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魚 第145節(1 / 2)

小說:大秦嬴魚 作者:一口香

其實就是給軍卒發除了糧餉之外的工資。一個秦軍俘虜了敵人,除了基本的軍功爵田產宅基地等,還可以換取一定量的油鹽布帛等錢財,身上穿的軍服鎧甲

等衣物,也可以用軍功換取所有權,等戰爭結束之後,可以穿著回家。

秦魚可以保證,這些軍服,結實的一個成年男人穿上十年都不會破。這樣一件軍服,完全可以當做固定資產傳給後代哈哈。

如果沒有俘虜軍功的,或者不想換取軍服的,那麼,等到戰爭結束的時候,軍卒身上的這身軍服,是要脫下來給別的軍卒的,因為這是秦軍官方為軍卒提供的作戰服,是公有財產,是不能私人帶走的。

這是專為軍人提供的一項福利待遇。

以上福利待遇,俘虜軍功有,人頭軍功也有,甚至人頭軍功還會更多,但也並沒有多到讓人側目的地步。

還是那句話,誰都不是生下來就喜歡殺人的,既然都是差不多的軍功,為什麼非得耽誤時間的留下來砍人頭呢?

有這時間,大家呼啦啦的一擁而上,將人圍起來俘虜了,不是更省力?

若是有反抗的,殺了就是人頭軍功,兩者相差不大的。

從人頭軍功到俘虜軍功的換算,是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開展的,目前還沒聽見有軍卒不滿的聲音,相反,他們問的都是:

“我不想要糧食,我能用軍功換這種結實耐磨的粗棉布嗎......”

“我想給未婚妻換一盒大紅色的胭脂和口脂......”

“俺家裡缺一頭大青驢......”

“孩子到了上初學的年齡了,我想送她/他去官學......”

看吧,其實百姓很好滿足的,只要你有,只要你能如約兌現,至於是人頭軍功還是俘虜軍功,只要是軍功,大家都可以很快的接受的。

其實,秦魚在這裡埋下了一顆種子,那就是有軍功的軍卒後代,有優先受教育的權利,等到這些軍卒老去,他們的子女們也就都成長起來了,他們是秦國的下一代的中堅力量,承擔著統一六國的使命,不僅是在戰場上,更是在官場上。

這是平民晉升的另一條通道雛形,介於軍功爵制和科舉制之間。

現在還有仗可打,打仗的軍卒一邊立軍功,一邊自己接受教育和為子女爭取接受教育的機會,然後透過軍中選拔制度步入官場。

等到無仗可打的時候,這些受過秦吏學室教育的軍卒後代,就可以透過脫身於軍中選拔制的國家官員選拔制——考試製度——進入秦國的官場。

這個考試製度,一開始當然是簡單且好操作的,但任何制度,都會經過時間的洗禮,慢慢的形成適合當下的國情。

秦魚相信,秦國的這種選官制度經過幾十年的演變,等到秦國統一的時候,所面對的軍功爵無法兌現、官吏極度缺乏、人口急速減少、生產力極度低下等問題,都會經過統一的陣痛之後,自行尋找出適合當下的制度模範的。

而不是,統一之後十幾年就亡國了。!

第141章 魏國

王齕率領二十萬大軍攻下趙國的皮牢之後,諸國才知道,趙國敗了,還未等邯鄲趙王君臣反應過來,王齕已經率領大軍到達邯鄲城外,作勢要攻城了。

趙國上下無不大驚失色!

王齕作為領軍大將,話說的很客氣又很不客氣:“趙國君臣出城投降,在下可以保證,絕對不傷害邯鄲城裡一個百姓,不燒燬一座房屋,打打碎一片瓦片。”

邯鄲城門緊閉,無人理會他。

無人理會才是正常的,王齕說這話,只是例行的宣戰而已,說完這番話,他開始佈置攻城與防禦工事,勘探地形,截斷往來邯鄲的道路和水源,做足了打算長期圍攻的架勢。

王齕在為白起攻陷蕩陰做時間上的緩衝。

此時天下目光都在邯鄲這裡,都還在猜測秦國在此次上黨之戰中損耗多少,還是否有餘力出兵去攻打其他城池,都不確定秦國到底俘虜了趙國多少軍卒。

白起帶大軍趁諸侯心神未定的時候陡然出擊魏國的蕩陰,可謂是手到擒來。

攻拔蕩陰容易,難的是如何將河內與蕩陰之間銜接起來。

為了不給魏國做反應的時間,白起率領四萬騎兵,從懷地出發,一路疾馳,連續拔殷、寧、汲、朝歌、蕩陰等十九座城池,白起在前頭攻陷城池,王翦、圖、陵、賁等大小將領就率領徒軍卒在後頭佔領。

白起以騎兵的機動靈活和快速性在攻陷的各城池間不斷來回奔走,像是穿針引線一般將所有的城池都串聯網織起來,彼此呼應,不使斷聯一處。

新佔領的這十九座城池,同樣被劃分到河內郡,與舊河內作區分,新的城池土地被叫做東河內,舊的南陽之地,則是被稱作南河內。

這個南河內,既是南陽的南,也是蕩陰在北,南陽在南的南。

騎兵串聯、徒兵佔領,然後就是湯榆奉秦魚的命令,帶著從咸陽、櫟陽調集來的官吏和河內一些很有經驗的基層小吏們,去接管這些被佔領的城池。

前有上黨二十萬百姓,後有趙近四十萬降卒,近六十萬不是秦人的俘虜已經超出了秦人管轄範圍之內,所以,對已經攻陷的城池裡,那些原本是魏國百姓的魏人,秦魚下令,願意走的就放走,家人奴隸家財

想帶走的都可以無條件帶走。

有願意留下的,秦人也會好生對待。

凡有反抗者,惹是生非者,格殺勿論。

既然已經佔領了,接下來就是治理,要想在短時間內將新到手的土地牢牢的握在手中,修路和遷徙百姓是必須的。

修路可以加強新地和舊地的聯絡,從內地遷徙百姓,則是可以牢牢的佔領這些新的的土地。

要論修路,之前收下的趙軍卒俘虜就有了用處。近四十萬趙軍降卒,全部都被分散到從蕩陰到懷地的這一條主線上。

他們被分發了鑿子和钁頭,打通山路,平整溝渠,重新修建可供大軍通行的河內直道,將東河內與南河內緊密的連線起來。

而看管這些降卒,不讓他們生亂的法子,一部分是不停來往賓士的騎兵,以及駐守在各城池據點的守軍作為監軍,監督他們幹活,另一個非常大的部分,就是不斷從河東和關中腹地遷來定居的秦人百姓。

這些秦人百姓,十個裡有五個半都上過戰場,其強壯的體格,睥睨的精神,走在趙降卒身邊,就是有心搞事的降卒,心裡都得掂量幾分。

畢竟,秦人可不是好脾氣的,他們不犯錯老實幹活還可以,要是一旦被發現有搞事的苗頭,先罰再伸冤,若是一個不小心被殺死了,那也是白死。

說到遷徙百姓,考慮到他這裡已經沒有多餘的人手和精力專門騰出來去管理百姓遷徙的工作,秦魚制定的這一次百姓遷徙計劃和政策,非常優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