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魚 第275節(2 / 2)

小說:大秦嬴魚 作者:一口香

國庫多損耗一些,百姓勒緊褲腰帶餓上一頓兩頓的也沒什麼。黔首嘛,誰還沒捱過餓?

御史大夫王綰也給出了對策:“派出監御史巡視四方,嚴查當地趁機兼併土地收攬私財的豪強貴族,一經發現抄沒家產,以儆效尤。”

正好賑濟當地災民,省的咸陽這邊撥糧了。

少府令也出列,道:“渭水三年一疏浚,今年雖然才是第二年,但也可趁此良機...咳咳,趁此機會好好疏浚一下,還有溝通涇水和北洛水的河渠修建進度一直緩慢,也可趁機加快進度,看看能不能一舉完工。”

枯水季正是修河渠的好時候,今年大旱,固然對禾苗和百姓不友好,但河道乾涸,正好大肆修修補補一番,等到乾旱過去,雨水重新匯聚,這樣大修後的河渠能一下用上好幾年呢。

治粟內史皺眉:“這樣的話,就要多徵勞役了......”以秦國現在徵勞役的常例,徵勞役耗費的是國家存糧,在此糧荒之季,治粟內史並不想開倉。

......

各大臣都從自己的實際職務出發,獻出了良策,圍坐在一起的郎官們奮筆疾書,將大臣們針對此次旱災的政策都給記錄下來。

最後,所有人的視線都看向上位側坐的安平侯。

今年關中糧荒是必然的了,秦魚道:“諸君所獻之策已十分詳實,孤再添一個:仿照六國王宮興建咸陽宮殿群”

群臣大驚,大宗正出言道:“正是糧荒在即,民力疲乏之時,此時既要疏浚渭水河道,又要興建宮殿,同時徵發這麼多的勞役,會不會太過靡費?”

秦魚糾正道:“不是隻疏浚渭水,還要同時拓寬河渠,加快修建溝通涇水和北洛水的溝渠,若是當地有需要修建的田渠也可報上來,趁機加緊修建。”

“這......”

朝臣們面面相覷,但也有若有所思的,湯榆和談鳴都同時上前一步站出,兩人對視一眼,湯榆笑笑退後,將發言的機會讓給了談鳴。

談鳴對湯榆拱手致謝,然後站出來道:“昔日齊景公時齊國也曾發生了□□,為了解決齊國此次危機,當時的齊相晏子便請求向民眾發放糧粟,齊景公不許,晏子便請求為齊景公徵召民夫修建樓臺殿宇,此殿宇修建了整整三年,徵召民夫無數,讓齊國庶民渡過了那次饑荒。臣斗膽猜測,安平侯是想借先賢之法,借用賦閒在家的民力,為大王修建殿宇,為秦國興修水利,這樣,黔首有糧吃,有工做,就不會聚眾鬥毆,國家就可平穩,於此同時,大王也獲得了華美的殿宇,秦國也有了便利的水利,一舉三得。”

秦魚笑道:“不錯,君之言正是孤之意,諸君以為如何?”

眾大臣嗡嗡嗡的商議了起來,有支援的,自然也有不支援的,覺著秦魚此舉動作太大,秦國今年肯定是糧荒,明年呢?後年呢?

秦國能一直入不敷出的支撐這麼久嗎?

秦王政也很好奇,趁大臣們議論的時候,問秦魚:“叔祖怎麼突然就想著要修建宮殿了?”

秦魚笑道:“大王如今已年至十七,該開始擴修宮殿,迎娶妃嬪,開枝散葉了。”

啊這,叔祖,您是認真的嗎?!!

第235章 應對

給秦王政修宮殿娶妃嬪只是一個玩笑藉口,實際原因是渭水北岸的咸陽宮歷經百一十年,早就需要大修了。

秦獻公遷都櫟陽,命大臣修建了櫟陽王宮,後到秦孝公,他要遷都咸陽,便命當時的大良造衛鞅督建了現在的咸陽王宮。

但憑空修建一座宮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修建完成的,秦孝公臨終前咸陽王宮都沒有建完,新即位的秦惠文王都沒有個正式的王宮來處理朝政,接見各國使臣。

秦國居然都沒有一座像樣的王宮來供君王居住,這在當時受到了諸侯各國的鄙夷,於是秦惠文王便在渭水南岸仿照楚國的章華宮的樣式修建了章臺宮。

現在秦國的章臺宮就是在此基礎上擴建而成的。

渭水北岸的咸陽王宮修建完成後,這裡就成了秦惠文王、宣太后、秦昭襄王三代掌權者長居之所,章臺宮也就成了別宮。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章臺宮建成背景原因,此後章臺宮便經常用於接見各國使臣之所,比如秦昭襄王時藺相如獻和氏璧就是在章臺宮,外國使臣蘇秦向楚威王介紹秦國的時候也是說“......諸侯莫不西面而朝於章臺之下矣......”後來楚懷王被騙入秦也是住在章臺宮,後更是在此囚禁致死。

因為是別宮,是君王偶爾來居住散心之所,是以章臺宮時不時的就會擴修,建造新式的宮臺樓宇以供君王賞玩。

尤其是秦昭襄王后期,章臺宮曾經一度推倒重建。

因為那個時候秦魚給國府增財無數,秦昭襄王的小私庫更是滿的都要溢位來了,裝金銀財寶的府庫更是建了一座又一座,加之隨著煤炭的深度提煉和全面應用,窯爐的溫度急速提升,燒窯成本的降低和高出窯率讓大規模的燒製可以埋在地下的大型陶管不再是問題。

這有錢有閒又有新的技術加持,再加上白起在三晉之地屢建戰功,俘虜無數,秦昭襄王連徵召民夫都不用,就有大量的人力給他修宮宇。

新修成的章臺宮不僅地上宮殿華美壯闊非常,地下用粗陶管鋪設地下排水和取暖網路更是四通八達,秦魚還在此建了一座佔地不小的溫室,溫室的屋頂和牆壁有三分之一都是鑲嵌的大塊玻璃,用於冬日裡培植花卉和種植綠色蔬菜。

所以,新修成的章臺宮非常適宜遊玩和居住。

至於有錢為什麼不去修咸陽宮,而是大力修建章臺宮,是因為歷經百十年的發展,咸陽宮作為咸陽都城中的主要建築群體,已經是一座非常成熟的宮殿群了。宮殿群周圍不僅有官署,還有王公宅邸,不遠處還有用於行軍、行車等進行國朝活動的寬闊場地,以及圍著王宮修建的大片民居和用於王宮服務的大小工室。

想要整修咸陽宮的成本太大了,也太麻煩了,是以君王們若是想要新的華美宮殿,寧願去場地空曠的渭水南岸新建,也不想動咸陽宮。

但這種情況同樣截止到秦魚進入咸陽之前。

在秦魚隨著秦昭襄王住進咸陽宮後,咸陽城也有了新的規劃。

他先是按照新的城市建設標準主持擴建了咸陽城,慢慢的遷徙舊城的咸陽百姓去新城區居住,一來這樣可以提高咸陽百姓的幸福指數,二來可以重新分戶,編纂戶籍,增加稅收,三來,就是可以徹底的普查百姓身份來歷,清理窩藏的身份不明的盜匪流民之徒,進一步提高咸陽城的安全指數。

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現在將近二十年過去,咸陽城一直都在改變,城市規模更是早就擴建了不止一圈,城內也是舊貌換新顏,反倒咸陽王宮成了最老舊的所在。

老城居民被遷走,老舊的夯土茅房被推全部推平,咸陽宮附近空曠了不止一里兩裡,但也沒讓土地平白空著的道理。

這些空地除了規劃出新的用途之外,就全部都開墾出來,種上作物,有從西域運來的新品種,也有本地的糧食蔬果,其中在有一小溪流的那一片,更是種了大片的花圃,作為咸陽宮新的附屬宮苑,一年四季都美不勝收,成了咸陽城中的一大風景。

現在,有錢有閒有空地更有大量的勞力可以徵召,擴建修葺咸陽宮的時機到了。

秦魚建議,不僅要大修老舊的咸陽宮,還要拆除一些不必要的小宮室,仿照六國王宮,修建新的地上宮殿群,至於地下管道,更是要大動,他是想一次性為秦國一勞永逸的修建下一個百年宮殿群。

朝臣們對於要不要大修咸陽宮殿群展開了細緻的討論,首先就是砍伐大木的問題,現在渭水水位下降,砍伐的大木不能順水漂流而下,光靠人力車馬

拖運絕對是不行的,成本太大,還不一定能成功拖過來。其次,人力問題,疏浚渭水和加開修建涇水-北洛水長渠(正在修建的鄭國渠)是首要工程,徵召的民夫要先滿足這兩個大工程,才能有餘力去修宮殿。第三,財力問題,這個有商會和治粟內史計算裁奪,同樣要先滿足水利工程,再滿足修建宮殿。

綜上,要修宮殿可以,咱先提上日程,但不能是現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