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秘辛(1 / 2)

小說:捉蠱記 作者:南無袈裟理科佛

青城三老,分別是重瞳子、夢迴子和酒陵大師。

傳聞中這三人都是青城山頂尖兒的人物,卻不料相繼都身受重傷,衝擊天道無果,唯有將性命寄託於法器之上,兵解成仙——而這所謂的仙,實為鬼仙,比之那天道得心的地仙,實有不如,但比之世間許多高手,又都強上許多。

畢竟在生死之間的那一剎那,便能夠領悟到世間許多的底層規則,從而能夠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

這種理解,對於修行者來說,著實是一種難以企及的緣分。

聽到傳聞之中的夢迴子召見,我的心中忐忑不已,問王童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情不,王童告訴我他也許久沒有見過這位師祖了,著實不清楚這裡面的規矩。

他這話兒說得我更心虛了,止不住地冒冷汗。

王童見我著實緊張,便安慰我,說沒事的,我師祖為人和善,最是謙和、平易近人,所以見到他,實話實說就是了——對了,他老人家比較注重人品,不喜歡別人騙他,也不喜歡滿口謊言的人,所以他如果有什麼問題問到你,你儘量說實話,如果不願透露的話,直接說就是了,不用多言。

我點了點頭,說好。

在那道童的指引下,我們朝著右邊的道路走,走了半個小時,來到了一處高峰之前。

上清宮位於青城山第一峰,一路臺階而上,氣派儼然,路上經常有瞧見身穿道袍的人上下,有的面無表情,悄悄打量;而有的則是認識王童的,便與他打招呼。

王童乃西南局扛把子王朋的兒子,屬於官二代,不過就他本人而言,其實並無什麼紈絝脾氣。

不但如此,他這個人為人和善,擅長與人交流溝通,修為也挺不錯。

不管是誰,他都彬彬有禮,十分親熱。

我感覺這些人都挺喜歡他的。

如此一路走,來到了離山峰頂還有五百多米的半山腰處,出現了一大片的建築,牌坊之上,寫著“上清宮”三個金色大字。

我眯眼打量,發現這字古怪,裡面彷彿有符文無數,映照人心,讓人感覺莫名就是一陣心慌。

這裡面,有講究。

王童告訴我,說整個青城山中,各門各派,十幾個宗門,但若說實力最為雄厚的,當屬兩處,一為上清宮,再有一個,便是老君閣。

這說法讓我有些意外,因為我以為青城三老的名頭這麼響,卻沒想到不在其中的老君閣會這般厲害。

不過聽說老君閣的滄海道人修為也是深不可測,只不過名頭並不響亮而已。

青城山上,人傑地靈,高手無數,如過江之鯽,不過大部分人都醉心修道,罕有出外修行的,所以名聲不顯,但修為高深的人有很多。

也正因為如此,大部分人都不願意沾惹是非,寧願縮在這青城山的洞天福地裡,不問世事。

這種感覺,有點兒“躲進小樓成一統,管它東夏與春秋”的自在。

所以想要說服這幫人出來做事,還真的是有一點兒難度。

進了上清宮的山門,道童領著我們一路往裡走,越過無數亭臺樓閣之處,來到了一處高牆大院的殿宇之前來。

這殿宇之外,是一片假山和池水,圍繞成一個八卦山的造型,道童領我們到了門口,然後躬身說道:“裡面有師叔接引,我便送到這裡了。”

王童與我躬身感謝,然後推門而入,門口站著一個十六歲的年輕道士,打量了我們一眼,然後說道:“師父在等著你們。”

王童二十大幾的人了,面對著這個小道士,卻也十分恭敬地躬身行禮,說霖東師叔。

師叔啊?

我下意識地打量了一下對方,想著這名字怎麼跟我以前一大學同學挺像的……

小道士年紀不大,但脾氣倒是不小,打量了我們一眼,王童的招呼他也只是微微點了點頭,然後轉身便走。

好高冷……

我低頭跟他走著,朝著王童擠了一下眼,王童苦笑著,衝我搖了搖頭。

青城山的人,都這麼驕傲麼?

我暗自腹誹著,也不多說什麼,埋著頭趕路,走進了那殿宇之前來,小道士敲了敲門,然後躬身說道:“師父,人帶來了。”

裡面傳來了一聲蒼老的聲音:“進來吧。”

門吱呀一聲開了,我們走進了裡面去,發現殿宇之中,一片黑乎乎的,什麼也瞧不見,而王童卻是直接跪倒在了地下,然後朝著前方一拜,畢恭畢敬地說道:“王童拜見師祖……”

他這“噗通”一下把我給嚇到了,正猶豫著該怎麼辦的時候,有一個留著山羊鬍的枯瘦老道走到了跟前來,溫和地說道:“起來,不必多禮。”

這老道全身看起來都沒有幾斤肉,穿著一件樸實的灰色道袍,乾淨整潔,但看不出有什麼玄奧的地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