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慕之賓 第132節(2 / 2)

小說:入慕之賓 作者:海青拿天鵝

我看著她,頗有些感興趣。

“你可是中宮。”我說,“你父親對聖上死心塌地,難道他不想要太上皇的性命?”

“誰死心塌地。”明玉鄙夷,“我父親豈是那等死腦筋?他做事從不會忘了留後路。你以為,我這回到洛陽來,只是為了看你兄長?”

我訝然:“還有什麼?”

“我有三個堂妹,個個出落得貌美如花,先前我堂叔想都送進宮去。我父親不曾答應,就是想著哪日太上皇后宮開了,好往這邊送一送。”她說,“如今,豈非正是時候?”

我:“……”

好個蕭純。

在我面前,他總擺出一副父親故交的慈祥長輩之態,彷彿事事為我考慮。現在,我婚還沒成,他就打算盤來挖我的牆角。

“是麼。”我看著她,“如此說來,你要親自向子燁保媒?”

“打這主意的多了去了,太后董裕他們都想著以採選之名,往太上皇身邊塞人,可太上皇只娶皇后不開選秀。太上皇連太后董裕他們的面子都不買,怎會買我的。”明玉倚著憑几,悠然道,“不過你不一樣。你是太上皇后,總要顯示顯示賢惠大度。那善妒的名頭可不是好擔的,若能有你來提,為太上皇充實後宮,那麼對你是大有裨益。”

我冷笑一聲,道:“你家與我家如此親近,你那三位堂妹都算自己人。將她們薦進去,總好過讓外人佔了便宜,對麼?魯國公還是那樣知冷知熱,為人考慮。”

明玉不以為忤,道:“你也不必陰陽怪氣的。你就算不要我家的人也要,此事,我勸你好好考慮。這太上皇后本是多少人盯著的,你突然冒出來搶了,便是要做那些人的眼中釘。與其成為眾矢之的,倒不如順手給他們以一條道,讓他們跟著沾沾雨露。如此,他們不但不會恨你,反而會稱讚你是個堪為千古表率的賢后。”

我看了看她:“這話可是在說你自己?”

明玉“嘁”一聲:“我不過是順道讓那些人得了逞罷了。你那發小朝三暮四,他要進人,豈用得著我來主張?誰稀罕他。”

說罷,她看著我:“我說的那些人,可不止是太后或董裕。太上皇這邊,我看打後宮主意的也有不少。今日校場上那個惹人厭的小妖精,我記得姓杜?他們家可是得了太上皇重用的。那杜娘子敢當著眾人的面向太上皇說三道四,可見平日裡頗得優待。這樣的人,難道心裡沒在打主意?”

我不否認,道:“你見過她?”

“何須見過。我已經在洛陽待了幾日,那紫微城可不是白白住著的,該知道的我都會知道。”她說,“太上皇身邊親近的女子,攏共就那麼兩位,除了她母親就是她,有什麼不好認。”

說罷,她饒有興味地問我:“這母女二人,看著便是不好惹的。我記得當年杜行楷還是死在了你父親的獄裡。這些日子,她們莫非不曾為難你?”

“我還沒入宮,日日住在鄉間,有什麼可為難我的。”我嘆口氣,“倒是辛苦了兄長。”

明玉一愣,道:“你兄長怎麼了?”

“他雖尚無官身,但到底是要入朝的。”我說,“如今我要與子燁成婚,在許多人眼中,兄長便是那後族的頂梁之人,將來必受重用。如此一來,就算他仍是庶民,也已然是那爭利之人,拉攏者有之,針對者更有之。便如今日那校場,你也看到了,也不知多少人等著兄長出醜。”

明玉沒說話。

她倚在憑几上,手指輕輕撫著雕飾的邊緣,若有所思。

“哦?”她冷笑,“那位杜娘子,我聽說她家中最受重用的親人不姓杜,姓林。便是那位林知賢林太傅,是麼?”

我正要說話,忽然,外頭傳來內侍的聲音:“稟中宮及娘子,太上皇駕到。”

第一百九十三章 番外-阿黛的七夕(一)

七夕在即,日日晴天。

夜晚,星辰佈滿盛夏的夜幕,匯作天漢,橫跨夜空。

宮學裡,女學生們每日不離口的話題,便是關於那七夕之夜的。

七夕乞巧,乃自古以來的風俗。

三日前,朝廷裡的中尚署已經將乞巧所用的七孔金細針送到各宮之中。阿黛身為鄭國公之女,宮學裡的公主伴讀,也得了一根。

她將那針看一眼,只覺無趣,收進了荷包裡。

旁邊,正在課間休憩的公主、宗女和一眾伴讀們嘰嘰喳喳,說著七夕夜裡的安排。

香案如何擺,金盤和羅帳要什麼款式的,在月下做的針線,究竟要繡什麼樣的圖案……樁樁件件,都有講究,每年的講究又大不一樣。

“無趣。”正說得熱鬧,忽而有人道,“年年都是這些,有什麼意思?弄得再熱鬧,拜一拜月亮也就過去了。乞巧乞巧,我這些年乞巧許了那麼多的願,也沒有一樁成過的。”

眾人看去,只見說這掃興話的是咸寧公主。

在一眾公主之中,咸寧公主最得皇帝寵愛。

眾人面面相覷,隨即有人輕笑一聲,道:“我等自幼住在深宮大院之中,什麼事都遇著規矩,條條框框不得逾越,自是無趣。可若在民間,可大不一樣。”

說話的是隆鄉郡主,在宮學之中,數她最精通遊樂之事。

“哦?”咸寧公主道,“民間有什麼好玩的?”

隆鄉郡主道:“那可多了去了。有一樣,是近年剛剛興起的,名叫流燈乞巧,公主可聽說了?”

咸寧公主搖搖頭,好奇道:“那是何物?”

“所謂流燈乞巧,便是取一盞河燈來,將自己的名字寫了或繡了,七夕之夜,對月許了願,塞到河燈裡。”隆鄉郡主道,“然後,將這河燈拿到水邊去放了。”

眾人聽著,神色並無多少打動。

“這不就是尋常的流燈許願?”有人道,“哪裡有趣了?”

“這可與尋常的流燈許願不一樣。”隆鄉郡主道,“一來,那河燈都是特製的,底下有專門放許願箋子的地方,七夕前才會上市。二來,這許的願不許別的,專許姻緣。”

聽到“姻緣”二字,女子們都來了興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