戰戰,背景離鄉就如無根浮萍,若真走了,他們此生,恐怕都沒有回鄉的時候了。

所以說,等秦魚徵發第二次勞役的時候,百姓黔首們的熱情,並不比他舉辦考課的時候少上半分。

有借貸的可以再做一波勞役趁機還借貸,沒有借貸的,能夠為家中積累物資,永遠都不嫌多。

秦魚雖然高興百姓黔首們表

現出來的高昂熱情,但他還是明示所有官吏,一切都按照秦律嚴格執行。

小男子小女子做工是什麼價錢,大男子大女子做工是什麼價錢,六十歲以下的老弱病殘能不能為官署服勞役,需要他們服什麼樣的勞役,這些秦律裡既然都有明確的規定,那麼就按照秦律嚴格施行。

秦魚深知生米恩鬥米仇的道理。做慈善,也沒有任由人佔便宜的?更何況,他是在治理一方土地百姓,不是在養肥誰的野心,施行政令,公平公正公開才是他的底線。

種植果樹的計劃已經做了接近兩個月了,這兩個來月,各鄉嗇夫、部佐和亭長們早就將自己鄉里能種植果樹的範圍和地方摸清楚了,也曾送到秦魚面前大家一起會商計劃的可行性。

因此,等到秦魚明確釋出明告的時候,無論是要栽種的果苗、挖坑的農具,還是管理百姓們服役的小吏,指導果樹種植的農家子弟,都已經準備就緒,只等秦魚這個縣令,一聲令下開始執行了。

秦魚下完命令之後,全縣的百姓黔首們都動了下來,他自己反倒閒了下來。

最近,他已經大體梳理好櫟陽本土勢力情況了,錯綜複雜姻親為網就是櫟陽本土勢力生態的最佳寫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